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逐茨冈人有损法国“人权之母”的形象
驱逐茨冈人有损法国“人权之母”形象
光明网
暑期的法国一般较为平静,少有新闻热点。然而,连日来,法国高调驱逐来自罗马尼亚的游动茨冈人(茨冈人亦称罗姆人)事件却引来法国、欧洲乃至国际舆论的关注。联合国以及一些民间人权组织对法国政府的举动提出批评,一些分析人士也认为此举发生在“人权之母”的国度,实在不应该,损害了“法国形象”。但法国政府却不为所动,已表示要继续其驱逐政策,本月底前要将700名非法逗留法国的茨冈人分批强制遣返回国。
这些被遣返的茨冈人主要来自罗马尼亚,也有部分来自保加利亚。大概是由于语言因素,这些茨冈人多少能说一些法语,于是法国成为他们移居的首选地。尤其是在2007年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正式加入欧盟之后。富裕的法国对他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于是,带着对生活的憧憬,他们大批涌入法国,期望生活有所改善。据法国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法国各地的游动人口约达40万,其中茨冈人为1.5万。
茨冈人是欧洲最大的少数民族之一,据称总数达500多万。几百年来,他们以游牧为生,居无定所,二战期间,曾遭受纳粹德国的屠杀,被斥为“劣等民族”。时至今日,尽管时代在发展,但这些茨冈人的命运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他们不得不在欧洲各国之间过着游动的移民生活,成为欧洲这个高福利社会的弱势群体,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在巴黎街头路口,常常可以看到茨冈妇女与儿童伸手乞讨,境遇堪忧。法国政府对这些游动于各地的茨冈人也十分头疼,负责欧洲事务的国务秘书皮埃尔·勒鲁什就曾多次表示,法国无法安置这些大批涌来的罗马尼亚游动移民。
其实,法国强制遣返游动移民已有几年时间,法国内政部统计,去年全年法国就向罗马尼亚及保加利亚遣返了44批、共约万余非法逗留移民,今年迄今已遣返了25批。只是,法国以往的遣返一直低调进行,没有引起舆论的太大关注。而此次遣返茨冈人的行动却有些兴师动众,分析人士指出,这其中有着法国政府的特别考虑。
近年来,由于经济与金融危机的影响,法国经济状况不佳,复苏无力。政府刚刚把明年法国的经济增长预期由2.5%降为2%,今年的境况更不乐观。经济的不景气造成法国失业问题难以有效缓解,社会的怨气上升,治安状况也不断恶化,总统萨科齐的民调指数降至最低点。眼下,萨科齐的总统任期过半,2012年的下届总统选举逼近,萨科齐当然不能甘于这种不利的局面。于是,萨科齐上月表示,要下大力气解决法国的治安问题,此次高调遣返茨冈人被认为是其中的一环。
但一般认为,茨冈人的问题并非简单的遣返就能解决。如同两天前被遣返的一位茨冈男士所称,“你今天遣返,我过些日子再来”。它涉及到欧盟27国,尤其是几个主要移民对象国如何有效解决这个数目不小的少数而贫困民族的融入问题。而这个问题也不仅仅涉及法国,德国、意大利、丹麦等欧盟成员国同样面临如何面对茨冈人的流入问题。
按照欧盟的法律规定,各成员国公民都享有在欧盟范围内自由流动、谋生的权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已于2007年成为正式欧盟成员国,因此,茨冈人作为罗马尼亚或保加利亚的公民有权到法国或其他成员国来居住。正因如此,罗马尼亚众议院议长罗伯塔·阿纳斯塔塞日前表示,对违反法律的茨冈人绳之以法无可厚非,但对“茨冈人实施集体惩罚,有违公道,也不符合欧盟价值观”。或许法国等欧盟老成员国当初早看到这种移民前景,因此,在中东欧国家的入盟协议中,规定这些国家的公民可能会在他国寻找工作时遇到“临时性的限制措施”,此项措施在最多7年内有效。法国据此认为本国政府的驱逐行动并没有违反欧盟法规,法国只是在执行欧盟2004年的相关规定。
