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金融海啸可能大乱 英军进入戒备状态

火烧 2009-03-03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金融海啸引发英国社会动荡,失业潮恐致暴动,政府已部署军队戒备,防范示威失控。经济危机加剧社会不满,警方与军情部门密切监控激进分子,准备应对可能爆发的骚乱。

中评社    2009-03-02 18:30:29

    金融海啸冲击各国政府,美国已把国际金融动荡列为头号安全威胁,中央情报局自上周三起每天向奥巴马做“经济情报简报”;英国媒体也报导,英国当局忧心失业潮等问题引发暴力示威,已下令安全单位制订应变计画,一旦失控即派遣军队进驻各大城市。

  失业恐致暴动 英国维安戒备

  金融海啸重创英国,失业潮、房价崩溃等问题引爆社会不满情绪,警方警告,“夏季暴潮”(summer of rage)可能在4月1日爆发,当局唯恐局势失控,已下令负责国家安全的军情5处(MI5)制订应变计画,一旦骚乱失控,即派遣军队进驻各大城市。

  英国“星期日快报”报导,无政府主义组织“阶级战争”(Class War)公然在网上煽动民众:“在信贷危机下如何取暖?答案:烧死银行家”。暴力的言论引起国防部和警方注意。警方已在MI5支援下,严密监视激进分子,防止他们趁机煽风点火,甚至军队也进入戒备。

  英国“卫报”报导,伦敦都会区警察首长哈邵恩相信,民众对经济危机积压的不满可能转为暴力,过去从没考虑参与示威的中产人士,现在可能受失业等问题影响和气愤银行高层坐领巨额红利,也可能加入骚动,重演1990年20万示威者涌入伦敦抗议首相撒切尔夫人推行人头税引发的大混乱。

  当局担心,光靠警力恐怕无法应付,已由国内情报处拟定紧急计画,必要时派军队进驻主要城市街头。

  报道还引述警方高层人士说,问题“非常严重”,内阁部门为防骚乱重演,已就危机展开讨论。英国工业城市尤其高危,因为这些城市的失业人数不是以百计算,而是数以千计。 

  大规模失业问题也带来犯罪增加的危机。虽然警方已准备好应付任何威胁,但部分地区如南威尔斯警队已表明警力不足。 

  骚乱或4月1日爆发

  当局担忧,骚乱浪潮最快于4月1日爆发,因为当日伦敦会举行G20峰会,而数日后又会举行北约60周年纪念活动。这也将成为首相布朗最严峻的考验期。

  媒体还引述警方消息称,一旦骚乱或游行示威爆发,一些接受政府救助却仍大肆分红的银行、金融机构和跨国企业高层,都可能成为示威者的攻击目标。

  军情五处处长埃文斯曾表示,经济衰退可能使英美和欧洲经济实力衰退,英国将更易受恐怖主义打击。

  美国中情局亦感受威胁

  金融危机冲击各国政府,已经引起美国情报部门注意。据悉,中央情报局从上月25日起,开始向总统奥巴马作每日“经济情报简报”,报告金融危机对美国及其他国家稳定的影响。

  中情局增加经济情报简报表明,情报部门相信经济衰退已经成为美国的主要安全威胁。情报部门分析认为,经济危机如果持续一两年,会增加各国政府倒台的危机。华盛顿邮报说,中情局正追踪东亚至拉丁美洲一些令人不安的情况。

  美国目前同样面临社会动荡威胁,失业大军充斥各州,不少专业人士及中层管理人员,也被迫从事基层工作,甚至是临时工,成为“地位暴降族”。全美面积最小州罗德岛被视为情况最严重,失业率达百分10.6%。 

  经济动荡冲击各国政府

  冰岛:金融危机爆发后,该国三大银行接连倒闭,国家金融体系崩溃,政府濒临破产。民众要求前总理哈德及其政府下台,哈德政府最终在1月集体请辞。

  希腊:去年一少年被枪杀事件引发大规模反政府骚乱时,正值国内失业率高企,青少年失业率达22%。由于政府赤字严重,难以利用大量资金救市,加上新移民涌入,加剧国内不满情绪。

  海地:受食物及燃料价格暴涨影响,该国去年爆发严重暴乱。数万饥民抗议引发暴动,甚至冲击总统府。

  津巴布韦:目前,津巴布韦备受超级通胀困扰。去年7月官方通胀率为2310万倍,人民温饱成问题。该国赖以维生的农业,也因政府所推行的土地改革而荒废,人民无法自给自足。

相关文章

  • 社科报: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
  • 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
  • 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
  • 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
  • 不是金融危机 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
  • 美国次贷重创重临 或达730亿美元窟窿
  • 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
  • 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
  • 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
  • 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
  • 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
  • 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