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我初步理解的《资本论》中的资本主义

火烧 2015-01-3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从《资本论》角度解析资本主义,探讨资本的定义、商业资本与高利贷资本的起源,以及产业资本家的形成过程,突出资本的本质与历史演变。

  我初步理解的《资本论》中的资本主义

  ——《资本论》中的资本主义(6)

  资本是一宗货币,这宗货币变成为商品,以便再变成比原先数量更多的货币。通俗地说,资本是货币在商品经济环境中用钱赚钱的活动、运动、过程。资本简称用钱赚钱。

  《资本论》中说的资本指的是产业资本,以及在产业资本的发展过程中独立出来的商业资本和金融业资本。

  在资本主义产生以前,生产是产品生产,用多余产品与别人的多余产品交换,交换的产品就变成了商品。不同的商品交换的数量,是用物化在商品中的劳动衡量,这种劳动就是价值。这种劳动的量是用劳动时间来计量,劳动时间就是价值的尺度。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开始是贝壳、牛等,最后发展到金银作为货币代替了劳动时间作为价值的尺度,一旦不同商品的交换数量用货币价值尺度确定以后,不同商品就进行交换,因此,货币既是确定商品交换数量(即经济学上的交换价值)又是商品交换的手段。这种商品交换是简单商品交换,在这种交换中,货币是交换的媒介,是转瞬即逝的交换手段。

  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即东方亚细亚所有制和西方的古代所有制和日耳曼所有制中,由于生产力不发展,以古代共产主义的农村公社组织为基础的生产单位,处于相对独立的位置。商品交换就是从公社的边界上开始。对于交换范围的扩大独立生产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就产生了商人。商人从甲地购买商品,并运到乙地在哪里出售,这种活动就形成了商业!商业活动的公式是:货币——商品——货币。按照定义,这就是资本!是商业资本!“不仅商业,而且商业资本也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得早,实际上它是资本在历史上更为古老的自由的存在方式。”

  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中,当商业资本产生以后,商人就从购买和销售的活动中,控制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生产者为了购买原料,消费者为了购买消费品,有时就需要向商人借贷货币,这种借贷就发展为高利贷!“生息资本或高利贷资本(我们可以把古老形式的生息资本叫作高利贷资本),和它的孪生兄弟商人资本一样,是洪水期前的资本形式,它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前很早已经产生,并且出现在极不相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中。”

  当西欧的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以后,由于连年的战争,由于长子继承权,造成了封建主,封建主的统治造成了农奴。在封建社会的发展中,生产资料主要是土地越来越集中到封建主手中,在这个条件下,劳动同劳动的客观条件就产生了分离。劳动的客观条件分离出来变成商品,劳动者分离出来变成无产者。在这时候,商人和高利贷者用他们积累起来的货币,一方面购买劳动的客观条件,一方面购买无产者的劳动力。这些人就从货币所有者变成了劳动的客观条件的占有者,他们把劳动的客观条件作为资本然后购买劳动力,组织生产,这种生产是为了获得利润或者为了获得更多的货币,这样,货币就第一次成了资本,用货币赚钱的商人和高利贷者就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产业资本家!

  产业资本的发展从此就成了消灭封建制度的手段。

  资本主义的产业资本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产业资本的阶段,商业资本的阶段,金融业资本的阶段。

