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广大群众造房子,优秀人员炒房子,多数人民没房子

火烧 2010-03-0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反映买房难问题,指出多数人无房可住,而部分人通过炒房获利,引发对住房改革投入与社会公平的讨论,呼吁关注民生与技术发展。

按茅委员的话说,没钱买不起房子,不能怪政府,不能怪开发商,只能怪自己。怪自己什么呢?怪自己爹穷、娘穷且无权无势,怪自己太过善良,太过循规蹈矩,太过遵纪守法。拟或怪自己缺乏冒险精神,没有去炒股票,没有去买彩票,又或运气不好,买了一堆彩票就中一瓶酱油。除此之外,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好怪的。  

也有人这么怪的,而且还怪出了名堂。比如某女,傍上了一位超级大款,改了户口,改了履历,12岁就参了军,还在部队任药剂师,而且最后竟然官至某市团委副书记。再如某仁兄,这是好几年前的事了,倾其所有买了彩票,还借了大把大把的钱,最后连一瓶酱油也没中,结果就跳楼。财是没发,命也丢了,但毕竟还是成了名。又如难以计数的帅哥靓女,用尽自己及亲朋家财,参加什么明星海选、河选、沟选之类,终于有那么几个人,贱时不殊众,贵来果然稀,默默无闻二十年,一朝成名天下知,于是慌手慌脚地做广告,笑纳广告费,收入颇丰,“老大”后或嫁作商人妇,或嫁作商人夫,自然也不愁什么房子。然而这些人均奇人,非常人也。即便我们常人像他们一样的怪法,也未必便能怪出什么名堂。所以还是不怪的好,还是选择怪政府或怪房产商现实一些。  

不过茅委员还说了,“本身没有买房能力,就不要来埋怨政府、社会和开发商,因为现在中国住房改革发展的投入是很大的。”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中国住房改革发展的投入很大吗?那么这些投入都投给了谁呢?有人因为盖房、炒房发财了,发大财了,这我们知道。莫非这投入都投到他们的腰包里去了?房子本来不是什么高科技产品,也不是什么高附加值的产品,我们还纳闷呢,干这玩艺怎么能发财呢?而且还发了大财,闹了半天“投入很大”,原来如此!然而不管你们发多大的财,也不管你们收到了多大的投入,那房子一座一座地在哪儿空着,我们没房住的干瞪眼,为什么不能先暂时让我们住一住呢?还能给你们住坏了?房子有点人气不是能够更好地保养吗?我们无房住,你们还在那里放着空房子馋我们,我们埋怨两句也不行?犯法?违纪?违背社会公序良俗?未必吧。  

兴你们做初一,不兴我们埋怨十五是吧?请你们还真别把我们这些穷光蛋小瞧了。我们没钱不假,买不起房也不假,但我们心不黑,我们是爱国的。虽然我们国家这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但还是缺钱,要不然各地咋还上气不接下气的引进外资呢?我们国家不仅缺钱,而且缺技术。一个芭比娃娃,中国人只能留下一美元,让人家拿走九美元,为啥,缺技术。咱中国人本来很聪明,结果现在都在搞得只能干傻瓜也能干的简单劳动,咱不能一直给人家打工赚那么一点磨手指头的钱吧?那样还不把老祖宗们再气得活过来?就这两个基本点,一是缺钱,二是缺技术,我们还集中全社会的钱来造技术含量超级有限的房子,这算爱国还是害国,想必茅委员不会不清楚吧?难道这也埋怨不得?  

再看看全国的房地产是啥形势?广大群众造房子,“优秀”人员炒房子,多数人民没房子。房子造了不是用来住,而是用来让少数人炒,变态啊!完全变态啊!这时候我们还不反对,我们有病啊?我们脑子也进入了不成?  

相关文章

  • 安生:雪崩前夜
  • 不清算十年“二次房改” 中国房市就永无宁日
  • 楼市的“刚需”与央视的“肛虚”
  • 驳郎咸平房地产完了中国经济就完了的观点
  • 卢麒元:限购令的经济学含义
  • 牛刀:海外债务或加速开发商的降价销售——答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问
  • 牛刀:如何理解“房价合理回归”?
  • 曹建海:房价回落的轨迹和趋势
  • 中国楼市处在崩盘的前线?
  • 北京公布住房价格标准,打响房价保卫战第一枪
  •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房地产要小心遭华尔街洗劫
  • 孙锡良:房地产——支持中央调控,反对权贵反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