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市场经济中资本价值的循环规律和周转规律

火烧 2014-12-0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本文探讨市场经济中资本价值的循环与周转规律,分析资本在生产与流通中的运动方式,强调资本周转时间与预付时间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突出资本增值过程的核心机制。

  市场经济中资本价值的循环规律和周转规律

  ——资本价值在市场经济中的运动和作用(12)

  在市场经济中,私人资本要赚钱,公司资本要赚钱,国家资本也要赚钱,要赚钱就得遵守一定的规律、一定的法则、一定的理论!这个规律、法则、理论主要就是资本的流通规律即资本价值的循环的规律和周转的规律!

  在市场经济中,资本价值的增值,表现为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这就是资本的流通。

  如果我们现在把资本流通当作一个整体来考察,那么作为流通内部的两大差别出现的是两个要素:生产过程和流通本身,二者都是作为资本流通的要素。资本在生产过程领域中停留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这个过程的技术条件,而且资本在这个阶段停留的时间——虽然生产过程的持续时间会由于生产种类、生产对象等等而各不相同——是直接同生产力的发展相一致的。生产过程的持续时间在这里不外是生产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个劳动时间越少,相对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不论我们说一定量产品需要较少的劳动时间,还是说在一定劳动时间内能够提供较多的成品,这都是一回事。缩短一定量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停留的那段时间,缩短它与本来意义的流通脱离的时间,缩短它从事事业的时间,这同缩短生产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一致的,同生产力的发展,同自然力、机器的应用以及社会劳动的自然力的应用是一致的,同工人的密集、劳动的结合和分工是一致的。如果考察不同的资本,那么资本停留在生产过程阶段的持续时间本身就是流通的一个要素。第二个要素是资本从转化为产品到产品转化为货币所经历的期间。这个期间流逝的速度,即它持续的时间,显然决定着资本在一定时间内能够重新开始生产过程,即资本自行增殖过程的次数的多少。这两个要素构成了资本的周转。

  如果我们考察整个资本周转,就可以看到四个要素:(Ⅰ)实际生产过程及其持续时间。(Ⅱ)产品转化为货币。这个过程的持续时间。(Ⅲ)货币按照相应的比例转化为原料、劳动资料和劳动,一句话,转化为生产资本的各要素。(Ⅳ)资本的一部分同活劳动能力相交换,这可以看作一个特殊要素,而且必须看作一个特殊要素,因为劳动市场不同于产品市场等等,它是受另一些规律支配的。

  作为一定的生产或再生产周期的起点,从而实际上作为一定的周转的起点,作为这种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的起点而执行职能的资本,称为预付资本。它总是预付价值额,或者用交换价值来表现,它总是预付货币额,而且预付是以货币形式还是以商品形式进行,都是一样的。资本被预付的时间的长短,显然是由它作为价值已经增殖的资本,而不管以什么形式回到自己的出发点以前所经历的那段时间计量的,也就是说,资本被预付的时间的长短,是由它的生产时间+流通时间的总和,即它的周转时间计量的,从而是由它的周转时间的相对量计量的。很清楚,这种周转时间越久,预付资本就要越多,才能推动一定量的劳动(从而,使用一定量的不变资本),从而生产出一定量的剩余价值。因为,只有当资本经历了自己的周转时间,并作为已经增殖自己价值的资本而重新获得自己的最初形式时,同一预付价值额,或既定量的预付资本,才能重新作为资本执行职能,重新成为预付资本,因而重新创造剩余价值。假定资本的周转时间为既定量,那么资本所能生产的剩余价值量就取决于它的可变组成部分的量(在其他一切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而这个可变组成部分的量又同不变资本,从而同整个资本的量成一定的比例(各生产部门的比例不同)。如果周转时间已定,那么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量就取决于原预付资本的的可变资本量;但是,如果预付可变资本量已定,那么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量就由资本的周转时间决定,因为周转时间决定同一资本在一定时间内,例如在一年内,能够重新开始剥削过程多少次。因此,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的量由预付可变资本的量和周转时间(或资本被预付的持续时间)的长短这两方面的结合来决定;或者说,它是由预付资本的量及其周转次数决定。由此可见,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量同可变资本量成正比,同周转时间成反比;同预付资本的量成正比,同资本被预付的持续时间成反比。

