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中国需要“百年‘维稳’”吗?!----必须勇于直面“维稳”理论的“八大缺失”

火烧 2015-06-0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中国是否需要百年维稳,分析维稳理论的八大缺失,回顾邓小平提出稳定压倒一切的背景与内涵,指出维稳投入巨大却效果不佳,引发对维稳政策的反思与质疑。

 中国需要“百年‘维稳’”吗?!

必须勇于直面“维稳”理论的“八大缺失”

 

作为毛泽东时代,从未听说过什么“维稳”;在毛泽东时代,也从不需要什么“维稳”。“维稳”,绝对是改开一道浓重的“特色”;“维稳”,每年投入的财力、人力、物力惊天;可“维稳”,却越维越不稳;而“维稳”,更遭百姓长期诟病。科学研究,必须坚持历史研究。要反思“维稳”弊生何处,必须把握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要了解它的前世今生。而将它的来龙去脉搞清,它的“先天不足”就自然显现。

一、邓小平提出“稳定压倒一切”的内涵

“维稳”,出自“稳定压倒一切”;“维稳”,其始创者无疑是邓。那么,邓又怎么提出的“维稳”?

1、邓小平提出“稳定压倒一切”19892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总统布什时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19901224日,他又带有批评意味的强调:“我不止一次讲过,稳定压倒一切,人民民主专政不能丢。”1992年的“南巡讲话”中,邓小平重点讲了党的基本路线和经济政策等要长期稳定,“城乡改革的基本政策,一定要长期保持稳定。”“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要长治久安,就要靠这一条。”自此,邓小平提出“稳定压倒一切”,主要包括三点:既,“稳定压倒一切”;用人民民主专政“维稳”,并明确交代:“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这就是人民民主专政”;改开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稳定。

2、邓小平提出“维稳”的三个看点。邓小平提出“稳定压倒一切”,这里有三个特别值得注意的观察点:

一是作为阶段性任务有其客观性。1989年,“苏东剧变”从波兰开始,并迅速扩展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前华沙条约组织国家。而与“苏东剧变”几乎同步,中国绝非偶然的爆发了“六四”动乱。在这样特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时值“六四”动乱前后,邓小平提出“稳定压倒一切”,这由特殊的历史环境所决定,作为一个阶段性的任务,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客观要求。

二是提出的“维稳”对象明确。邓小平提出“稳定压倒一切”的落点,就是“人民民主专政不能丢”。而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就是坚持一面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逐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面对境内外敌对势力、反革命分子和犯罪分子实行铁腕专政,要狠狠打击绝不手软。

对此,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不仅特别强调,也讲得非常明白,非常清楚:“依靠无产阶级专政保卫社会主义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说过,阶级斗争学说不是他的发明,真正的发明是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历史经验证明,刚刚掌握政权的新兴阶级,一般来说,总是弱于敌对阶级的力量,因此要用专政的手段来巩固政权。”“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巩固人民的政权,是正义的事情,没有什么输理的地方。” 无数的历史教训证明,不要人民民主专政,就必然是对人民专政!

三是明确指向党内的资产阶级自由化。胡耀邦、赵紫阳推行自由化,要害就是放弃人民民主专政,就此,在西藏、新疆等地造成的危害甚为严重,祸乱至今。在胡耀邦、赵紫阳推行自由化的放纵下,国内外敌对势力推行自由化的活动非常猖獗,都到了明目张胆污蔑毛泽东和共产党的程度,都到了要全面颠覆社会主义的程度,这也是酿成“六四”那场惊天动乱的主因。

胡、赵搞“自由化”铁案如山,对此,邓小平“南巡讲话”中特别指出:“十二届六中全会(1986928日)我提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还要搞二十年,现在看起来还不只二十年。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后果极其严重。”就在小平十二届六中全会上,那次痛批资产阶级自由化三个月后,19871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胡耀邦“自觉”地辞去党中央总书记职务。所以,邓小平反复强调动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手段“维稳”,这无疑也是有针对性地指向和批判党内的“资产阶级自由化”。

3、江泽民正式将“维稳”作为压倒性任务提出。邓小平提出“维稳压倒一切”,这还只是他个人的主张,特别是198911月在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他辞去了最后担任的中央军委主席职务后,已经在党内没有任何职务。对他提出的“稳定压倒一切”观点,过去快三年来了,可党的任何会议都没就“维稳”做出相关规定和要求。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完成过渡后,江泽民不仅最早在党中央的会议上,更在党的代表大会和党的全会上,将“维稳”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正式向全党提出。

