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府欲设“坏银行”救金融机构
美政府欲设“坏银行”救金融机构
2009-2-2 17:04:43
简要内容:“美国银行的业绩受到了美林的拖累,就连之前业绩不错的摩根大通和富国银行也因为银行业的问题而面临股价下跌的压力。” 美国政府最近考虑的收购银行不良资产的想法等于回归到了之前的7000亿美元问题资产剥离计划(TARP)的初衷。
从花旗去年第四季度82.9亿美元的巨亏,到美国政府替美国银行为美林去年第四季度153亿美元亏损埋单,无不表明金融危机的严重程度远远超过预期,对于金融机构巨亏的罪魁祸首——问题资产的处理再度提上奥巴马政府的议事日程,而这一计划正遭到质疑。
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奥巴马政府目前正在着手准备对金融机构进行第二轮救助行动,其目标聚焦到清理导致金融机构陷入泥潭的问题资产。其实,早在奥巴马上任之前,美国财政部、美联储(Fed)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的官员们已经与奥巴马政府进行了协商,讨论政府组建一家“坏银行”来收购问题资产。
“美国银行的业绩受到了美林的拖累,就连之前业绩不错的摩根大通和富国银行也因为银行业的问题而面临股价下跌的压力。” Meridian Equity Partners Inc.驻纽约的交易主管张子诚(Hearst Zhang)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在花旗集团和美林先后宣布82.9亿美元和153亿美元的巨额亏损后,美国银行业问题资产的严重性进一步暴露。而Capital Advisors Group Inc.驻纽约的投资策略与研究主管Lance Pan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看着曾经被称作美国最强几家银行的美银、摩根大通和富国银行问题的出现,我认为,对美国政府来说,成立一家国有‘坏银行’来收购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是需要考虑的。”
美国政府最近考虑的收购银行不良资产的想法等于回归到了之前的7000亿美元问题资产剥离计划(TARP)的初衷。保尔森曾在去年9月要求国会通过该计划,但后来由于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以及资产定价过于缓慢且难以执行,放弃了这个念头,而选择了直接向银行注资。现在看来直接注资虽然在去年9月阻止了金融系统的崩溃,但却无法使银行跳出继续亏损的泥潭,这使政府不得不“旧事重提”。
但“坏银行”计划遭到多方质疑。有分析认为,这样分担银行业损失的做法无异于无限制增加纳税人负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称这个计划无异于把金融机构问题资产的风险强加在美国国债上。他把这个计划形容为“用纳税人的钱换垃圾”。此外,购买问题资产还有其他潜在问题,如对问题资产定价。如果政府给出较低的定价,可能会导致银行资产负债表进一步受损。相反,如果政府定价过高,纳税人又会抱怨自己遭受了损失。
相关文章
- 社科报: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
- 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
- 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
- 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
- 不是金融危机 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
- 美国次贷重创重临 或达730亿美元窟窿
- 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
- 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
- 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
- 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
- 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
- 巨额美债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