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此蜗居非彼蜗居--读《温家宝父母全家蜗居生活的不同之处》有感

火烧 2010-03-06 00:00:00 网友杂谈 1032
文章通过对比温家宝父母蜗居与现今蜗居现象,探讨住房问题与社会经济差异,强调时代背景不同带来的生活压力,呼吁理解与反思。

    我十分赞成《温家宝父母全家蜗居生活的不同之处》作者的分析,同样是蜗居,当年的蜗居是国家经济建设创业起步阶段,发生住房困难是不可避免的,也不应该受到指责。正如一个家庭一样,因为创业肯定要过紧日子,这不能成为诟病的借口和理由。我更同意作者以下的分析:即便是蜗居,当年除了人均面积较少之外,城里的居民无需为上学、医疗、就业发愁。工资不高,物价便宜稳定;孩子虽多,免费教育,上学不难;人吃五谷杂粮,难免生病,免费治疗,看病不难。因此养活几口人尚不至于做不到,受教育找工作也不会犯愁。所以毛泽东时代做到了社会欣欣向荣,人民安居乐业,幸福写在脸上。

    如今经济发达了,人民依然蜗居,不是没有大房,而是买不起,也租不起。因为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等诸多后顾之忧存在,再加上就业的不稳定性,说不定哪一天就断了生计。故而不敢倾全家经济之力当房奴,只能眼睁睁地看看富人阶级住上宽敞明亮、家装豪华的房子,蜗居的心情岂能不让人心酸。

    我不敢猜疑什么,只是不知道有人此时宣传温家蜗居出于什么目的。假如温家现在仍然在蜗居中,那我们不得不由衷地表示敬佩之意。因为当今所有的大小官员和富有阶级不再属于蜗居阶级,而温家如能与蜗居阶级同甘共苦,体谅百姓蜗居之苦,实属不易。宣传这样具有感染力的典型,我是举双手赞成的。唯有如此,才能警醒官员,以此种榜样之力量,岂能不让那些糊涂官员感动涕零,率而从之。从此党风清正、政风清廉、民风淳朴,真是皆大欢喜呀!

    如果温家已经莺歌燕舞、旧貌换新颜了,也就是说不再属于蜗居阶级,那么这个时候宣传温家蜗居的目的有两个:其一是竭力表明蜗居不是现在才有的,别老是拿蜗居说事,贬损政府现任领导人,造成蜗居的根源在毛泽东时代。其二现在的领导也曾经蜗居过,等你们发达了,自然也就不蜗居了。所以还是要努力奋斗,争取早日解困。发牢骚没用,只有吃得苦中苦,方可为人上人。或许我等草民不如精英们聪慧,不过玩此类小儿科把戏,明明是在欺我等愚民愚钝,真是气死我也!

    说句实话,蜗居的球打出的时间真是时候,正是两会前夕。精英们肯定清楚高房价将成众矢之的,于是一杆子将球打向三十多年前的毛泽东,看逝去的毛泽东如何回球。遗憾地是,毛主席纪念堂已经奉命修缮,老人家出宫仙游去了,无暇理会。倒是尘世有好事者不肯放过,顺手拾起一根棍子将球击了回去,估计这会儿精英们顾不上接球了,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呢!写于2010年3月6日

   

相关文章

  • 安生:雪崩前夜
  • 不清算十年“二次房改” 中国房市就永无宁日
  • 楼市的“刚需”与央视的“肛虚”
  • 驳郎咸平房地产完了中国经济就完了的观点
  • 卢麒元:限购令的经济学含义
  • 牛刀:海外债务或加速开发商的降价销售——答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问
  • 牛刀:如何理解“房价合理回归”?
  • 曹建海:房价回落的轨迹和趋势
  • 中国楼市处在崩盘的前线?
  • 北京公布住房价格标准,打响房价保卫战第一枪
  •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房地产要小心遭华尔街洗劫
  • 孙锡良:房地产——支持中央调控,反对权贵反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