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台事:底线+红线+承诺+说清如何统+勿谓言之不预=善意

火烧 2016-04-26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强调两岸统一需明确底线与红线,指出台独本质与危害,呼吁正视政治分歧,阐明统一方案,传递善意与决心,推动和平统一进程。

  底线+红线+承诺+说清如何统+勿谓言之不预=善意

 

 

  蔡英文要善意,陆网友多愕然:

  处处让大利,让利这多年,意还不善么?

  统民未增长、台独愈猖獗,还有啥可善?

 

  在下以为,问题在先经后政、让利求欢,其实大谬不然

 

  台海问题,起因、症结皆在政治在权力,我们却头痛医脚,回避、害怕、躲闪政治、先经后政、甚至搞成只经不政,对立当然不会自然消,政治或许只会相背远。

 

  两岸斗争,拼比实力,政治力、经济力、文化力、义理力,我们却跟着避谈统一躲避冲撞、害怕摊牌,一味经济让利,让对手筹码更多,坐下来的成本更高,尤其是台独可以肆无忌惮,毫无痛感、甚至有绿色台商在大陆赚得盆满钵满回岛滋养得独蛇身强力壮,反转过来跟统一打擂台,活脱脱一个宋襄公、一则农夫与蛇故事。

 

  心病当以心葯治,政争当从政治了。

 

  蔡英文要善意,当然有,就给吧!必须的。

  最大的善意,

  莫过于把政治统一喊明白、把如何统一说清楚,

  底线、红线、路线,

  诺言、诤言、勿谓言之不预之言,

  正儿八经、堂堂正正,

  直面政治分歧,径奔统一主题,

  亮出方案、不留底牌,

  诉诸台民、诉诸华人、诉诸世人、留存青史、动感人神。

 

  (系列帖子,未完待续)

 

 

  底线,自然是一个中国

 

 

 

  这中国,

  是历史的、五千年,民国、人民共和国,长河中小浪花,故意“各表”不过是扯烂筋;

  是全民的、十三亿、还有全球华人,2300万少不了离不得,当然也不能任意来;

  是未来的,台上诸君、台下众生,不能茍且偏安偷欢得过且过于一时一地,要对历史负责任、莫给后人留疑难,要思万世开太平。

 

  中共,“全心全意”、“完全彻底”为宗旨,除了一个中国让无可让,什么都可坐下谈,啥事皆属好商量。

  台独、独台,违逆人类和合大趋势、败坏中华文明公天下大一统好传统、分族裂国惹战火,自然不是国民意志、不是天下为公、不是民主、更不是进步。

 

  一个中国,实际也是当今中国政坛的一面照妖镜,把民主、民意、自由、进步,一切堂皇借口美妙托词下的私心、野心、狠心、猥琐、怯懦、小家子气、洞穿无遗。

 

 

  红线,就是台独。

 

 

  台独,

  有公然建立台湾国的明独,

  有中华民国只是台湾、只由2300万说了算的独台,

  离此一层窗纸的是借中华民国之壳做掩护当盾牌、让分离越来越固化而永不言统的隐独。

  明独好制、隐独难缠,应付后两种独,是今后重点难点,需要决心、斗志、毅力与更多的艺术。

 

  红线,不仅是暴风骤雨前的闪电、不仅是地动山摇的开关,不仅是最后而引爆危机的一丝丝麻烦,而更应当是两岸日常态势中是是非非的界线、斗争抗争的起点。

 

  对台独,

  斗,要小处始;

  硬,全面硬;

  冲撞,必要;

  以为不经过斗争、没有压力、只靠善意,台独会自然统,是可笑的。

 

  画红线,不是吓唬台人、不是搪塞陆人,不是无可奈何时气急败坏放硬话,更不只为最后清算,而是为日常反独制独促统一。

  全国民、全华人、全方位、全过程、全形式、全面制独,是先经、先政、先文、一切台事的优先点、引领点。

 

 

  路线:

 

 

  统一为目的,文武和战、和而统、统而和、皆形式。

  和平统一为基本形式。

  自觉自愿、双向共建为最佳选择。

  单向、强统、武统为最后保险。

 

 

  承诺: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不愿当中国(两岸同属的中国)人、以武力、暴力、投靠外力抗中国(两岸同属的中国)法者,除外。

  中国之内,政治分歧政治了,文斗、法斗、不武斗。

  大陆人不干台湾政,台湾内事台人办

 

  和统,如何统:

 

 

  复兴史观

  近代、辛亥及今后相当岁月为中华文明、民族复兴期,一切进步势力、因素、同源、同梦、同归属、同休戚、同荣辱、同福祸。

 

  两岸定位

  一个中国内两个有点差异的政治面。

 

  统一实质:

  一个国家内不同政治面的政治共和。

 

  统一中国:

  以人民为皈依、共和为旗帜、民主、自由、法制为支柱,共富、均富、法富为路径,由两岸、四地加海外华人五方共和共建共荣共享。

 

 

  路径之一,

 

 

  共和主义统一中国纲要(待续)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