199210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所做的政治报告,基本内容就是全面肯定、高度赞扬邓小平的“南巡讲话”,系统理解和贯彻“南巡讲话”。报告中强调了要抓稳定:“没有政治稳定,社会动荡不安,什么改革开放,什么经济建设,统统搞不成。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排除一切导致中国混乱甚至动乱的因素。”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所做的政治报告中强调“维稳”,这个意义自然不同一般。

之后,1995年在十四届五中全会,江泽民代表中共中央做的政治报告《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其所阐述的12个关系,更将抓好改革、发展、稳定摆在了首位,也是要处理好的第一个关系。在这个政治报告里,江泽民将“稳定”、“改革”、“发展”,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三个有机统一的组成部分做了定位和诠释: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维稳”,就成了全党奋斗的重要目标,并“压倒一切”的成了全党的首要任务,“必须时刻维护稳定这个大局”。自此,“维稳”,被提到空前重要的,甚至被“神化”的位置;自此,“稳定压倒一切”,被系统地转化成了理论,成了“三个代表”的重要理论。

二、提出的“维稳”理论有八大先天性缺失

邓小平高度重视“维稳”,提出“稳定压倒一切”;江泽民在党的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上,相继将“维稳”正式确定为全党的首要任务,并对“维稳”进行了自圆其说的了理论化。可经过近30年的“维稳”实践,重新审视“维稳”理论的提出,它至少有 “八个先天不足”。

1、邓小平提出“稳定压倒一切”有“四大先天缺失”。

一是缺失对“维稳”做出明确的时间界定。完成任何任务,都有时间性,这是基本常识。毛泽东时代的镇反、反右、社会主义改造、三年调整等等,都有明确的时限。可邓小平提出“维稳”,却没有任何时限要求。那这个“维稳”到底是个阶段性任务,还是一直相伴基本路线的执行,也“100年不动摇”,也要“维稳”100年(已经快“维稳”30年了)?

二是缺失对“维稳”任务做出清晰的表述。作为对全党提出一项重大的任务,还是“压倒一切”的任务,理所当然的要对达到的目标、内容、方针、路线、政策、策略、依靠对象等等,都要有明确的要求,至少也要确立基本原则。可自“维稳”提出之日,不管是故意,还是无意,其表述都很笼统,这在执行中就缺乏规定性,就会有很大的随意性,也极易会各行其是,也极易“剑走偏锋”。

三是缺失清理干扰“维稳”的“自由化”。应该说,胡耀邦、赵紫阳大搞“自由化”,对否定共产党,否定社会主义,否定人民民主专政,影响十分恶劣,让他们继续推行自由化,“庆父不死,鲁难不绝”。邓小平将他两个拿下,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十分正确的。在对邓小平的功过划分上,这绝对是大功一件。

但问题在于为什么只稀里糊涂的让胡耀邦、赵紫阳先后下台,就完事大吉了,而没有对造成“六四动乱”的党内自由化进行思想清理?既没有分清如何避免走胡耀邦、赵紫阳的自由化之路,也没有从思想上理清“维稳”和反对“自由化”的关系?那“维稳”怎能自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中共“七大”的伟大,就在于弄清了历史上的很多重大是非。而改开非正常地下台了华国锋、胡耀邦、赵紫阳三位党的最高领导人,却都没有个说法,这不是咄咄怪事。没有明确的说法,就很难将他们牢牢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桩,更干扰理清“维稳的思路!

三是缺失提出有关“维稳”的名分。老子《道德经》开篇之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名实,春秋战国就是诸子百家争鸣一个重要的观点,“名不正,言不顺”。邓小平既然已感谢全党同志,感谢全会让他“全退”,那这个“南巡讲话”,既不是在中央会议上的正式讲话,也不是中央红头文件的传达,还不是中央机关报刊的发布,却被一个小报以《东方风来满眼春》为题,先捅了出来,这是正常的“组织活动”吗?而如果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名义向中央提建议,却又让中央全面贯彻“南巡讲话”,包括“稳定压倒一切”。如果“全退”还能遥控一切,那又算什么“全退”?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这样缺乏名分的要求“维稳”,要求无休止的“稳定压倒一切”,到底符不符合实际?

