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是胡乔木代笔--一个谣言
一些右派、自由派文人在网上散布这样一个谣言,说得像模像样:
胡乔木在《炎黄春秋》发表的访谈录中,说《沁园春.雪》为他所原创,毛只改动四个字,最后以毛的名义发表。
这分明就是指责毛泽东将胡乔木的词占为己有,从而达到抹黑毛泽东人品的目的。然而事实的真相到底如何呢?我们来考证一下这个说法。
中共文献的记载是这样的:
1936年2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命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沁园春·雪》。
胡乔木1937年才到延安,1941年才开始给毛泽东当秘书,他是怎么在1936年就写好的这首词呢?1936年胡乔木正在江苏,就算偶有下雪,他也不可能写出这首词,因为他绝对见不到词中的景象:
1、 江苏分苏南和苏北,就算是苏北,也称不上“北国”。
2、 以江苏的气候,“万里雪飘”已是难得,“千里冰封”就更无可能。
3、 在陕北高原上远望“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就算不能目见总归相去不远。站在江苏平原上更应该联想到“东望大海,西看长江”才合乎常理。不想身边的长江、东海,去想千里之外的黄河、长城,很有穿越的喜感。
4、 江苏没有像样的山脉,只有一些零散的小山,象馒头可以,象银蛇谈不上。
5、 江苏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是高原,即使下雪也没有蜡象可驰。
何况还有下边的铁证——
《中国经济周刊》曾采访胡乔木女儿胡木英,关于此事有明确说法:
《中国经济周刊》:有人说《沁园春·雪》是你父亲写的?
胡木英:不是。父亲没参加过长征,壮丽景观没经历过,这不是凭想象就能写出来的,而且按照父亲的性格,他不会写出主席那样的气魄。
至此,真相已经大白,这首词根本不是胡乔木代笔。有些人胡编乱造这类谣言,只不过想抹黑毛泽东罢了。除此之外,还有无数的谣言,只要细细考证就能知道其荒谬性。只是证伪总是要比造谣费事,当你刚刚揭穿了一个谣言,他们已经又造出新的了。这些人已经出卖了灵魂,抛弃了良心,全不觉得说谎是件无耻的事。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