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中国资本和雇佣劳动(8)
话说中国资本和雇佣劳动(8)
——刺激消费和经济危机
中国资本在改革开放中把人民币投资到产业中,生产的是商品,不是产品。商品是为了出售,为了换钱,不是为了使用,为了消费。 因此,中国资本的生产目的,就不是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提供物质产品,而是为了赚钱。
中国资本为了赚钱,就必须把生产的商品卖出去,就必须有市场。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是xxx设计出来的,也不是市场经济学家们的脑子里想出来的,而是中国资本的需要。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中国资本。
中国资本为了把商品卖出去,就必须给商品定价格。这个商品的价格是怎样确定的呢?从理论上说,是由商品中包含的价值决定的。这样市场经济学家们就坚持价值规律,并一再声明不得违反价值规律。可是事实是什么呢?每一个企业家都可以证明,他的商品的出厂价格是由他投入的成本价格(生产资料的购买价格和工资并加上经营的各种费用)和预期的利润(包括税收和不可预见的各种费用)决定的。这就是马克思说的生产价格。由此可见中国资本的价格就是由生产价格决定的,而不是由价值决定的。由此可见市场经济学家用价值规律为中国资本辩护是徒劳的。
中国资本的市场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呢?首先,是由商品的供求规律决定的。求大于供时价格就上涨,供大于求时价格就下降。其次,是由人民币的价值决定的。人民币是一种纸币,本身并没有价值,人民币的价值是由它的发行数量决定的,数量多价值就低,数量少价值就高,当人民币数量少的时候,价值就高,商品市场价格就下降,当人民币数量多的时候,价值就低,商品的市场价格就上涨。最后,是由垄断价格决定的。由此可见中国资本的商品的市场价格破坏了违背了价值规律。
改革开放的生产是中国资本为了赚钱的生产,这种生产采用的是雇佣劳动,这种雇佣劳动不仅为中国资本生产了工资价值,也无偿地生产了剩余价值。所有这些新生产的价值构成了国民生产的净值。所有这些国民生产的净值,必须卖出去,否则中国资本就得不到利润,甚至要损失成本。现在假定,全体雇佣劳动者用他的工资,购买回他们所创造的工资价值的商品。剩余价值由谁来购买呢?假定由全体资本家购买一部分。剩下的剩余价值就会无人问津了。这就是国内消费不足的根源!现在采取无偿送消费卷刺激消费,只是杯水之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为中国资本的生产是无限制的赚钱的生产,所以产品的大量增加是必然的事情。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到国外想办法。这就是对外贸易的根源!可见,和国际接轨,并不是经济学家们脑袋里想出的绝招,而是中国资本急于出手剩余产品获得利润的必然结果!各国资本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为了这个目的,所以,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生危机的时候自然要影响到其他的国家。
宋鸿兵的《货币战争》告诉我们,这次经济危机是因为美国大量印美元的必然结果。美元是一种纸币,它的价值也是由它的数量决定的,它发行的越多,价值就越低,美元就贬值,加上偶然的次贷危机的原因,金融危机必然就发生了,在全世界用美元结算的时候,世界金融危机就发生了。货币贬值了,价格上涨了,商品就卖不出去了,经济危机自然就发生了。影响最厉害的就是打工挣钱的劳动者阶级,他们手中的货币贬值了,自然就买不到自己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由于企业的倒闭,失业了,情况就更加恶劣! 因此,宋鸿兵告诉中国人民不要把货币作为财富是有道理的。
劳动者
2009.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