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陈世清:金融的逻辑不等于货币的逻辑——评陈志武金融的逻辑(二)

火烧 2015-03-27 00:00:00 经济视点 1025
文章探讨金融逻辑与货币逻辑的区别,指出金融由配置功能向再生功能转化,强调资本运营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性,分析经济增长方式对金融发展的推动作用。

 

陈世清:金融的逻辑不等于货币的逻辑
——陈志武金融的逻辑(二)
 
金融的逻辑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人类有交易活动时就有的,而是人类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随着人类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的金融的逻辑,就是金融由配置功能向再生功能转化。随着金融由配置功能向再生功能转化,货币的功能也就不仅仅是配置的功能。
 
陈志武:“到今天,按照我的定义,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价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金融学就是研究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为什么会出现、如何发生、怎样发展,等等。比如,货币就是如此。它的出现首先是为了把今天的价值储存起来,等明天、后天或者未来任何时候,再把储存其中的价值用来购买别的东西。但,货币同时也是跨地理位置的价值交换,今天你在张村把东西卖了,带上钱,走到李村,你又可以用这钱去买想要的东西。因此,货币解决了价值跨时间的储存、跨空间的移置问题,货币的出现对贸易、对商业化的发展是革命性的创新。”
①在这里,陈志武是把金融的逻辑等同于货币的逻辑,把货币的功能归结为配置的功能。
金融的逻辑不等于货币的逻辑。什么是金融?金融的本义是货币本身作为商品的流通,而货币由商品流通的中介发展到本身成为独立的商品进行流通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在产品运营为主导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与小商品经济时期,虽然有货币为中介的交易活动,但这样的货币活动不能称之为金融。在工业经济时期资产运营为主导,存在着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中介或间接投融资活动,货币由交易的手段被独立出来本身成为交易的标的,这样的货币活动才可以称之为金融。所以金融的逻辑是货币的逻辑演化发展的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逻辑演化到金融的逻辑是人类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金融的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深化。到了知识市场经济时期,资产运营上升到资本运营,人类经济增长方式由资产运营为主导上升到资本运营为主导,投融资方式不但有间接投融资而且有直接投融资时,所谓金融,就是资本运营,而资本运营就是投融资,包括直接投融资与间接投融资两种形式。知识经济时代金融的逻辑,是资本运营的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运营的历史,是金融的逻辑在时间上的展开。金融的逻辑就是资本运营的逻辑,资本运营的逻辑是资产运营的逻辑的提升。因此金融的逻辑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人类有交易活动时就有的,而是人类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随着人类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的金融的逻辑,就是金融由配置功能向再生功能转化。
随着金融由配置功能向再生功能转化,货币的功能也就不仅仅是配置的功能。货币作为价值符号、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存手段、世界货币,只是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货币的功能也是与时俱进——随着简单商品经济进入市场经济,人类经济增长方式由资产运营上升到资本运营,货币从交易手段衍生出投融资手段,货币的逻辑将上升为金融的逻辑,货币的配置功能将转化为再生功能:货币通过促进和强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资源的优化再生。货币功能由配置功能为主向以再生功能为主转化、由间接投融资为主向直接投融资为主转化,体现了货币功能的历史发展与层次提升,对货币功能的历史发展进行层次提升就是金融的逻辑。因此金融的逻辑是再生的逻辑,在当今时代就是直接投融资的逻辑;在金融的逻辑框架中,货币的功能是再生的功能、主要是直接投融资的功能。如果说“货币的出现对贸易、对商业化的发展是革命性的创新”,那么金融的出现则是对货币的发展是革命性的创新。这才是金融的逻辑。
                       价值符号
                       支付手段
                       贮存手段
           配置功能    流通手段                                    发展
                       世界货币                                    
                                                                   提升
                                        储蓄
                                 间接
货币功能                                债券       
                       投融资
                                        股市
                                 直接
                                        创业
再生功能
 
                              物的生产      非再生型
                       生产
                              人的生产      再生型
                              非再生型
                       消费
                              再生型
金融的逻辑模型Ⅰ
 
货币功能由配置功能为主向以再生功能为主转化、由间接投融资为主向直接投融资为主转化,体现了货币功能的历史发展与层次提升。这就是金融的逻辑。


陈志武作为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居然不懂得金融的逻辑,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西方经济学、金融学教科书迄今没有对“金融”二字的明确定义,只有对金融功能的现象学描述。金融的动态性、高端性、整体性特征,决定了 “金融”概念本身即蕴涵了金融的逻辑——历史的逻辑与抽象的逻辑,而“金融”概念中所蕴涵的金融的历史逻辑与抽象逻辑二者又相互交融。要把握“金融”概念中金融的逻辑需要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统一、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才有可能,这对于擅长线性思维方式的西方经济学家、金融学家是无能为力的。总体上,西方金融学理论落后于西方金融实践的发展;但金融的发展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与规范,只能是洪水猛兽,产生金融危机是必然的。
 


 

           银行:利率
 
                                                                历史
金融手段                 税收                                   发展
                  融资
                         公债         货币GDP长线投资
           财政             
                          基本建设    社会GDP建设
                                                         逻辑
                                      绿色GDP建设       程序
投资
                         国民创业体系
                         国民创新体系
                         国民素质体系
 
金融的逻辑模型Ⅱ
 
逻辑程序上看,金融手段的发展是财政手段制约银行手段;从历史上看,金融手段的发展是从银行为主向财政为主转化。金融手段发展的逻辑与历史,和货币功能发展的逻辑与历史是对称的。
 
摘自陈世清著《超越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一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3.1
 
来源:中国改革论坛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