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庄子的《秋水》说起
从庄子的《秋水》说起
——把哲学变成现实(1)
马克思说:“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己。”《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现在的世界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资产阶级利用人为的商品经济奴役、剥削无产阶级。当无产阶级贫穷论困苦到无法忍受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要联合起来推翻资产阶级,消灭人为的商品经济制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制度。这个目标早在三千多年前古希腊哲人们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后来马克思恩格斯把古希腊哲学归结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所以,无产阶级解放的根本任务就是把哲学变成现实。在现实的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实践中,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不理解,对古希腊的哲学更不理解。那么,就看看我们的老祖宗是如何谈论哲学的。我已经简单地介绍了 伏羲老 先生7000年前的八卦哲学,简单地介绍了老子的无为而治的哲学。现在我再简单地介绍庄子的哲学。当我们弄清了中国古典哲学以后,我们就有理由把中国古典哲学变成现实,从而达到解放中国无产阶级的目的。中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就是中国古典哲学,它的心脏是中国无产阶级。中国古典哲学不消灭中国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中国无产阶级不把中国古典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己。
目前网上对中国古典哲学有大量的译文,我结合这些译文编译出自己的认识,目的是帮助网民同志们认识中国的古典哲学。从而达到把哲学变成现实的目的。
庄子《秋水》的部分译文:
秋天里山洪汹涌而至,众多大川的水汇入黄河,河面宽阔波涛汹涌,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于是河神高兴地自得其乐,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于是河神方才改变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面对着海神仰首慨叹道:“俗语说,‘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我还听说有人认为孔丘懂得的东西太少、伯夷的高义不值得看重的话语,开始我不敢相信;如今我亲眼看到了你是这样的浩淼博大、无边无际,我要不是因为来到你的门前,真可就危险了,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
海神说:“井里的青蛙,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大海,是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夏天的虫子,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冰冻,是因为受到生活时间的限制;僻乡之士,不可能跟他们谈论大道,是因为受到教养的限制。如今你从河边出来,看到了大海,方才知道自己的孤陋寡闻,你将可以参与谈论大道了。天下的水面,没有什么比海更大的,千万条河川流归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歇而大海却从不会满溢;海底的尾闾泄漏海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止而海水却从不曾减少;无论春天还是秋天都看不见有变化,无论水涝还是干旱不会有感觉。这说明大海远远超过了江河的水流,简直不能用数量来计算。但是我从不曾因此而自满,自以为从天地那里承受到了形体并且从阴和阳那里禀承到了元气。我存在于天地之间,就好像一小块石子、一小块木屑存在于大山之中,我自身的存在实在太渺小,怎么会自满足而自负呢?想一想,四海存在于天地之间,不就像小小的石间孔隙存在于大泽之中吗?再想一想,九州大地存在于四海之内,不就像米粒存在于大粮仓里吗?号称事物的数字有万种之多,人类只是万物中的一种;人们聚集于九州,粮食在这里生长,舟车在这里通行,而每个人只是众多人群中的一员;一个人比起万物,不就像是毫毛之末存在于一匹马身上吗?五帝所运筹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忧患的,贤才所操劳的,全不都在于这毫末般的天下吗!伯夷辞让而博取名声,孔丘谈论这而显示渊博,这大概就是他们的自满与自傲;不就像你先前在河水暴涨时的洋洋自得的情形吗?”
河神说:“既然这样,那么我把天地看作是最大,把毫毛之末看作是最小,可以吗?”
