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毛泽东思想解析世界杯足球赛(之一) ——路线错了,不仅知识越多越反动,而且越奋斗失败越惨重!
阿根廷在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小组赛中以零比三败给克罗地亚,是对本文副标题中所体现的毛泽东思想的一个极好的诠释。
那么,阿根廷的路线错在哪里呢?
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阿根廷的国家足球领导部门在选帅和选球员方面有所失误,使全队的平均年龄偏大,也使球队进攻时在对方禁区附近的速度、强行攻击力和解决进球问题的能力偏弱。
(二)首场打冰岛还比较注重攻守平衡,但在首场打平、第二场急于拿下克罗地亚的情况下,采取了三四三这种冒进的以弱化防守为代价来偏重进攻的阵型。实际上,克罗地亚绝非弱队,与之打平是阿根廷这支有着队员老化以及速度缓慢等弱点的球队完全可以接受的。而如果一球小负对手也还保留着较好的出线形势。但在强攻不果却反而被对手先进一球的情况下,还要进一步调兵遣将以加大进攻力度,以赌博的姿态蛮干下去,在不改变本来就不稳重的三四三阵型的基础上漏洞百出、雪上加霜,最后以零比三大败于对手,就一点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三)教练在与克罗地亚一役中,应该采用稳守反击、保平争胜的策略,而不应该与克罗地亚打对攻战,因为阿根廷除了有技、战术和经验方面的优势之外,在年龄结构、身高、速度和冲击力方面并不优于对手。结论就是,教练在实力评估上没有做到知己知彼。反之,他在指挥比赛的过程中,非常沉不住气,除连续赌博式地换上新的进攻型球员之外,就只能不断在场边焦急地来回踱步了,好像很努力。他甚至超越了挽起袖子加油干的方式,干脆脱掉外衣,露出满胳臂的纹身,在那里鼓劲,但最后换来的却是愈加惨重的失败和他满脸的汗水以及他绝望、可怜的神情。
现在,阿根廷在小组赛的最后一场比赛中,必须要战胜尼日尼亚才有可能小组出线。但是尼日尼亚在小组赛的第二场比赛中以二比零的比分干净利落地战胜了冰岛,不仅展现出了他们稳守的功力,也展现出了他们反击的功力,其速度、耐力、爆发力、柔韧性都表现出了非洲球员对于欧美球员的优势。所以这次阿根廷想要战胜尼日利亚,也绝非易事。
阿根廷的教练组以及全体球员怎样调整和改进自己,以及能否成功地调整和改进自己,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因为这是他们的事情,我们作为看客,是帮不上什么忙的。而且阿根廷的出线,不仅需要自己战胜尼日利亚,还得要看克罗地亚与冰岛的比赛结果。
注:有种说法,认为这次世界杯赛的冷门多,是打假球的结果,目的是让有关各方包括各国足协及其教练、运动员获取赌球的利益。本人不大认同这种推测。一是因为没有证据。二是因为有关国家足协官员及其教练员、运动员可能因此身败名裂和断送自己的足球生涯,得不偿失。三是冷门的出现,恰恰证明的是后起之秀的确在追赶甚至超越传统强队,是一种非常自然、正常的现象,比如墨西哥胜德国、塞内加尔胜波兰和尼日尼亚胜冰岛,都不约而同地体现了胜者在速度、耐力、爆发力、柔韧性以及技、战术运用方面的优势。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