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杨思基:政治和经济的关系与当前意识形态斗争(修改) 政治和经济的关系与当前意识形态斗争

火烧 2015-11-30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文章探讨政治与经济关系,分析意识形态斗争本质,强调阶级利益与思想文化斗争的紧密联系,揭示剥削阶级意识形态的虚幻性与历史延续性,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政治和经济的关系与当前意识形态斗争

杨思基

(作者为苏州大学哲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一)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是政治的基础和服务对象,这决定着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必定就会有什么样的政治上层建筑和相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如果经济基础领域乱了套,整个社会的各个层面都会发生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

  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但同时它也是一个政治范畴。是私有制所有制关系和生产关系决定着阶级的划分和阶级关系与结构,但阶级利益矛盾和阶级斗争分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文化方面的斗争,而阶级斗争的性质和状况也会改变所有制关系、生产关系,会影响和改变阶级的关系和结构,这又使阶级和阶级矛盾表现为既反映经济又影响改变经济反作用于经济的政治和政治斗争。所以阶级和阶级关系它同时也是个政治范畴和思想文化方面的研究对象和范畴。

  在阶级社会,政治就是阶级和阶级之间的斗争,而且是不同阶级有不同政治路线,各阶级根据他们的政治路线而展开的阶级斗争。只有在无阶级社会,政治在反映经济发展和人们物质利益关系需要的同时而表现为处理和规范人们之间相互关系尤其是物质利益关系的社会建构和实践。思想意识形态的斗争必然要反映人们在经济政治生活领域里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思想意识形态的阶级性以及剥削阶级意识形态的虚假虚幻性、各剥削阶级意识形态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或非历史性,就是这么产生发展起来的。

  剥削阶级处于掩盖自己剥削压迫奴役与粉饰他们所确立的经济政治秩序的需要,总是制造虚假虚幻的意识形态来掩盖事实真相和矛盾,总是要把只属于他们自己的特殊利益需要和思想观念打扮成普遍利益的化身和普遍的一般的思想和观念,打扮成共同利益和绝对理性、普遍理性的代表和化身,于是就有了剥削阶级虚假虚幻的、且基本没有多少历史的质的变化的虚伪意识形态。这些虚假虚幻的意识形态长期为各个不同的剥削阶级所继承和鼓吹,他们顶多就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时代的变化改变一些话语表达方式和形式,并利用他们所占据的统治阶级的地位和权力向全社会推广,使其意识形态成为一种占主流主导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几千年沿袭不变的剥削阶级意识形态就是这么沿袭和继承下来的(如中国的儒家文化,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和资产阶级文化)。

(二)

  搞不清经济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不明白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就很难有效地开展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很难根据本阶级本政党的需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脱离一定的经济政治工作,不使经济政治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相互协调、有机结合,单纯的思想文化工作或意识形态工作是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实现意识形态工作任务的。

  今天中国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之所以发生了这么多的思想混乱和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否定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否定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否定整个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怪论,归根到底是与我们经济领域的私有化、市场化而且任资本自由流动、自由发挥作用并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内外联合的资产阶级分不开的。

  目前我国已经在新自由主义误导下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私有化、市场化经济改革,人家资产阶级已经把持了很多资源和权力,而且实质上在很多领域当家作主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将工人阶级劳动者阶级牢牢地控制在资本价值增值运动的体系里,牢牢地控制在只能选择为资本家服务为资本家创造财富的生产关系里,这时再讲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并主张以科学社会主义来规范和引导我们的各项工作,不仅与当前的“改革”不相适应,而且势必要遭到资产阶级的拼命反对和抵制。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边缘化,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被认为“不合时宜”,科学社会主义被抛弃,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阶级斗争学说和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学说被当作“极左激进主义”,人民当家作主被污蔑为“暴民专政”,剩下的只有全民和谐、世界和谐、社会和谐、劳资合作、相互信任、按契约按法律办事、合作共赢、和谐发展、共同发展、全球一体化一家人、全人类只有和则两利的共同利益。就这样,私人利益、特殊利益、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和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不同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和阶级斗争等等,全都被一刀切式地抹煞和否定掉了。于是,在他们这些所谓的“改革派”眼里,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根本不需要阶级斗争,不需要进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不需要无产阶级专政,只讲“人性自私”、“己所不欲、勿使于人”,只讲抽象人道主义的“大爱、博爱”、“爱所有人”,认为只要抓好经济建设就行,发展经济就可以万事大吉,只有发展才是最硬最硬的道理,似乎发展起来什么问题和矛盾就都解决了。至于谁的发展,发展什么,为谁发展,朝什么方向发展,靠什么方式方法和手段发展,全都不在他们的眼里。这种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维,这种告别革命否定革命、颠覆否定一切崇高价值和理想、只要利己主义实用主义的利益最大化之历史虚无主义思维就是这么形成发展和蔓延开来的。