海神回答:“不可以。万物的量是不可穷尽的,时间的推移是没有止境的,得与失是没有一定的,事物的终结和起始也没有不变的。所以具有大智的人观察事物从不局限于一隅,因其小却不以为少,因其大却不以为多,这是因为知道事物的量是不可穷尽的;证验并明察古今本来就是一样的,因而对于久远的并不感到苦闷,对于当今的并不去强求,这是因为知道时间的推移是没有止境的;洞悉事物有盈有虚的规律,因而有所得却不欢欣喜悦,有所失也不悔恨忧愁,这是因为知道得与失的区分是没有定规的;明白了生与死是人毕生的平坦大道,因而生于世间不会倍加欢喜,死离人世不觉祸患加身,这是因为知道终了和起始是不会一成不变的。算算人所懂得的知识,远远不如他所不知道的东西多;他生存的时间,也远远不如他不在人世的时间长;用极为有限的智慧去探究没有穷尽的境域,所以内心迷乱而茫然不能有所得!由此看来,又怎么知道毫毛的末端就可以判定是最为细小的限度呢?又怎么知道天与地就可以看作是最大的领域呢?”
河神说:“世间议论的人们总是说:‘最细小的东西没有形体可寻,最巨大的东西不可限定范围’。这样的话是真实可信的吗?”
海神回答:“从精细的角度看庞大的东西不可能全面,从庞大的角度看精细的东西不可能明晰。精细,是小中之小;庞大,是大中之大;不过大小虽有不同却各有各的合宜之处。这就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态势。所谓精细与庞大,仅限于有形的东西,至于没有形体的事物,是不能用计算数量的办法来加以分辨的;而不可限定范围的东西,更不是用数量能够精确计算的。可以用言语来表达的东西,是事物粗浅的外在表象;可以用心意来体会的东西,则是事物精细的内在实质。言语所不能表达的,心意所不能体会的,也就不限于精细和粗浅的范围了。所以修养高尚者按照自然规律行动,不会出于对人的伤害,也不会赞赏给人以仁慈和恩惠;无论干什么都不是为了私利,也不会轻视从事守门差役之类的人。无论什么财物都不去争夺,也不推崇谦和与辞让;凡事从不借助他人的力气,但也不提倡自食其力,同时也不鄙夷贪婪与污秽;这些人的行动与世俗不同,但不主张邪僻乖异;这些人的行为追随一般的人,也不以奉承和谄媚为卑贱;人世间的所谓高官厚禄不足以作为劝勉,刑戮和侮辱不足以看作是羞耻;这些人知道是与非的界线不能清楚地划分,也懂得精细和庞大不可能确定清晰的界限。听人说:‘能体察大道的人不求闻达于世,修养高尚的人不会计较得失,清虚宁寂的人能够忘却自己’。这就是约束自己而达到恰如其分的境界。”
河神说:“如此事物的表象,如此事物的实质,从何处来区分它们的贵贱?又怎么来区别它们的大小?”
海神回答:“用自然的常理来看,万物本没有贵贱的区别。从万物自身来看,各自为贵而又以他物为贱。从世俗的观点来看,贵贱不在于事物自身。从物与物之间的差别来看,顺着各种物体大的一面去观察便会认为物体是大的,那么万物就没有什么不是大的;顺着各种物体小的一面去观察便会认为物体是小的,那么万物没有什么不是小的;明白了天地虽大比起更大的东西来也如小小的米粒,明白了毫毛之末虽小比起更小的东西来也如高大的山丘,这样万物的差别和数量也就看得很清楚了。依照事物的功用来看,顺着物体所具有的一面去观察便会认为具有了这样的功能,那么万物就没有什么不具有这样的功能;顺着物体所不具有的一面去观察便会认为不具有这样的功能,那么万物就没有什么具有这样的功能;知道东方与西方相互对立却又不可以相互缺少,那么事物的功能与本质便得以确定。从人们对事物的趋向来看,顺着各种事物肯定的一面去观察便会认为是对的,那么万物没有什么不是对的;顺着各种事物否定的一面去观察便会认为是不对的,那么万物没有什么不是错的;知道了唐尧和夏桀都自以为正确又相互否定对方,那么人们的判断与分析也就看得很清楚了。