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叶方青:供给侧改革要向私有化和自由化发力

火烧 2016-01-08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文章围绕供给侧改革展开,强调私有化和自由化问题,提出淘汰落后私有企业、公有化改制极端私有企业、规范生产方式三大任务,旨在提升消费力与国家计划管控,推动可持续发展。

 

181633797.jpg

  供给侧改革是当下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对于供给侧改革,要怎样去认识,怎样去把握,这是目前应该特别明确的重大原则。

  首先,我们要尊重一个事实:现在的供给并不是物资多得了不得了,多得超出真正的需求了,而是消费侧有需求,但购买力达不到,说白了,就是想买而买不起,中国的房地产就是最有代表性的案例。所以,浮浅地看,供给虽然表面上存在库存,存在过剩,但这决不是绝对过剩,而只能是相对过剩。

  供给的相对过剩是怎么来的?就是私有化改革和自由化体制酿成的,所以,供给侧改革必须要对症下药,要治本。

  治本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完成三大任务:

  一是淘汰落后私有企业。凡是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工艺低端的私有企业一律砍掉,坚决把落后私有企业赶出供给体系。

  我们的资源不是无限的,今天我们要用资源,明天我们的后世也要用资源,如果在我们这一代,就把资源用光了,用尽了,我们的后世今后怎么办?我们总不能毒到只顾己不顾后的无耻程度,所以,节约利用资源是个天大的事情,我们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

  落后私有企业为了私利,不讲大局,不讲公德,一方面滥用资源,一方面粗制乱造,用宝贵的资源向社会供给了低劣的产品,这种状况是决不可以容忍的,落后私有企业必须淘汰,不能有任何通融余地;

  二是公化极端私有企业。极端私有企业就是指少数人霸占巨量资源财富的私有企业,一般指大中型私有企业。对极端私有企业要一律实行公有化改制。

  有供给,就要有消费,一方面供给侧要保证足量,另一方面消费侧要能够承接,供给和消费是一个闭环系统,两个环节互为作用,互为依存,特别是消费侧,如果没有足够的承接能力,那么,供给侧就有瘫痪的危险,整个经济体系就可能会崩溃。

  如何提高消费侧的承接能力?就是要让广大人民有购卖力,要让广大人民手里有钱。极端私有企业霸占了巨量的资源财富,掠夺走了本该属于广大人民的买卖钱,让广大人民想消费而却无能为力,这严重破坏了供给消费的循环链,所以,极端私有企业必须接受改制,要完成私向公的转变,回归“资源共有,财富共分”的正常状态;

  三是规范无序生产方式。要强化国家计划功能,对极端自由化的生产方式实行国家管控,把茫目混乱的供给秩序坚决纠正过来。

  实践一再证实,在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不讲计划,让经济个体象无头苍蝇一样的乱飞,是要出问题的。

  改革的本意是去坏向好,所以,正常的改革状态一定是社会越来越好,但我国的改革达到这个效果了吗?决没有。这说明,我们的改革不是在去坏向好,而恰恰是反了过来,是去好向坏。我国供给消费体系的日益病重,就是破坏国家计划功能造成的,我们应该接受深刻教训了。

  做好供给侧改革,很关键的一点是要向私有企业发力,现在的私有企业似乎不好认了,从名字到内瓤似乎都做了涂刷,但不好认不等于就认不出,不管私有企业怎样去股份,怎样去混合,也不管私加私的链条多么诡异,只要这个企业的受益者是少数人集团,这个企业就是私有企业,就应该成为供给侧改革的锁定对象。

  供给侧改革决定中国命运,三大任务决定中国出路,供给侧改革只能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维去操作,这是搞好供给侧改革的根本保证。供给侧改革是中国复兴的又一次机会,做好了,中国就大有希望,做不好,中国前途堪忧。

  本文原载:叶方青的博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