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重庆打黑”——领导者的“血性”与“理性”

火烧 2011-04-01 00:00:00 网友时评 1031
文章通过重庆打黑事件,探讨领导者在面对黑恶势力时的血性与理性,强调血性源于爱与责任,理性需以良知为前提,展现领导者维护民众利益的决心与行动。

“重庆打黑”——领导者的“血性”与“理性”

作者:萧让



        何为领导者的“血性”?
        列宁下令立即枪毙黑心的粮食投机商——因为他刚刚听到有儿童被饿死的报告;林肯要求法庭从重判处贪婪的小官吏——因为他刚刚听到一位独立战争的烈士遗孀受到这个官吏敲诈勒索的控诉;斯大林命令将德中央集团军332团全部消灭,一个也不接受他们的投降——因为他刚刚看到卓亚,这个美丽的俄罗斯姑娘被德军绞死后割掉乳房,惨遭污辱的尸体照片;毛泽东批示将曾经立过战功的张子善、刘青山立即处决——因为他刚刚看到天津治理海河的民工口粮不足,忍饥挨饿的情况汇报。
        这就是领导者的血性。血性可以点燃爱与恨,而燃料便是人的良知。
        恨完全来源于爱!一种至深至纯的爱,爱之愈深,则恨之愈切!!!
        当“老百姓聚集在政府门口,举着血淋淋的照片,画面让人神经紧张。黑恶势力拿刀砍人,就像屠户用刀砍杀牲畜,惨不忍睹。”的时候,当司法局长伦为黑社会的帮凶、“刑警队比黑社会还黑”、黑恶势力公然挑战基层政权的时候,在1400多起命案未破,近500名杀人犯在逃的严峻治安形势下,领导者尚司空见惯、不为所动、苟且偷安、莫衷一是,缺乏的便是血性。换句话说,是良知的泯灭!
        何为领导者的“理性”?
        理性本来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领导者的必备素质和执政能力。但此文所述之“理性”,恰是这些年来,对“理性”一词的异化和扭曲,对于一大批官员来说:所谓的“理性”是一个美妙的托词,掩盖了公仆们麻木不仁、碌碌无为、俨如行尸走肉的庸腐之态;所谓“理性”是一个庄重的道具,可以每天以“理性”的面目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似睡非睡地坐在台前消化着肠胃里的山珍海味;所谓“理性”是一个无理的借口,可以借“理性”的名义无视黎民百姓的疾苦,容忍黑恶势力的猖獗,在严重的问题和尖锐的矛盾面前,推脱扯皮“打太极拳”,甚至站在弱势群体的对立面,与黑恶势力同流全污!
        因为,在所谓“理性”的世界里,已经不再有同情与牵挂,哀伤与自责,冲动与愤怒,除了“理性”地笑纳纳税人的血汗之外,别无他衷!当然,也有很多官员在既得利益面前,在情妇和娼妓的床上,方显低级动物的“血性”。
        诚然,领导者处理问题必须理性思维,但前提是要有良知,有血性。
        当大多数为官者都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心安理得地享用“理性”带给他们的逍遥和安逸的时候,血性者便成了异类,为了不破坏“理性”的既定规则,只好说:“打黑不是我们要主动而为,而是黑恶势力逼得我们没办法。”
        这绝对是一种无奈和悲哀!
        但是,“重庆打黑”——至少让我们看到了,领导者尚存血性,一种源于爱和责任的冲动。正是有这种血性的迸发,才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筑牢了执政根基,让我们看到了国家的希望。
      也许,这恰恰就是最大的理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