  在市场经济中资本价值的循环规律是:“产业资本的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个循环的统一。但是,它之所以能够成为这种统一,只是由于资本的每个不同部分能够依次经过相继进行的各个循环阶段,从一个阶段转到另一个阶段,从一种职能形式转到另一种职能形式,因而,只是由于产业资本作为这些部分的整体同时处在各个不同的阶段和职能中,从而同时经过所有这三个循环。在这里,每一部分的相继进行,是由各部分的并列存在即资本的分割所决定的。因此,在实行分工的工厂体系内,产品不断地处在它的形成过程的各个不同阶段上,同时又不断地由一个生产阶段转到另一个生产阶段。因为单个产业资本代表着一定的量,而这个量又取决于资本家的资金,并且对每个产业部门来说都有一定的最低限量,所以单个产业资本的分割必须按一定的比例数字进行。现有资本的量决定生产过程的规模,而生产过程的规模又决定同生产过程并列执行职能的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的量。但是,决定生产连续性的并列存在之所以可能,只是由于资本的各部分依次经过各个不同阶段的运动。并列存在本身只是相继进行的结果。例如,如果对资本的一部分来说W′—G′停滞了,商品卖不出去,那末,这一部分的循环就会中断,它的生产资料的补偿就不能进行;作为W′继续从生产过程中出来的各部分,在职能变换中就会被它们的先行部分所阻止。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一段时间,生产就会受到限制,整个过程就会停止。相继进行一停滞,就使并列存在陷于混乱。在一个阶段上的任何停滞,不仅会使这个停滞的资本部分的总循环,而且会使整个单个资本的总循环发生或大或小的停滞。”

  在市场经济中,资本价值的周转规律是:“单个资本家投在任何一个生产部门的总资本价值,在完成它的运动的循环后,就重新处在它的原来的形式上,并且能够重复同一过程。这个价值要作为资本价值永久保持和增殖,就必须重复这个过程。单个循环在资本的生活中只形成一个不断重复的段落,也就是一个周期。在G…G′这个周期的末尾,资本重新处在货币资本的形式上,这个货币资本重新通过包括资本再生产过程或价值增殖过程在内的形式转化序列。在P…P这个周期的末尾,资本重新处在生产要素的形式上,这些生产要素形成资本新的循环的前提。资本的循环,不是当作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期性的过程时,叫做资本的周转。这种周转的持续时间,由资本的生产时间和资本的流通时间之和决定。这个时间之和形成资本的周转时间。因此,资本的周转时间,包含着总资本价值从一个循环周期到下一个循环周期的间隔时间,包含着资本生活过程的周期性,或者说,包含着同一资本价值的增殖过程或生产过程更新、重复的时间。”

  在市场经济中,总资本包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总资本周转的规律是:“进入生产过程的流动资本,把它的全部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因此,要使生产过程不间断地进行,它就必须通过产品的出售,不断用实物来补偿。进入生产过程的固定资本,只把它的一部分价值(损耗)转移到产品中去,尽管有损耗,但它继续在生产过程中执行职能;因此,固定资本要经过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才需要用实物来补偿,但这种补偿无论如何不象流动资本那样频繁。补偿的这种必要性,再生产的期限,对固定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来说,不仅有量的差别,而且如前所述,寿命较长、能使用多年的固定资本,有一部分能一年或不到一年补偿一次,用实物加到旧的固定资本中去;至于具有其他性能的固定资本,补偿只能在寿命终结时一次进行。”

  由此可见,要认识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就要认识在市场经济中的资本价值的流通规律,或者资本价值的循环规律和周转规律!

  劳动者2014年12月8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