(三)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斗争极其错综复杂,不仅有各种剥削阶级资产阶级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争夺意识形态舆论阵地,而且另有各种小资产阶级思想、封建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争夺舆论阵地,同时由于剥削阶级资产阶级在长达数千年的时间里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领域中都始终是占统治主导地位,私有制关系和人们的自私观念在人们头脑里根深蒂固,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思想自然对社会各阶层都有着重大影响,在工人阶级劳动者阶级内部,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也依然是占据重要的甚至是主导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真正成为他们自觉指导自己行动的指南。这就决定着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斗争不仅十分尖锐,而且错综复杂,不仅有大量的阶级矛盾和敌我矛盾,也包括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并且这些矛盾相互交叉,相互影响,如果分析辨别不当,认识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偏差和失误。为夺取这场意识形态斗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必须在各个方面拨乱反正,尤其要在经济工作和改革开放的基本实践方面拨乱反正。以此为基础,全面恢复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这一工人阶级最先进、最科学的意识形态,利用我们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传统和优势,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展开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全面反击,直至夺取全面胜利。

  我认为,如果不在经济上终止和纠正私有化市场化的所谓“市场化改革”,中国共产党在其他方面的任何努力都已经是难以挽救其最终将被资产阶级推下历史舞台的厄运,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它就要不得不面对前苏联东欧曾经出现的巨变局面。因为资产阶级通过这个私有化市场化已经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资源、资本和权力,他们在经济生活领域已经达到为所欲为的地步,而且在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也实现了全面的渗透和有力控制。共产党搞市场经济实际上是自己制造了自己的掘墓人——新资产阶级,还使自己内部不断地产生出这样的新资产阶级。如此一种局面,不仅是共产党难以驾驭和领导新资产阶级,反而是新资产阶级不断改变和控制中国共产党。这种局面不改变,党的所有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也就空泛乏力缺少现实实际的基础和条件而没有力量了。马克思恩格斯早就告诉我们,单纯思想意识形态的批判,单纯“自我意识”或“纯哲学”、“纯宗教”、“纯思想理论”的批判只能是虚张声势的假批判,一些人尽管这种批判的词句喊得震天响,但实际上持这些批判态度的人他们都不过是最大的保守派。当年的青年黑格尔派与现代的存在主义、人道主义哲学,还有法兰克福学派和后现代批判思潮,就是属于这种货真价实的保守派。这些人幻想不改变现实的社会存在而只通过所谓人们思想观念或“纯文化”的批判和改变来改变现实,通过所谓“纯理性的反思和批判”而改变现实,把资产阶级依赖其私有制雇佣劳动生产方式和资本家所有制关系而实现的统治剥削奴役关系歪曲为仅仅表现为“理性工具统治”、“技术统治”和“思想意识形态价值观的统治”,这实际上都是在本末倒置幻想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社会基础和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情况下而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一切,是幻想在维护资产阶级经济基础和他们既得利益的条件下通过“单纯思想文化”或“自我意识”等“意识形态的批判”来克服资本主义的矛盾和社会弊端,本质上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得以延续并实现万世长存。共产党如果信奉和坚持这么一种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背道而驰的东西,害怕和否定工人阶级劳动者阶级有组织的阶级斗争,放弃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还认为那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那无疑就是丢掉祖宗和根本而距离它被资产阶级征服与埋葬不远了。在这样的一种局面下,别说是抵制和反对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侵袭,能不做资产阶级思想俘虏那恐怕就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