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古人力气大还是现代人 古人住房也一把辛酸,房子不仅仅是现代人的不可承受之重!

火烧 2022-05-05 11:49:51 1034
古人住房也一把辛酸,房子不仅仅是现代人的不可承受之重! 房,恐怕是这个时代最魔幻的「商品」。 上到祖辈下到孙辈,每个人在谈及这个商品时几乎都能滔滔不绝讲出一大堆自己的见解和理论,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买房
古人力气大还是现代人 古人住房也一把辛酸,房子不仅仅是现代人的不可承受之重!

古人住房也一把辛酸,房子不仅仅是现代人的不可承受之重!  

房,恐怕是这个时代最魔幻的「商品」。 上到祖辈下到孙辈,每个人在谈及这个商品时几乎都能滔滔不绝讲出一大堆自己的见解和理论,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买房是人生第一大事没有之一。 眼见着城市烟柳繁华,而现实和预期却产生了巨大落差。普通的毕业生或是入职年限不长的职业者,在面对买房问题时依旧颇有困难。 在购买第一套房之前,或是有能力在就职地购房前,「租房」成为一项较为经济且合理的选择。 这也就有很多的人开始羨慕起了古代,以为在古代就能够不担心这些问题,在这里要告诉你一个事实,即使回到了古代,你有可能依然买不起房子!就连历史上的一些个大人物往往也是望房兴叹。 许多文人墨客、达官显贵们,也都曾为房子的事情忧愁过。甚至有些名留千古的知名人物,本以为他们应该无虑生计,然而在那个年代,依然没能住上大房子。相反,他们的生活过得有些颠覆认知。 比如我们的现实主义诗圣杜甫,在晚唐时期也是漂泊无依。虽然经历了唐玄宗的盛唐,也算过了一段时间殷实的日子。 但当安史之乱来临后,杜甫的生活水平一落千丈,最困难的时候全靠朋友接济。杜甫曾经写道:「 ”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 后来在朋友的安排下,帮他盖了一座茅草房子,这便有了后来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整首诗词里面没有感受到杜甫半点喜悦,只感觉他有些可怜、十分心酸。 公元765年,好友严武去世,留下了杜甫一人面对现实。 现实的铁拳又重重地锤在了杜甫的脊梁上,杜甫背负行囊,远离家乡,从此之后漂泊无依,公元770年在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 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古文运动倡导者,也曾经是国家队的一员,享受着国家发的薪资,日子不算清贫。 但即便这样,韩愈在买房子这件事上也是困难重重,韩愈曾经写过一首诗《示儿》,这不是陆游那首。诗的内容是:始我来京师,止携一束书。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韩愈花了三十年,才在唐朝长安城买下自己的房子。 在苏轼还小的时候,他爸苏洵前往京城参加考试,途径河南嵩山,有感而发作诗一首。「 ”经行天下爱嵩岳,遂欲买地居妻孥。晴原漫漫望不尽,山色照野光如濡。”意思是我来到了嵩山发现这里风景很棒,于是就想在这里买下一块地,盖起房屋和妻儿一同居住。 不过苏洵也就是这么一提,就没有了后文。等到儿子苏辙长大后,写过一篇《卜居赋并引》,里面回应了自己父亲当年的梦想。「 ”昔予先君,以布衣学四方,尝过洛阳,爱其山川,慨然有卜居意,而贫不能遂。” 意思是我爸当年穿着破衣烂衫游学四方,到过洛阳,喜欢那里的山岳,突然有了想在此地定居的意思,但是自己太贫穷不能随自己的心愿。 看来,古代的文人墨客们是真的穷,怪不得人们总说读书人都是「 ”穷酸穷酸的”,一天到晚吟诗作赋,就是提供不出一点生产力。 不过,看得出从古至今,房子都是百姓的一大苦恼,最辛酸的还是杜甫那句诗:「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放到今天,依然适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