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萧武:医疗暴力频发,依法处理后还要高调批判

火烧 2016-05-20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近期多起伤医事件引发关注,医疗暴力频发,依法处理后需高调批判。分析指出,医患矛盾与医疗市场化、患者心态变化及舆论影响密切相关,需多方努力改善就医环境。

  先看两个近日发生的新闻。

  半个月前的5月5日,广东的陈仲伟医生被20多年前的患者殴打致死,引发全国舆论关注。近两天,又连续发生了两起暴力伤医案件。

  18日,湖南邵东县人民医院今天发生一起患者家属伤医案。当地宣传部称,事发时,1名交通事故受伤患者进入该院五官科诊室就诊,其家属借口医生救治不积极,辱骂并殴打正在接诊的医生。被打医生王俊于当天不治身亡。当天,警方抓获2名凶手。19日,卫计委对凶手表示谴责,对被害医生家属表示慰问。

  同样是5 月 18 日晚上 10 点左右,一对 20 多岁的小夫妻到医院来看急诊,小伙子的睾丸有外伤。根据急诊医生的建议,需要做 B 超检查。而超声科只有一位约 30 岁的女医生值班。B超女医生为该男子做完检查后,其妻突然声称,女医生看了丈夫的私处,影响了他们夫妻感情,指着医生骂。在骂了之后,女的更加激动,打了医生一巴掌,又揪住她的头发,把她摁在地上打,并把 B 超室的门关上了。医生拼命挣扎,女的又狠狠咬了她一口。

  毫不夸张的说,在今天的中国,医生已经成了高危职业。

  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每家医院平均每年发生了27次危及医护人员人身安全的事件。而据最高人民法院2015年公布的数据,2014年,全国法院共审结暴力杀医、伤医等犯罪案件达155件。

  根据新京报的统计,从2015年至今,我们从公开可确认的新闻报道查到60起伤医事件,分布在20个省份。广东最多,有12起。这其中,仅深圳的就有6起。其他发生伤医事件较多的是江苏(6)、上海(6)、河南(5)和浙江(5)。

  在60起伤医事件中,超过一半发生在三甲医院。二级医院发生伤医事件明显少于三甲。民营医院有两家。目前大家看病,还是偏向去医疗资源相对集中的三甲医院。就诊人数多,也使得发生伤医事件的几率更大。

  而且,发生医疗暴力事件的原因中,按照新京报的统计,与治疗效果关系并不大。常见的是对医护人员的态度不满,或对医院的安排不满。如邵东此次发声的案件中,医生因为在处理另外的病人,让患者家属等待,便遭到家属暴力对待。

  医疗暴力的原因纷繁复杂,但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由于医疗改革的市场化导向,使患者对医院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在大多数患者看来,去医院和去饭馆一样,是花钱消费,医护人员就是服务人员。按照服务业的说法,顾客就是上帝,自己掏了钱,就是上帝,却被医院医护人员慢待,就会特别愤怒。

  在此之前,媒体为了鼓吹医疗市场化,过分夸大公立医院的弊端,过度炒作医疗事故,也造成了医院在舆论压力下越来越被动的局面。2012年之前,媒体在报道医患矛盾时,基本上都是一边倒地站在患者一边,将公立医院描述为官僚主义、利益导向的国有事业单位,突出其低效的一面,医护人员对患者和家属态度冷漠,乃至医生必须收红包才能认真诊治。

  而一般读者很容易被媒体引导,从而抱怨中国医疗体制的问题,媒体因势利导,在报道中诱导读者和受众支持医疗市场化、医院私有化的改革方向。但实际上,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公立医院虽然拥挤,却能够享受到相对低廉的医疗服务,私立医院服务态度虽然确实令人称赞,但他们不仅收费高,而且治疗能力目前明显还远远不如公立医院。

  2013年,连续发生了多起暴力伤医案件。尤其是在浙江温岭的案件中,悲愤的医护人员不得不在医院门前打起横幅,抗议医疗暴力,才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公众舆论对医院和医护人员的态度才逐步开始转向同情。

  而今年4月底发生的魏则西事件中,百度和作为全国最大私立医院网络的莆田系医院的各种黑幕被广泛揭露出来,从而引起全国舆论对莆田系医院的反对,乃至一些此前长期鼓吹医疗市场化改革的媒体也不得不转而批判莆田系医院。没过几天,媒体就发现舆论批评方向朝着不利于自己诉求的方向发展,于是开始强调,虽然莆田系医院问题很大,但是医疗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并没有错。甚至,有些媒体干脆指鹿为马、颠倒黑白,将魏则西悲剧解释为医疗市场化改革不够彻底导致的结果。

  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是,过去十多年里,中国各级政府处在高度的维稳压力之下,生怕发生群体性事件,一旦发生,就会千方百计妥协让步,以求平息事态。而公立医院作为各级政府能够直接干预的国有事业单位,同样处在这一逻辑之下。因此,一旦发生医疗事故,患者家属就会拼命把事情闹大,以获取高额赔偿,而医院和当地政府则尽可能委曲求全,无论医院是否有责任,都会尽可能赔偿,以平息事态。即使有医院人员伤亡,媒体也视而不见,医院和政府则千方百计的捣糨糊、和稀泥,低调处理了结。这等于变相鼓励了患者家属在医院闹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医闹成了一个灰色的产业链。

  也就是说,医疗暴力能够发展到今天这一步,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多种因素促成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则是各级政府在医疗纠纷处理中的懒政,曾经在很长时间内不问是非对错,一味退让妥协,这等于纵容了医疗暴力的蔓延。

  2013年医疗暴力引发全国舆论关注后,国家曾出台过一些政策,强调依法处理医疗纠纷,对医疗暴力零容忍,试图制止这种医疗暴力蔓延到的态势。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并无太大改善。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或许是,对医疗暴力犯罪的审判结果宣传不足,未能让社会公众对医疗暴力的后果形成预期。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按照新京报对2015年以来发生的医疗暴力事件的统计,截至今年5月,总共发生了51起暴力伤医案件,其中21起发生在6月份。而今年5月以来,仅仅不到二十天,就已经发生了三起。但愿六月份不会像去年一样,再创新高。

相关文章

  • 人民网:毛泽东创建了世界上最大最高效的合作医疗体系
  • 莆田系:私立医疗的罪与罚
  • 魏则西事件根源在于医疗产业化
  • 媒体曝光医疗行业每天百度推广花费数千万元
  • 魏则西之殇:《太阳的后裔》教你为何要反对资本统治医疗产业
  • 毛泽东时代的免费医疗最公平
  • 俄媒:朝鲜宣布该国为无艾滋病国家,“得益最好的医疗体系”
  • 白求恩:保障人民健康要实行医疗制度的社会化
  • 高默波:从高家村看毛时代的农村医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