然而,问题在于,罗马尼亚及保加利亚将于明年3月加入欧盟的申根协定,届时两国公民在欧盟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将不再有任何障碍,法国届时很难再对茨冈人采取目前的强制遣返做法。勒鲁什国务秘书已经表示,如果罗保两国不能有效解决茨冈人在本国的融入问题,法国将考虑推迟申根协定的执行时间。
应该说,茨冈人等的游动人口问题是欧盟扩大后的一个“后遗症”,也是欧盟急于扩大带来的负面结果。经济状况的不同决定了条件较差的欧盟新成员国公民包括茨冈人必然流向较为富裕的地区,因此,根本问题还是要解决经济发展、寻求成员国间的更大平衡,而这就是非短期所能达到的目标了。可以预见,茨冈人的问题还会继续让包括法国在内的欧盟诸国政府头疼。
法国当局继续包机遣返茨冈人人
法国《欧洲时报》
上周五,又有139名茨冈人被法国遣返罗马尼亚。前一天已经有86名茨冈人被遣返。法国移民部长贝松为遣返行动辩护,并表示要推出有关修正案,禁止被驱逐者重返法国。
贝松表示,8月26日在巴黎和里昂还将有160名茨冈人出发回国。他估计,到8月底,“被遣送回原籍国”的总人数应该达到“850人左右”。部长表示已经“提高了行动速度,周四的遣返行动是今年的第25次,紧随其后的是第26和第27次”。
贝松解释说:“可以说,8月份进行的清除(茨冈人非法营地)行动加快了进程。这是有组织的、反复的行动。”
贝松保证,政府将“对居留权法的弊端进行立法”。他说,针对正在准备的移民法草案,“共和国总统和总理将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召开一次或两次会议,推出相关的修正案。”贝松透露,“欧洲法规有针对滥用权利的相应惩罚条款,”比如,“当证明你的旅行目的就是为了侵犯有关短期居留的规定”,那就应当受到制裁。法国即将制订的移民法规将根据欧盟法规作出相应调整。
法国已经因为驱逐茨冈人而受到欧洲委员会、联合国以及罗马尼亚批评。
对此,贝松辩解说:“法国是欧洲国家中最尊重外国人、尤其是非法居留外国人权利的国家,或者更加谦虚地说,是最尊重外国人权利的国家之一。所以我们不接受这类教训或指责。”
法国约有1.5万茨冈人,其中有些人违法占据无人居住的空房。法国当局指责部分茨冈人有走私之类的违法活动,也有人利用儿童乞讨。
德维尔潘先生在本周二出版的《世界报》的论坛上表示,“格勒诺布尔市的演讲和夏天(的行动)构成了反不安全政策的偏差,这足以造成国家的耻辱。”
他谴责“不断增加国家安全的价码”,认为这种做法“仅是在煽动和分裂,目的是保证权力用来为个人利益而服务”。
作为团结共和党(RS)的主席,德维尔潘认为,这个政策“是以我们所有人的名义犯下的错误,道德败坏,是反共和国、反法国的做法。这在今天给我国国旗抹黑。”
他认为,“沉默就是同犯。每个法国人都应该凭良心行动起来,用拒绝来反对这种无法令人接受的偏差”、“反对总统以及围绕着他的阿谀奉承的人带来的难以根绝的后患。”
德维尔潘指法国政坛由“生病的右派”、“飘摇的左派”、“犹豫的中间派”组成,并呼吁大家“抛开背后的选举牌和不同党派的区分”。
这位希拉克任期的前总理表示,“我们都清楚,加大取消法国国籍的政策不能解决具体问题,也没有效率。我们的司法体系已经足够了。”他还说,“我们更加知道即使这项政策投入使用,也一点也不能改变同胞们生活的困难。”
多米尼克·德维尔潘,在今年6月创立了自己的党派—团结共和党,但在7月份再次更新了人民运动联盟(UMP)的党籍。
弗朗索瓦·菲永面对萨科齐在今年夏天很愿意谈论的安全政策出人意料的沉默,这引起了人们对于爱丽舍宫改组的猜测。
自从国家元首在7月30日于格勒诺布尔发布强硬的讲话,政府成员就没有停下对此的评论:支持或批评总统重新征服选民的右倾政策。但是没有总理菲永的评论。
梵蒂冈批评法国遣返茨冈人群的做法
法广网
法国总统萨科齐暑假期间,借法国一些地方发生的攻击警察的治安问题,发表讲话把治安问题和外国移民问题联系起来,又把整治矛头对准主要来自罗马尼亚的茨冈人(Rom),出台了逼迫茨冈人离开的政策。总统和政府的这些说法做法,受到法国天主教会人士的批评。教皇本笃十六世用法语发表的一番讲话,也被认为是梵蒂冈对法国政府政策的质疑。