由于这“四个缺失”,“稳定压倒一切”虽作为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个基本观点,但因其理论指导上的“先天不足”,在后来的贯彻、理解和执行中,就可不受限制的、不断地,甚至被任意的理解和无限放大。而真理向前多走了一小步,也能变成谬误。

2、江泽民提出“维稳”更有“四大先天缺欠”

江泽民对抓“维稳”极端重视,但他对全党提出要首先处理好的“维稳”关系,在理论指导上更有“四大缺失”。

其一,缺失对“维稳”面临的形势进行分析。形势和任务紧密相连,形势决定任务。到底面临什么严峻的形势,才需要“压倒一切”的“维稳”?才将“维稳”“压倒一切”的摆在全党的首位?对此,党中央可曾有过深入全面地调研?可曾做过全面的形势分析?若有,为何总书记在党的全会上所做的政治报告中,却只字未提。若没有,那这“压倒一切”的任务,又是从何而来? 仅凭感觉,仅凭小平的一句指示?这不能说是错误,至少显得太草率。

其二,缺失对“维稳”任务的具体安排。作为一个压倒性的任务,作为一个极端重要的任务提出,只提需要这样做,却不讲为什么这样做,更不讲怎么去做,既,没有对“维稳”这个“压倒一切”的任务,到底依靠谁、打击谁、达到的目标等,做出任何具体交代,更没有对“维稳”的工作路线,遵循的政策,做出任何要求和说明。而没有这方面界定清晰的表述,只笼统和空洞的提出极端重要,就向全党提出如此重大的“维稳”,在后来的实践,又如何遵循?又如何不出现偏差?

其三,缺失对“维稳”时限的界定。任何物质都在时空中运动,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条件,对这个哲学小常识,作为党的最高领导应该不会陌生。如果说,邓小平作为个人意见,提出的“维稳”过于原则,没有交代是否是阶段性实践,那作为正式在全党作为“极端重要”任务提出的“维稳”,是在党的最高会议和全会上正式提出,原本和当然应给与界定和补充。可结果对时限问题,也是只字未提。儿这绝对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讲清,那“维稳”到底是多长时间的任务,难道是整个改开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要坚持的头等任务和长期历史任务?

其四,缺失对“维稳”方向的明确。方向,决定一切。邓小平提出的“维稳”,特别强调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要达到的目的是“依靠无产阶级专政保卫社会主义制度”,“要用专政的手段来巩固政权”,要打击敌人。可江泽民在十四届五中全会做的政治报告中,对全党虽提出了极端重要的“维稳”任务,却对小平特别强调的,也是“维稳”必须要坚持的,更是“维稳”灵魂的,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保卫社会主义制度,坚决镇压敌对势力,竟然只字未提。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对本应重点打击的藏独、疆独等分裂分子、恐怖分子,更应坚决打击的帝国主义的颠覆和煽动,却为何只字未提。只说“当前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各方面利益关系变动较大,各种矛盾可能会比较突出,保持稳定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这话地球人谁都能听明白,这无疑是将“维稳”的方向和重点,放到了被改革的对象上了,这无疑改变了小平提出“维稳”的初衷。而“维稳”失去了方向,或者是改变了方向,那到底“维稳”要维什么?特别是广大的工人阶级为改革已经做出了极为悲壮沉重的牺牲,6000多万工人下岗(包括大集体、商服业、公共事业的职工),有的一家祖孙三代被下岗,却被改革者当成了“维稳”的主要对象,天理何在?!

至于一些御用学者“捧杀”的说,江泽民这个“论十二大关系”的政治报告,堪称和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媲美,可毛泽东写《论十大关系》,那是亲自深入各地视察,搞了几个月的调研;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先后亲自听取了34个部委的汇报;更自己亲自动笔写了两个多月,那是关在屋里“床上床下”的呕心沥血。看看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对如何处理好每一个关系,界定的何等清晰,交代的何等清晰,阐述的又何等清晰?这能比吗?这同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三个亲自”,“这差距咋这么大呢?” 还能媲美?

三、改开中进行“维稳”的重大实践特点

改开要以邓小平的“特色”理论为指导,“稳定压倒一切”就不能动摇;中共的政治报告又将“维稳”,明确为全党的头等任务,“维稳”就在改开的历史舞台登台表演,风云际会了。“维稳”也成为改开的重大实践,其具体体现为五点:

1、“维稳”的位置极为突出。“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成了中共推行改开实践的基本要求,也成了各地推行“维稳”的重要口实,“稳定压倒一切”,也成了改开最响亮的十大口号之一。如此这般,还层层加码,“维稳”,被各级党委、政府、政法等摆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甚至“神化”到神圣不可动摇的崇高位置。可以说,什么都可以给“维稳”让路,“压倒一切”吗?只要是去“维稳”,那是咋干咋有理!

