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反对八国联军瓜分中国是对华友好?别被彭副总统骗了

美国彭副总统10月4日的演讲中也说,美国历史上对中国是非常友好的,建国之后就和中国保持着友好的贸易往来,在晚清中国风雨飘摇之际,美国又力主维护中国主权完整,大量美国传教士在中国也做了许多工作。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解放战争期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的对华政策白皮书里就是这么说的,彭副总只是老调重弹而已。
彭副总和艾奇逊的白皮书里说的所谓美国力主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主要指的就是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之际,美国反对列强瓜分中国,将中国变为直接殖民地,而坚持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的政策。当然,最后列强确实也放弃了瓜分中国的企图,没有把中国直接变为殖民地,而是在勒索了高额赔偿之后,也就是庚子条约之后,就撤兵了,让清朝继续统治中国。
但之所以会出现这个结果,并不是美国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结果,而是当时比较复杂的国际政治斗争形势的影响。实际上,当时八国联军的兵力有限,能够在大沽口登陆,一路打进北京,也和中国当时的国内政治形势有关系,追击出逃的慈禧太后就已经十分费力,要说完全彻底击败中国军队,将中国变成殖民地,他们是没有这个能力的。

比如说,在八国联军入侵期间,近在咫尺的北洋军是当时中国军队中装备最先进的军队,但因为袁世凯参加了东南互保,所以北洋军并没有出动,参加对八国联军的作战。除了北洋军之外,其它的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人,也都参加了东南互保,而没有参加对八国联军的作战,但这些督抚都是当时国内实力最强、政治影响最大而且辖区最为富庶的地区。
参加东南互保的这些清朝督抚们可以坐视八国联军把慈禧太后和光绪帝赶出北京,但他们绝对不会坐视不管。甚至可以反过来想想,如果八国联军真的在攻破北京之后,抓住了光绪帝和慈禧太后,东南互保的清朝督抚们也不能坐视不管,而必须出面乃至参战。东南互保的督抚们可以说慈禧太后主动宣战是乱命,但如果到了光绪和慈禧太后的生命安全都受到威胁了,恐怕他们也坐不住。
也就是说,以八国联军当时已经投入的兵力来说,击败义和团和董福祥没有问题,但要再继续深入追击,他们是完全没有这个能力的。更重要的是,即便当时列强达成一致,要瓜分中国,他们也必须顾及当时欧洲内部一点就着的内部纷争,真正能够投入到中国战场的兵力不可能太多。作为当时已经崛起为东亚强国的日本,更是将中国视为志在必得的禁脔,不会坐视欧洲列强染指。
而从美国自身来说,提出维护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拒绝接受把中国变为直接殖民地的方案,也是因为,如果按照这个方案瓜分中国,以美国当时的实力,也没有能力从中分到多少。因为美国1898年和西班牙爆发美西战争时,美国国内才发现,从南北战争结束以来的三十多年,美国没有经历过战争,军事经验缺乏,常备军规模很小,战争爆发之后才开始紧急增加征召,扩大军队规模。
虽然美国在古巴和菲律宾先后击败了西班牙,取得了美西战争的胜利,但以美国当时的军事实力而言,付出的代价也是不低的。更重要的则是,在菲律宾,美国遇到了菲律宾当地人的顽强而持续的抵抗,美国为镇压菲律宾的抵抗也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从1898年美军登陆菲律宾到最终彻底占领菲律宾,美国先后经历了三年的战争,在菲律宾投入了6.5万人的军队,也是相当吃力的。
也就是说,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时候,美国正在全力消化美西战争的胜利果实,因为从西班牙手中刚夺取的殖民地古巴、圣地亚哥、关岛、波多黎各和菲律宾等地还需要美国接管,而美国在此之前并没有海外殖民地,占领海外殖民地对美国来说,还是个全新的课题,无论是军事镇压当地的民众反抗,还是建立统治,都要摸索经验。而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时候,美国在外交政策上还没有完全摆脱孤立主义的思维,没有准备。
此外,虽然美国自1896年就已经成为当时世界的第一大资本主义经济强国,但美国作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后起之秀,发展模式和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并不完全相同。老牌帝国主义强国如英法,他们的崛起是依赖于在殖民地进行经济掠夺的,而美国当时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强国,所以美国更需要自由贸易,也就是通过形式上平等的自由贸易,就能够从其它国家和地区获取高额利润,并不需要过多的建立直接的殖民地。
美国这种外交政策思路反应在对华政策上,则是当时美国坚持的“门户开放、利益均沾”政策。实际上,这时候美国的外交政策思路调整还没完成,所以对华政策也没有调整。因为美国只需要通过与中国进行贸易,就能够获得高额利润,而英法等列强在已经完成工业革命之后,也正处在高速发展期,同样更愿意与一个“对外投降、对内镇压”的清政府打交道,进行贸易,直接占领中国并建立殖民地的意愿并没有那么强烈。
美国的对华外交政策框架调整真正完成,是在1910年代之后,也就是在日本的崛起已经威胁到了美国在太平洋上的霸权的时候,美国才开始形成了对华政策的完整框架,也就是保持尽可能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保持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不被变成其它国家的殖民地,但同时美国给自己设置的达成这个目标的前提是不直接在中国投入军事力量,不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很显然,这完全是为了应对日本崛起,避免日本完全占领中国,这是美国战略利益的需要,而不是美国发什么善心,更不是所谓美国对华友好的历史证据。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