教皇本笃十六世昨天用法语发表的一段讲话说 :他邀请信徒们像基督一样,知道应当接受和包容人类的多样性,和不同语言民族的人同处一个世界。家长应当教育孩子懂得博爱。由于本笃十六世的这段话只是用法语说的,没有再以其它语言重复,所以被认为是间接批评法国总统的驱赶在法国安营扎寨的茨冈人的政策。
在萨科齐总统的高调推动下,法国政府确立了在3个月内,拆除300个茨冈人非法营地,逼迫750茨冈人离开法国的目标。到目前为止,已经有88个茨冈人营地被拆除,850个茨冈人在自愿基础上离开法国,他们乘坐免费飞机,每个成人得到300欧元的资助。
法国天主教会指出:说是“自愿”,但实际上法国警察往往在夜间拆除茨冈人在城市郊区搭建的肮脏营地,茨冈人的孩子还在睡觉。不想被遣返的茨冈人被迫逃跑,躲藏。法国天主教会在一些城市的主教公开批评这是不人道的做法,希望与法国政府和总统对话。
茨冈人在法国的问题不是从现在才有,也不局限于法国一个国家,而是一个欧洲性的问题。据不完全数字,在法国的茨冈人大约有8500人,主要来自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等东欧国家。他们并不是当地人,而是很早就从印度来的流动民族,由于不被接受,在罗马尼亚也受到歧视;他们来到法国等西欧国家,经常在城市郊区搭建住宿营地,靠打黑工,乞讨,捡垃圾,甚至偷盗为生。
除了茨冈人以外,在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还存在含义更加广泛的在各地流动经商的特殊社会群体(les gens du voyage),这些人中虽然很多已经是法国人,但目前也受到威胁,安营扎寨越发困难。
茨冈人(罗姆人)简介
维基百科
罗姆人以其神秘的形象著称,历史上多从事占卜、歌舞等职业。但罗姆人在历史上也遭受了歧视和迫害,至今有许多人对罗姆人仍保有极其反面的印象,认为罗姆人是乞丐、小偷或者人贩子。
历史
罗姆人长途迁徙的原因至今仍是历史界之谜。有学者称,罗姆人的祖先是低种姓的印度教徒,应征入雇佣兵军队后,升为刹帝利(即战士)种姓,同时被派往西面以抵制伊斯兰教国家的扩张。另有学者称,穆斯林征服印度北部后,其俘虏沦为奴隶并发展出自身独特的文化,成为罗姆人的前身。但罗姆人到达中东后,为何不折返印度,反而继续前进,进入欧洲,则是一个不解之谜。
罗姆人后来也大量迁入美洲。
“吉普赛”一词源于欧洲人对罗姆人起源的误解,当时欧洲人认为罗姆人来自埃及,于是称之为“埃及人”,而“吉普赛”(Gypsy)是“埃及”(Egypt)的音变。
人口
罗姆人在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和美国的人口超过五十万。斯洛伐克的罗姆人占总人口的约5%-6%,其比例在世界各国当中排名第一。
现状
在今天,有一部分罗姆人试图保持其传统生活方式,居无定所。但在东欧许多地区,罗姆人定居在生活条件极差的棚户区内,和其他民族居民仍然时有冲突。但在其他地区,罗姆人则靠其传统文化(如罗马尼亚罗姆人的传统铜匠工艺)成功致富。
在东欧共产主义时期,东欧各国由于实行计划经济,罗姆人在就业方面障碍较少,但后来东欧转为市场经济以后,罗姆人失业问题愈显严重。现在在一部分国家有大量的罗姆人靠社会福利为生,但这造成了针对罗姆人的歧视的加深,同时也创造了社会隐患,如斯洛伐克在进行社会福利改革时曾有罗姆人聚居点发生骚乱。
2004年6月,匈牙利选出了欧洲议会的第一名罗姆议员,Lívia Járóka女士。同时东欧七国于2005年发起“Decade of Roma Inclusion”(容纳罗姆人年代),旨在改善罗姆人的生活。
文化
罗姆音乐着重使用高音符以及音符之间大跨度的滑动,歌唱以其情感丰富而著称,罗姆人也是西班牙盛行的弗拉明戈舞的主要源头之一。
描写罗姆人的文学、艺术作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