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河南登封粮企亏库案曝光 巨额资金疑似流入房地产

火烧 2009-07-19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河南登封粮企亏库案曝光,涉案资金疑流入房地产。企业存在虚假销售、骗取国家收购资金、亏库等问题,审计报告揭示资金去向不明,引发对粮食安全和资金流向的关注。
粮食安全问题甚嚣尘上,地方粮企资金流向、亏库等问题却屡遭曝光。

  《华夏时报》记者近日在河南登封采访时发现,登封市粮食收储有限公司不仅存在虚假销售、骗取小麦(资讯,行情)托市收购资金过亿元、套取国家收购费用480万元等问题,其库存亦亏库5756吨,金额932万元,而亏库的资金去向不明。

  河南省公安厅政治宣传处张晓雷7月14日在办公室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上述案件由主管厅长和省经侦总队队长督促,洛阳市公安局具体负责调查,案件还处于侦查阶段。

  而目前最大的谜团是,粮库涉案的巨额资金并未见到明确去向。本报记者深入采访获得的材料显示,粮库主要负责人与当地房地产企业关系密切,资金有从相关渠道流入房地产迹象。

  审计结果触目惊心

  据知情人士透露,2008年初,国务院信访部门将相关材料批至中国银监会,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批示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并出具调查报告。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克根据调查报告作出批示,要求河南省审计厅对其进行全面审计。

  2008年下半年,河南省审计厅组织审计人员对登封市粮食收储有限公司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近两个月的全面审计,并于当年12月7日出具《审计报告》,建议移交公安机关。

  “该公司在粮食收购过程中存在舍近求远的现象。”据参与调查的人员透露,按照常理,该公司应该就近收购登封、新密、伊川、汝州等地粮食。但是,其粮源主要在黄河以北的新乡获嘉县以及商丘一带,无形中增加了不少运输费用。

  与此同时,河南省银监局根据登封市粮食收储有限公司提供的粮贩名单进行调查落实发现,其中1/3的粮贩查无此人。更为蹊跷的是,2008年登封市粮食收储有限公司在获嘉县一个乡收购粮食30多万斤,但该乡全年的粮食产量仅有十几万斤。

  此外,登封市粮食收储有限公司与登封市雪佳面粉厂巨额且频繁的经济往来也引起调查人员注意。2007年至2008年,根据双方的委托收储协议,雪佳面粉厂为登封市粮食收储有限公司代储粮食10万吨,涉及国家收储专项资金1.5亿元。而据知情人士透露,雪佳面粉厂根本就没有如此大的储存能力。

  《审计报告》显示,仅2008年,登封市粮食收储有限公司通过虚假销售,用库存陈粮和间接购买国家拍卖小麦充抵托市收购小麦9.58万吨,骗取小麦托市收购资金1.55亿元,套取国家收购费用480万元,骗取登封市财政补贴出仓费用30万元,赚取小麦价差615万元,以上资金全部去向不明。

  截至2008年11月底,登封市粮食收储有限公司下属的唐庄粮库账面库存小麦8.04万吨,而实际库存仅为7.4万吨,亏库5756吨,金额932万元,亏库率7.15%,亏库的资金去向不明。

  巨额资金流向房地产?

  案件远未结束,涉案的近2亿元巨额资金流向备受关注。

  参与调查人员对登封市粮食收储有限公司与登封市雪佳面粉厂的关系提出了质疑。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雪佳面粉厂原属登封市粮食局下属国有企业,改制后法人代表为郑战敏;而郑战敏与原登封市粮食局局长、现登封市粮食收储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王国顺关系密切,二者在郑州的一个房地产项目中也有合作。

  记者查阅工商注册登记资料看到,登封市粮食收储有限公司董事长、经理、法人代表均为孙志伟,郑战敏是股东之一。

  2004年,登封市粮食局对原登封市粮食收储有限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登封市粮食局占股30%,孙志伟占股仅2%;而经过2006年的一系列股权变更后,孙志伟已经占股16.7%,成为继登封市粮食局之后的第二大股东。

  7月13日,一直向纪委等部门反映王国顺存在问题的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孙志伟是王国顺的妹夫,只是挂名负责,实际上登封市粮食收储有限公司的大小事宜都由王国顺决定。

  对此,本报记者7月13日上午赶到登封市粮食收储有限公司办公地采访时,一位拒绝透露姓名的男士将记者安排到办公室后,先是说“王总现在不在办公室”,而后又说:“我们这儿没有王总,负责人叫孙志伟。”随后将近两个多小时,再也没见他回来。

  然而,记者却在该公司内部通讯录里发现了王国顺的名字。而且,当记者以北京来的粮商的名义询问该公司下属唐庄粮库工作人员时,也得到证实,王国顺就在该公司办公。

  记者继续调查,在郑州有一家叫郑州泰基地产有限公司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法人代表即为王国顺的妻子范花梅。公司成立于2005年6月,而范花梅当时还是登封市工商局12315中心的工作人员。公司三个股东分别为范花梅、郑战敏以及王国顺儿子的岳父张根平。

  记者7月15日从工商部门的登记资料上发现,目前这家公司的股东已经变更为范华梅和郑战敏,两人分别占65%、35%的股份。上述知情人介绍,张根平只是一普通农民。

  根据上述知情人提供的资料和本报记者的调查,2006年底开始,郑州泰基地产有限公司先后投资1个多亿在郑州市长江路上开发了一个名为“江南戎居”的住宅小区,面积为6万平方米。目前,该项目已经全面竣工。

  记者还发现,登封市粮食收储有限公司在2007年底以5800万元竞得郑州市照相机厂近90亩土地。该地块位于郑州市经济开发区中心大道航海路,地处开发区管委会对面,地理位置绝佳。

相关文章

  • 安生:雪崩前夜
  • 不清算十年“二次房改” 中国房市就永无宁日
  • 楼市的“刚需”与央视的“肛虚”
  • 驳郎咸平房地产完了中国经济就完了的观点
  • 卢麒元:限购令的经济学含义
  • 牛刀:海外债务或加速开发商的降价销售——答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问
  • 牛刀:如何理解“房价合理回归”?
  • 曹建海:房价回落的轨迹和趋势
  • 中国楼市处在崩盘的前线?
  • 北京公布住房价格标准,打响房价保卫战第一枪
  •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房地产要小心遭华尔街洗劫
  • 孙锡良:房地产——支持中央调控,反对权贵反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