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几岁的新加坡娃娃“教”中国如何当大国?
桂花按:下文原名为《新加坡的自我定位》,系署名为钟鸣(杭州SOHO)的作者发表于2009年11月8日的中国评论新闻网上。长期以来——其实从上世纪60年代新加坡建国到其真正发达起来,不过区区20余年,可以当年下南洋为主的中国逃难者和渔民后代加上马来人、印尼人等东南亚相关民族组成的新国和新加坡人,由于无法把自己变成白皮肤蓝眼睛的欧美“先进人种”,索性一直把自己当作“先进华人”、“高等华人”而屡屡对当年比自己贫穷的中国指手画脚。30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崛起的今天,好为人师的新人和新国媒体,尤其是以《联合早报》及其一帮华奸写手为代表的新加坡小丑,居然还大言不惭地“教导”中国该怎么去做大国、怎么“形成”大国意识——可笑么?显而易见,但新国小丑们颇为“认真”的“教导”看上去似乎不像是在自欺欺人——问题是,新国做过大国么?或许做过,不过是在梦中。不中不西、媚中媚西、批中批西的刚过不惑之年的这个巴掌大的城市国家,似乎还在沉溺于假洋鬼子假辫子的春梦中,沉溺于意淫强国、手淫健身的春秋大梦中而无法自拔。
虽然是个杂种国家——说得好听点叫做移民国家,美国的霸道自私和美国人的自大无知与新国相比——民进党台巴子管它叫做鼻屎大的国家——都似乎还处在可以被教育改造的范畴。没历史没国格、没种没脸、不知道民族主义民族尊严为何物却以甘当美国奴才为荣的山寨“洋人”——新人越是唾沫横飞,越是遭人唾弃。
以下全文转载钟鸣的上述文章,仅对个别标点符号作了校正。版权属于原作者,特此致谢!
——————
新加坡一直将自己定位为华人社会的榜样。当然,从经济和文明发展程度来看,他们的这个自我定位,确实有其值得赞许的地方。但他们的状况是不是符合华人社会榜样的要件呢?
我们从小的时候,就学雷锋。为什么学雷锋?这不是政府对人民的思想钳制,而是因为雷锋他具有的一种中华文明传统的利他主义、集体主义和对理想及信仰的坚持。
新加坡他是华人社会吗?从人员构成来讲,他确实是,他的国民基本都是黄皮肤黑头发的黄色人种,很多都是中国移民过去的。但是,人种的构成和经济以及文明的发展程度,并不是华人社会榜样的要件。新加坡缺少集体主义精神,也没有对理想和信仰的坚持。一句话简而言之:新加坡只有皮没有魂。
今年十一国庆的时候,联合早报发表多篇评论员文章,说这种整齐划一的行动不能表现个体的活力和自由,并拿台湾高雄的世运做比对。这个就是新加坡人不懂中华文明的证明。中华文明具有5000年历史。这种精神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而新加坡脱离中华文化太久,几代人一直遵从西方意志。新加坡目前的精神内核是什么?他以什么来支撑其作为华人社会的榜样的自我定位?
最近发生了李光耀老师拉美抗中的言论风波。看看新加坡媒体是怎么评论的:说中国人民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政治需要随时定义,我想新加坡媒体对于民族主义的定义也是遵从西方。看,对于一个词语都没有自我定义的国家,怎么成为别人的榜样?从新加坡媒体对中国网民的反应定义来看,显然新加坡还是不懂什么是中华。中国人素有大中国情结,也都有奋力维护国家的精神传统,对于任何外来不友好言论及行为进行自觉的反驳和对国家的维护,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我想,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都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可惜,新加坡作为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却并不具有这样的精神。当然,我能理解新加坡现在这样的尴尬境地:要做华人社会的榜样,却一直被西方意志左右,不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国民精神,没有独立的国格和人格尊严,难免就会被扭曲异化。
新加坡媒体特别是联合早报一直在为中国人民的言论自由而“奔忙呼喊”,但在我们自由的表达自己对事件看法的时候,他们却乐此不疲的给我们扣帽子,一顶两顶三四顶,大有恨不得用帽子压死中国人民的决心。可惜,中华文明传统还有一条:抗压,新加坡又给忘了。
在国内媒体对于这件事的讨论告一段落的时候,联合早报的副总编辑又出来做总结报告了。说环球时报怎么怎么怎么了中国人民被怎么怎么怎么了中国这样下去会怎么怎么怎么了。引用的话是许知远的。许知远何许人?去FT中文网看看该人的文字就知道了。当然了,在联合早报看来,或者是惺惺相惜‘英雄’所见略同吧。都是被西方意志扭曲异化的人,自然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最后,我想对新加坡说一句:榜样不是口号喊出来的,是需要行动和付出,是需要有独立精神做支撑的。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