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持久战》不仅是战略形势分析,更是政治哲学
《论持久战》不仅是战略分析,更是政治哲学,强调人民战争与民族动员,激活中国潜力,实现持久抗战。
《论持久战》不仅是兵书,是战略分析,更是政治哲学。
抗日一定要打持久战,这是当时国军高级将领中的有识之士的共识,比如李宗仁,白崇禧这些人,都是这么看的,委员长当然也是这么想的。
所以持久战并不是毛主席的发明,他真正的贡献是两个方面,一个是队持久战的战略分析,也就是把持久战分为防御,相持和反攻三个阶段。
第二个贡献更重要。持久战的前提都是对中日两国的综合实力的分析,中国人口众多,资源丰富,战略纵深宽广,这是最基本的前提。
但这些优势不会自动击败日寇,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把这些优势激活,让这些潜力能够被释放出来,成为真正的现实的实力?
毛主席的答案很简单,人民战争。也就是发动和组织人民,让人民变成抗战的主体,而不是旁观者和吃瓜群众,只有把他们都调动起来,中国的优势才能落地。
那么怎样把人民发动起来呢?毛主席提出了一整套办法,后来八路军和新四军也就是这么做的。同样是用这套办法,打出了一个新中国。
更重要的贡献还在于,让人民成为主体,而不是旁观者,让每个普通老百姓都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抗日这件当时全国最大的事情中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是一种新的政治伦理。
所以说,论持久战不仅是兵书,更是政治哲学。因为战争不再只是军人的事情,而是一场全民族都动员和参与了的人民战争。
很赞哦! (1025)
相关文章
- 我们的战争是人民战争(下)——论中国人民的抗美援朝精神
- 张文木:科技战略是一种哲学——基于战争史的辩证思考
- 真正的人民战争原来是这样的!(人民是最好的鉴定人)
- 【选译】巴西革命的道路是“游击中心论”还是人民战争?
- 《哪吒2》:阶级斗争视角下的革命叙事与人民战争哲学
- 梅其仪讲座简讯:毛泽东军事思想战无不胜
- 从屈辱走向扬眉吐气是人类进步历史的必然——艾辛在乌有之乡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1周年和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汪晖: 20世纪中国历史视野下的抗美援朝战争
- 王志刚:依靠人民,再加上一个比较正确的领导 ———读毛泽东《抗美援朝的胜利和意义》有感
- 天津部分共产党员和群众举行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学习讨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