当年唐尧、虞舜因禅让而称帝,宰相子之与燕王哙因禅让而燕国几乎灭亡;商汤、周武王都因争夺天下而成为帝王,白公胜争夺王位却遭致杀身。由此看来,争斗与禅让的礼制,唐尧与夏桀的行为,认可肯定还是鄙夷否定都会因时而异,不可以把它们看作是不变的规律。栋梁之材可以用来冲击敌城,却不可以用来堵塞小洞,说的是器物的用途不一样。骏马良驹一天奔驰上千里,捕捉老鼠却不如野猫与黄鼠狼,说的是技能不一样。猫头鹰夜里能抓取小小的跳蚤,细察毫毛之末,可是大白天睁大眼睛也看不见高大的山丘,说的是禀性不一样。所以说:“怎么只看重对的一面而忽略不对的一面、看重治理而忽略变乱呢?”这是因为不明了自然存在的道理和万物自身的实情的说法。这就像是重视天而轻视地、重视阴而轻视阳,那行不通是十分明白的了。然而人们还是要谈论不休,这样做不是愚昧便是欺骗!远古帝王的禅让各不相同,夏、商、周三代的继承也各不一样。不合时代、背逆世俗的人,就称他为篡逆之徒;合于时代、顺应世俗的人,就称他叫高义之士。沉默下来吧,河神!你怎么会懂得万物间贵贱的门径和大小的区别!”
河神说:“既然这样,那么我应该做些什么呢?又应该不做什么呢?我将怎样推辞或接受、趋就或舍弃,我到底应怎么办?”
海神回答:“用道的观点来观察,什么是贵什么是贱,这可称之为物极必反;不必束缚你的心志,而跟大道相违碍。什么是少什么是多,这可称之为更替续延;不要偏执于事物的某一方面行事,而跟大道不相一致。端庄、威严如一 国的国 君,确实没有一点儿偏私的恩惠;优游自得如祭祀中的土地神,确实没有任何偏私的赐福;广大、遍布如四方的无边无际,确实没有什么区分的界限。兼蓄并包藏万物,有谁承受或庇护?这就称作不偏执于事物的任何一个方面。宇宙万物本是浑同齐一的,谁优谁劣谁短谁长呢?大道没有终结和起始,万物却都有死有生,因而不可能依仗一时的成功。万物时而空虚时而充实,从来没有固定不变的形态。岁月不可以挽留,时间从不会停息,消灭、生长、充实、空虚,宇宙万物终结便又有了开始。这样也就可以谈论大道的准则,评说万物的道理了。万物的生长,像是马儿飞奔像是马车疾行,没有什一个动作不在变化,没有一个时刻不在移动。应该做些什么呢?又应该不做什么呢?万物必定都自然地变化!”
河神说:“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还要那么看重大道呢?”
海神回答:“懂得大道的人必定通达事理,通达事理的人必定明白变化,明白变化的人定然不会因为外物而损伤自己。懂得自然规律的人烈焰不能烧灼他们,洪水不能沉溺他们,严寒酷暑不能侵扰他们,飞禽走兽不能伤害他们。不是说他们逼近水火、寒暑的侵扰和禽兽的伤害而能幸免,而是说他们能明察安危,安于祸福,慎处离弃与追求,因而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伤害他们。所以说:天机蕴含于内里,人为显露于外在,高尚的修养则顺应自然。懂得人的行为,立足于自然的规律,居处于自得的环境;徘徊不定而屈伸无常,这也就返归于大道的中心而谈论至极的道理。”
河神说:“什么是天然?什么又是人为?”
海神回答:“牛马生就四只脚,这就叫天然;用马络套住马头,用牛鼻绾穿过牛鼻,这就叫人为。所以说,不要用人为去毁灭天然,不要用有意的作为去毁灭自然的禀性,不要为获取虚名而不遗余力。谨慎地持守自然的禀性而不丧失,这就叫返归本真。”
望网民们批评指正!
劳动者
2010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