2、“维稳”的指标特别刚性。“维稳”,还是中央考核地方推行改开的首要指标;而且,还被细化成很多硬指标,诸如,上访人数、越级访人数、进京访人数,聚会规模,“法轮功”信徒多寡等等;“维稳”成了衡量各地改开成果的关键,还有一票否决之功。各地党委和政府怎么能不绞尽脑汁的“维稳”,怎能无所不用其极的进行“维稳”,甚至怎能不荒唐可笑的“维稳”。

3、“维稳”的时间跨度太长。“维稳”,一维就是将近30年,执行“维稳”任务时间之长,不仅国内外罕见,在中国历史也绝无仅有。而且,“此情绵绵无绝期”,“维稳”的时日,还遥遥不见尽头。这简直让人匪夷所思,若一个社会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靠“维稳”来维持,若一个对百姓有利的改革,老百姓原本应舍生忘死毁家纾难的支持,如何要来个百年维稳?如何要“稳定压倒一切”?

4、“维稳”投入的力量巨大。为了“维稳”,不仅党、政、军齐抓,工会、共青团、妇联齐上,还从中央到地方成立了中央维稳办、综治办、应急办的三整套“维稳”机构,包括成立了一支百万武警大军,中央政府和各地政府为“维稳”,那是投入了惊天的财力、物力、人力。公知精英们老讲和“国际接轨”,可咋看不见外国有这几套“维稳”的机构,可咋看不见外国有百万武警“维稳”?

5、“维稳”的效果并不理想。“维稳”了将近30年,可从实际效果看,很多地方越“维稳”,反而是越不稳,因很多地方都是借“维稳”之名,行弹压百姓之实,不仅剥夺百姓的正常和正当诉求,甚至干了很多伤天害理,更丧尽天良的事情。其中,光勾结黑社会“维稳”,就出了多少人命?以致“维稳”付出的最大成本,也是动摇国之根本的成本,那就是不断消耗毛泽东的共产党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那就是在加速度的让中共脱离群众。人心,这远远不是金钱能买到的;而失去人心,离失去江山还有多远?越失人心越“维稳”,这不成了极为恶劣的恶性循环?

“维稳”,就这样如影相随的相伴改开进程;“维稳”,就这样成了改开不断加重的一道“特色”。由于提出“维稳”理论的先天性缺失,由于后天指导“维稳”出现的扭曲,又怎能不招来百姓的质疑、愤怒和诟病。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强调:“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直面问题,做好全面深化改革大文章!”而要“敢于直面问题”倒逼“自我革命”,那就应敢于直面百姓对“维稳”的质疑,就要勇于直面“维稳”理论指导的重大缺失,就万万不能以再老百姓为“维稳”对象!

 

王婆卖瓜184

 

对写作本篇博文,有三点体会和博友交流。

一是要敢“说破”。写文章首先要有胆,见解和见识紧紧连着胆魄,不然,如何叫“胆识”?“皇帝的新衣”谁没看到,却为什么谁都不敢说?没有“舍得一身剐”,很多文章根本不能写,不就是没胆写。说破“神主牌”一样的“维稳”,这样的文章发出来,自然不会风平浪静,所以,当然要有肝胆。或者说,作为一个文人,首先要有骨!

二要能“说破”。对“维稳”的质疑声,那是不绝于耳,但全景透视它的来龙去脉,这样的文章至少是极为罕见。而将这样一个重大的问题说清,这绝不是写个随笔那样的简单。它需要占有大量材料,它需要做深入的研究,它需要理清脉络和要点。尤其,要有能力驾驭这样一篇文章,有能力将它“说破”,这决非易事。笔者每写出这样一篇文章,几乎就是从胸腔中吐出的一盆血

三要善“说破”。要“说破”,但绝不能泄私愤。而要善于“说破”,要把握三点。首先,就是站对立场。我深深地热爱我参加的共产党,“说破”是为习近平抓党治国去“直面问题”,更希望中共能尽早结束这不招百姓待见的“维稳”,早日赢回人心。其次,就是依据事实。要客观的陈述,要全面系统的运用事实说话。坚持善于说破,就一定要忠于客观事实,力避片面性;再有,就是讲理。讲理,就是做辩证的分析,要讲清这里面的内在逻辑,才能以理服人。不是讲有理走遍天下吗?共产党不是服从真理吗?

如果说,本篇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探讨“维稳”,那下篇笔者研究的重点,就是《对“维稳”本身的十大质疑》。希望能上达天听,希望我们的党能认真反思“维稳”!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