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陈中华;市场绝不是万能的,解决不了产能过剩

火烧 2016-01-1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指出市场无法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列举了市场经济的十大弊端,强调政府需介入调控,提出去产能政策的重要性,分析了市场调节的滞后性与资源浪费问题。
陈中华;市场绝不是万能的,解决不了产能过剩
    2016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李克强总理在山西部署“去产能”。李克强会上指出,当前产能过剩最突出的两个行业,一是钢铁,一是煤炭。化解过剩产能,要更加注重运用市场化办法化解过剩产能。”不会再通过“强刺激”、“大水漫灌”的投资来扩大内需。

    我认为;当前产能过剩正是因为政府把什么都推向市场,现代西方经济学家已经对市场经济的弊端作了许多研究,也提出了不少理论,主要如下十点:

    1有限理性,导致资源配置扭曲。消费者和厂商的理性都是有限的,这使得他们不知道,也不可能作出最优决策。

    2不对称信息,导致逆向选择,资源配置再次扭曲,劣货驱逐良货。为此,人们不得不付出巨大的成本来进行矫正。   

    3风险和不确定性。导致决策经常失败,造成世大的损失。

    4外部性,导致环境污染、环境破坏。

    5在公共物品的生产方面,完全失去调控效力。

    6在宏观上,市场经济不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需要政府干预。
    
    7从动态来看,市场经济不能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总会发生波动。
    
    8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的调节,在供过于求,大量资源已经用于生产超过市场需要的产品时,价格才下降,此时已经形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9市场调节是一种成本巨大的调节。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价格下降,生产减少,这意味着许多的工厂要破产,工人要失业。

    10市场调节是一种迟缓的调节。在价格下降之后,生产并不立即就减少,而是还要继续维持以往的生产势头,经过一段比较长的时候之后,生产才能减少。在这个生产逐渐减少的过程中,又有大量的资源浪费了。具体到我国,也许还应加上无序竞争带来的浪费和低效率。

    我认为;产能过剩,人民没事干,经济下行,主要原因是政府有钱不愿意拿出来投资,没有投资就没有建设项目,没有建设项目就不需要工人和建材。政府应该先拿钱出来立项目,有钱有项目了,就可以消化建材促进就业了,人民有事干就有钱了,人民有钱就会买房和各种生活家电用品了,这样就循环发展起来了。

    我认为;李克强运用市场化去化解过剩产能是不对的,用市场化化解不了过剩产能的,当前产能过剩主要是因为人民没有钱,不是没有市场需求,目前中国农村还有很多破旧的校舍,民房,卫生院,公路,渠道,甚至还有草房土路,就是大城市破旧的房屋和街道也很多的。是需要很多钢铁水泥和人员去修建的,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不但能解决产能过剩和就业压力问题,还能提高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

    一是进一步巩固和修建通村公路,解决偏僻角落村湾出行难问题。

    二是加强对农田水利设施资金的投入,挖塘堰,修沟渠,切实解决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用水问题。

    三是整合土地,实行农业生产机械化,可以由村干部领导联合生产,也可以由招标承包给一个企业生产,要改变过去包产到户的政策,把一大块地分成几小块,一户一小块,你种这他种那,农业根本实现不了机械化的。

    四是一村建一所学校和一所养老院及一个卫生院,让村民就近学习,就医,养老。

    五是根据实际需要,一村先建一幢水,电,燃气,广播电视,网络等设施齐全统一装修好的楼房,免费提供给村民居住生活后,再让村民把旧房平整成农业土地归其自己所有。政府为人民办事不应计较盈亏,没钱印钱就可以了,其实干这些事,政府负责生产钱就可了,政府拿钱给建筑企业,建筑企业拿着政府的钱叫农民工干活楼就盖好了,农民工挣的钱向政府买水,电,燃气,广播电视,网络等,钱又回到政府手里了。有些砖家可能会说,大量印钱会引发通货膨胀,我认为通货膨胀不是因钱多,而是因为缺货,比如目前的钢筋水泥过剩会涨价吗?

    以上建设需要很多资金和建材及人员的,政府不用为钱多发愁而去购买要不回来的美国债券,政府不用为产能过剩发愁而想办法出卖给外国,政府不用为农民,工人,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的就业问题而发愁。政府也不用为政权能否长期稳固而发愁,你给人民办这么多好事,人民拥护还来不及呢。我认为:建设农村,大有可为,一能解决国家产能过剩问题,二能解决就业压力问题,还能大大地提高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

    中国国际政法研究院院长陈中华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