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网友支招重庆"红色频道":重视多样性传播,深入挖掘主流文化

火烧 2011-04-2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重庆卫视转型红色频道面临收视率下跌,网友建议重视多样性传播,深入挖掘主流文化,提升节目吸引力,以符合时代需求的方式传播红色精神。

·供思考研究·

网友支招重庆"红色频道":

重视多样性传播,深入挖掘主流文化

人民网 2011年04月19日09:24    来源:观点频道

    人民网北京 4月19日电 (记者孙婷婷)经过今年1月和3月两次改版,摈弃商业广告,竖起红色和公益大旗,旨在打造“省级第一红色频道”的重庆卫视,正面临着转型阵痛:收视率大跌和裁员减支。“红色频道”的境遇引发网友关注。网友们认为,收视率不能代表一切,不能断言重庆卫视红色教育失败,但收视率大跌反映出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下降的现实却不能回避。重庆卫视目前的窘困境况,说明公共服务仅有正确的目标愿景是不够的,具体的路径选择也很重要。网友建议,重庆卫视兼顾好政治、艺术与效益之间的关系,重视倡导和传播的多样性,创作演绎出新的具有时代特色的“红色”艺术作品。

  网友力挺重庆卫视的“红色精神”,认为作为大众主流媒体,重庆卫视侧重一种积极向上意识形态的普及,值得高度肯定。网友“晨曦”说,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精神产品庸俗、低俗、媚俗的现象,引起了社会有识之士的忧虑。重庆卫视以倡导红色文化抵制三俗,净化社会文化环境,表现出为社会负责的崇高精神。网友“senatorcc”说,现代社会,影音传媒是最强有力的文化载体,电视更是威力巨大。所以,我们的电视播报,尤其是主流媒体,更要坚持公益性原则,引导提升公众的道德标准,净化社会风气。

    网友认为单纯以收视率论改版成败的办法不可取。网友“大仲马”认为,收视率能看出百姓的喜好,但不可盲目迎合某些口味制作节目,不能拿收视率来当判断电视节目好坏的唯一标准。重庆卫视改版时间短,既然要打造红色公益频道,就不能迎合市场而放低节目品质标准和思想深度。网友“工人345676”说:“以收视率论高低同用金钱衡量人是一样的,不全面。重庆卫视作为第一个提倡红色文化的电视台更多的承载的是精神文明建设,收视率的下滑也反映了目前社会正需要提倡这种红色精神,简单的认为重庆卫视改版失败是不正确的。”

  有网友指出,重庆卫视改版战略是正确的,但是在战术层面定位不准,无法吸引观众就无法达到传播思想的目的,建议重庆卫视重视倡导和传播的多样性。网友“一棵白菜”认为,虽然现在中国省级卫视同质化现象极为严重,重庆卫视改版为红色频道从战略上讲是采用了差异性的策略,但是在战术层面上显然出现了问题:目标群体是谁?如何通过内容来形成有吸引力的差异性?定位不明确。网友“艾树林”说:“作为一个传媒,你要说什么,对谁说,如何说是最基本的,主旋律也要用符合时代的方式来传播,不是简单地将几十年前的东西拿来就行了。办频道的目的是传播思想,不为是为了存在而办。”网友“水中泡泡”建议:“重庆卫视在倡导和传播的过程中,也应保证其多样性,而不是单一或少数几种形态、几个节目。主流文化本身就该是多样性和有吸引力的,重庆卫视面临的收视率走低或许说明其对主流文化的理解与挖掘还不够,只有真正挖掘出老百姓欢迎的主流文化,以多种多样、让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才能赢得民众的认可。”

  网友们纷纷给重庆卫视支招。有的建议重庆卫视塑造有时代特色的“红色”艺术作品。网友“大地芳草”说,如何在新的形势下,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文艺理论为指导,面向生活、面向民众,创作出、演绎出新的具有时代特色的“红色”艺术作品,展现一种崭新的,有别于商业运作低俗电视节目的社会主义文艺阵地,才是重庆卫视杀出重围,真正找的自我立足,自我发展的正确模式。

  有一部分网友认为,打造公益电视台无需完全摒弃商业广告。网友“应妮”说,没广告不等于公益,从属性来说,所谓公益就是为了公众的利益,公众需要公益电视台提供高雅节目,于是新闻、纪录片、教育片等就成了公益电视台的主要内容。如果所提供的文化产品乏人问津的话,所谓的公益、公共服务都将无从谈起,更遑论引领舆论、倡导价值。还有的网友提出,赞成不播商业广告,但不赞成完全取消商业运营。他们认为,在非商业运营机制下,从业人员没有动力,内容质量无法保证。网友“醉枫林”说:“如果一家媒体不用担心广告的问题,只是仰赖这种财政拨款的圈养,做节目肯定是没有什么动力,也不会有真正用心的时候。”对此,有网友建议提高广告审查门槛,还有网友建议以栏目赞助方式进行商业经营,建立激励机制。

(责任编辑:王倩)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