  在产业资本阶段中,资本家用产业赚钱。资本家预付一定数量的货币资本,在市场上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资本家用预付的货币资本购买生产资料,这部分资本就是不变资本c。用另一部分货币资本购买劳动力,这部分资本就是可变资本v。这个可变资本对劳动力所有者即工人来说就叫做工资!可见工资就是资本家预付的可变资本!而绝对不是政治经济学家们说的是工人的劳动收入!!!因为工资是在市场上交换的结果,而不是劳动结束以后从资本家的产品中分配出来的!资本家用买来的商品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像所有的商品购买者一样,使用属于自己的商品。这种使用就是叫工人劳动。工人劳动。一方面要生产出工资价值即v。另一方面要生产出超过工资价值的价值m。这个价值是工人无偿地生产出来的,马克思把它叫做剩余价值!对资本家来说这个剩余价值就是资本家预付货币资本将要获得的利润。马克思把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叫做生产资本。资本家利用工人的劳动力加工生产资料生产出来的产品,因为这个产品中包含着剩余价值,所以这个商品马克思叫做商品资本。商品资本的价值=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剩余价值m。资本家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比原先数量更多的货币即超过预付资本(c+v)的余额即利润m。资本家一方面要维持再生产或者说要补偿消费掉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同时要获得利润,要达此目的就要把商品资本变成货币才能够实现。所以,资本家要在市场上售卖商品资本。以上这些整个过程就形成了资本的循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永不停歇的循环,在这个循环中每一次都要从货币资本开始,这样就形成了资本的周转!资本主义生产的连续性,不能停歇的自然性,就形成了商品资本要不断地变成货币的商品资本的不停的交换,所有的商品资本在市场中的交换就形成了总商品资本的流通。为阐述总商品资本的流通,马克思把全部商品资本区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并因而把社会的生产部门区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和生产生活资料的部门。这两大生产部门的交换就实现了全部的商品资本,或者说把全部的商品资本都变成货币!保证了全部资本的恶循环,保证了全部资本的周转。由此可见,产业资本在第一阶段,就是按照上述的运动过程来完成它的用钱赚钱的活动的!来实现他的发财致富的梦想的!毫无疑问,第一阶段的资本的循环和周转自然而然地也会在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进行,不过在那两个阶段里资本循环和周转的阻力越来越大!越来越频繁!因而对产业资本的破坏也就越来越大!

  当产业资本的生产力不断扩大的时候或者说当资本家的剩余价值不断积累的时候,特别是当生产力的发展到使用机器的阶段的时候,商品资本就大大增加起来。这时候产业资本家就把商品资本的购买和售卖活动交给商人去实现。商品资本就从产业资本中独立出来,形成了商品经营资本!即商业资本!从这时开始资本主义的产业资本就和商业资本对立起来,发展为产业资本的第二个阶段。在第二阶段,商业资本既是产业资本的结果,又是产业资本的前提。离开了产业资本就没有商业资本!离开了商业资本产业资本就不能正常地运行。产业资本的危机必然影响商业资本的危机,同样商业资本的危机也影响着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的危机表现为商品资本卖不出去,产业资本的危机表现为产业的停滞,工人的失业,产业的破产!

  当产业资本不断扩大的时候,首先表现为商业资本的繁荣,商业资本的繁荣同时也促进着产业资本的不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货币资本作为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流通手段,就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流通中独立出来,形成了货币经营资本!货币经营资本的独立标志着资本主义的产业资本发展到第三个阶段即最高阶段!在第三个阶段,货币资本转化为生息资本,或者借贷资本,资本主义的商业信用,以及由此产生的银行、股份公司等等的生息资本或借贷资本的运动形式。在生息资本或者借贷资本的运动中,赚钱的方式就不断地消灭着产业资本、消灭着商业资本,生息资本把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从而成了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统治者。在第一个阶段人们还可以把利润看做剩余价值。这里的商品资本的价值是c+v=m。在第二个阶段剩余价值已经被商业资本的商业利润完全掩盖起来了。这里的商品价值是预付资本+预付资本乘一般利润率。到了第三个阶段,剩余价值完全消灭了!这里的商品价值就是预付资本+利息。这里的商品就纯粹表现为货币资本!资本主义的赚钱活动实现了货币不通过生产活动不通过商业活动就能直接地实现用钱赚钱的活动!毫无疑问,在这个阶段的条件是商品资本已经到了卖不出去!为了赚钱就必须直接用货币赚取货币!到了这个阶段,一切为了赚钱的人就不必进行麻烦的产业资本,也不必要进行商业资本即商品经营资本,而只要把不管用什么方式弄来的货币用作生息资本贷放出去,就能够实现用钱赚钱的活动!就能够发财致富!就能够变成资本家!

  现在全世界的所有国家的资本主义几乎都发展到产业资本的第三个阶段,毫无疑问特别穷的第三世界国家是以美国、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控制着经济命脉以全国人民的贫困为条件进入第三个阶段。

  所以,认识当今的资本主义的时候,就要把《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的理论和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的理论,中国人民可以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流通与信用》的大学教材和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因为这些著作中描述的就是资本主义的产业资本发展到第三阶段的运动过程!所有这些著作中都丝毫不差地描述了生息资本给社会、给生产、给工人、给资本家带来了无法克服的社会弊病!

  劳动者2015年1月30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