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郎珍妮与范跑跑

火烧 2008-08-1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对比郎珍妮与范跑跑的爱国行为,探讨个人价值与自由民主的关系,分析精英思维对爱国行为的影响,引发对爱国与个人选择的思考。

当美国人珍妮率领美国女子排球队战胜中国队后,网络上对郎平的热议不断,网络民意分左右两派,观点针锋相对,左派对此持否定立场,右派则无不表示欢欣鼓舞,浏览主流媒体,有如下贴文:《请骂郎平卖国的人住嘴!》、《郎平还是中国的好女儿》、《郎平战胜中国队,是真正爱国的表现》、《不要将郎平硬往爱国与不爱国上扯》等等。很遗憾我没有收看现场直播,听说现场观众对郎平战胜中国队给予了热烈的鼓掌,看来主流思维是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的。

  

我由此想起了5。12地震中的英雄范跑跑。当时一些主流媒体或明或暗地对其热捧炒作,那些标榜新自由主义新思维的人胜赞其为“挑战了旧价值旧道德的勇士”,但是跑跑的言行遭到了大多数网民的猛烈抨击,网络舆论几乎是一边倒,跑跑的行为被视为“自私、无耻”,甚而有人骂其为“人渣”、“败类”。这和今天郎平(珍妮)受到网民和观众的赞许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倘若依照主流思维逻辑审视,跑跑和郎平其实何其相似!跑跑的悲剧不在于他的无耻,而在于他身份的卑微。设想,跑跑若是和珍妮一样是一个堂堂正正的美国人,甚或退而求之,作为一个上流精英集团的一分子,那么他当不至于如此遭殃,或许也会如珍妮一般受到热捧呢。因为跑跑和郎平怎么说一样都是具备了主流思维的人。

  

人是自私的。这是一些鹦鹉多年来向公民灌输的普世价值,一种制度的先进与否,关键要看它能否实现精英的“个人价值”。在跑跑们看来,中国当下是最黑暗的,他们向往“自由、民主”的美国,认为只有到了那个社会才能实现他们的“个人价值”。可悲的是范跑跑没有脱离“黑暗”现实的资本和能力,因此他只能作精神上的叛逆者。而郎平不同,她是“三八红旗手”、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新长征突击手”以及解放军一等军功奖得主,集众多的殊荣于一身,这可是范跑跑那样的小人物不能比的。但尽管身份如此悬殊,却都有着共同的思维,都想有朝一日能实现其“个人价值”,都向往那个“自由、民主”的美国社会。最终,郎平还是带着“复杂的心情”抛弃培养了她并给了她无上荣誉的祖国,毅然决然地投入美国的怀抱,跑到星条旗下宣誓效忠去了。

  

若从实现“个人价值”的角度看,我们实在不应该责备郎平的“卖国”,我们甚而可以这样说,她才是真正爱国的,只不过这个“国”不是中国,而是——美国。她之离开中国,只是为了实现其崇高的“个人价值”,是不应该受到责备的。这样才能体现自由和民主嘛。

  

郎平和跑跑代表了“新思维”,郎平更是精英爱国的一个典范。当然在中国还有另外一种典范:那就是钱学森式的有着强烈民族自尊心的爱国主义。  

相关文章

  • 卢周来:中国女排的价值
  • 黎阳:郎平、刘翔、下岗工人与体育的宗旨
  • 你们有什么资格如此嚣张?
  • 郎平与穆祥雄,你把敬意送给谁?
  • 感谢郎平在奥运会上激活了“汉奸”这个词
  • 对郎平的变态赞扬凸显中国人的信仰危机
  • 当精英开始背叛国家:从郎平说体育无国界
  • “郎平”们有资格寻找“个人价值”吗?
  • 中国女排的兵败美国与郎平风波
  • 水火:向郎平们索赔!
  • 不畏浮云遮望眼:对于郎平事件的思考
  • 是谁借“讨聂行动”颠倒了这个世界的逻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