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论威胁论:美国给中国的迷魂汤和大棒子
东方日报 2009-02-19
奥巴马上台之后,中美关係前景不明,日前希拉妮以「同舟共济」来定性双边关係,似乎有意令中美关係更上一层楼,北京方面对此一阵欢呼。但北京似乎忘记了,希拉妮一边说和中国同舟共济,另一边却说要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这到底是同舟共济,还是同床异梦?
抛出惊人之语的美国政客不止希拉里。早在一月十二日,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就提出了召开美中两国参与的「两强峰会」建议,呼吁两国首脑举行定期会晤,将两国关係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此言一出,立时令人想起当年「美苏联合、主宰世界」的说法,似乎一夜之间中国已经变成能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中国至今还有一些人为此津津乐道。但稍一思考,就会看出这话完全不边际。
美国外交界另一位重量级人物、前国务卿基辛格则撰文表示,美中两国应该建立一种「命运共同体」结构,将两国关係提升到类似二战之后大西洋两岸关係的高度。中美两国关係如果真达此境界,确实是一件可喜可贺之事,但事实当然不是这样。
利益左右软硬兼施
其实,不论是希拉里抛出的「同舟共济」,还是奥巴马口中的「美中关係将成为美国最重要的外交关係」,这些令中国官方听起来十分受用的花言巧语,不过是美国新政府给中国送上的一剂迷魂汤而已。
美国政客给中国灌迷魂汤并非始自今日。一直以来,西方对中国就有两种声音,一是中国威胁论,说中国的崛起将威胁世界和平;二是中国责任论,鼓吹中国需要在国际上负更大责任。在一些政客精心操纵下,这两种论调因应需要而交替出现。
大抵来说,当美国有求于中国,需要中国充当冤大头时,中国责任论便会粉墨登场,各种形式的迷魂汤便会倾盆而下。今次又是这样,美国要救市,手中又无钱,有求于中国,在这种情景下,说几句无关痛痒的恭维话,对于讲究实用主义的美国政客来说,是自然不过的事情。
这两种声音是美国对华政策的「常规反应」。冷战以后,美国对华政策是接触与遏制交织,胡萝卜与大棒并存,遏制需要妖魔化中国,接触需要吹捧中国。在美国,对华政策通常由不同的人发声,表面看来两者对立,但目的一样。
中国至今还没有找到应对办法,当美国举起大棒时,中国便惊慌失措,当美国递上胡萝卜时,中国又飘飘然。没有长远谋划,自然不能理性决策。
而美国正是看准了中国的弱点,找到了北京的罩门,佔尽便宜。对中国来说,要想实现真正的崛起,必须学会同美国打交道,惊慌失措和飘飘然都不是一个成熟大国应有的表现。相关文章
- 社科报: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
- 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
- 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
- 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
- 不是金融危机 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
- 美国次贷重创重临 或达730亿美元窟窿
- 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
- 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
- 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
- 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
- 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
- 巨额美债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