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豪华办公楼和三个故事

火烧 2007-07-2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平顶山新政府大楼展开,讲述其设计与位置引发的三个诡异故事,包括太平间位置、升旗失败及小官帽掉落,反映地方建设与文化隐喻。
 
豪华办公楼和三个故事
 
央视最近搞了一个曝光豪华办公楼活动,我记起不久前我也曾回了一趟故乡——河南平顶山市,发现那里也像国内很多城市一样,搞了新城区,也建了一幢新的豪华办公楼,于是忍不住也凑凑热闹。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新政府办公楼!这幢大楼,从任何角度看,都不像是政府大楼,而像一个商务、金融大楼。看来地方政府公司化,不仅体现在施政方针上,而且也体现在审美上了。
 
 
其实,平顶山市是一座50年代建市的新兴工业城市,设计上应该带有那个年代的元素,才能体现对历史的尊重。不过现在中国主流的心态是恨不能同自己的历史的一刀两断,我这样的想法当然是没有任何市场了。
 
 
关于这幢大楼,有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由于大楼的位置位于两个村庄——东太平村和西太平村——之间,决策者犹豫了很久,因为这意味着大楼的位置在“太平间”。现在还有人开玩笑说,大楼的地面建筑是17层,加上地下室,刚好是“18层地狱”;
 
 
第二个故事:开始使用时,果然出现了不吉利的迹象,升旗时居然升了三次没有升上,把书记气得脸色发青;
 
 
第三个故事:官员们搬进以后不久,一场大风居然把楼顶的“小官帽”吹掉了一个,书记大为惶惑,后来有高人指点说,掉了小官帽,是为了换大官帽,方才释然。
 


这是平顶山的城标,建于90年代初,当时许多市民不解何意,到了90年代中以后,大批工人下岗,大家才明白,原来其含义为“工人农民顶个球”;
 

步行街上的一组煤矿工人雕塑,由于平顶山是“因煤建市”,所以他们才真正的平顶山之父!因此,这组雕塑不应该放在步行街,而应该放在政府大楼前。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