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台独动向:蔡英文连续推动“文化台独”举措

火烧 2016-09-01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蔡英文持续推动文化台独,通过教育改革、历史重塑等方式强化台湾本土意识,削弱中华文化影响,引发广泛关注与担忧。

\

  “文化台独”始于李登辉执政后期,在陈水扁任内大幅推进,蔡英文当政后又作为推动“台独”活动的重要策略全面推动与落实。所谓的“文化台独”就是从历史、文化、教育、意识形态、象征、符号、标识等多方面,推动“去中国化”、“去中华化”及塑造“台湾国”历史、文化、教育、观念意识等一套“台独”政策举措,危害重大、影响深远,必须坚决反对。

  蔡英文“执政”二个多月,几乎一事无成,几无任何政绩可言,但在推动“去中国化”与“文化台独”方面却不断向前推进,这是危险的“台独”举动,如果持续在错误的道路上走下去,会带来严重的、更多的后患。

  蔡英文推动“去中国化”或“文化台独”的举动一个接一个,而且有着重要的策略布局。一方面,蔡让具有强烈“文化台独”思想意识的“台独”人士主管文化、教育部门。新任“文化部长”郑丽君是蔡英文的亲信,是“反课纲微调”大将,是“文化台独”旗手之一。新任“教育部长”潘文忠,长期在教育部门任职,曾任台“国家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台独”立场明显,是阻挠马英九“课纲微调”的主力之一,被认为是绿营在马当局教育界的“卧底”。蔡英文选择具“文化台独”倾向强烈的“绿营”人士主管教育、文化部门,是有意全面推动“文化台独”、持续削弱台湾中华文化的重要人事布局。

  恢复推行“台独史观”与“殖民史观”课纲,从教育上持续宣扬“文化台独”理念。民进党正式执政第二天,新任“教育部长”潘文忠就以“研修人员代表性不足”与“程序不正义”为由,宣布暂停马英九任内推动的“课纲微调”(即“2014课纲”),要延续“去中国化”的“台独”课纲,预示着“同心圆史观”与“台独史观”将成为台湾教育的核心理念,进一步削弱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以此达到让台湾年轻一代与后世代不会再有“中国史观”与“中国意识”之目的。日前台教育部门又任命充满政治偏见、“深独”的扁朝时代前“教育部”主秘庄国荣主持“课纲”研修事务,预见结果会更加荒谬与“更独”。另外,蔡英文当局持续宣扬“殖民史观”,不断颂扬日本殖民统治对台湾建设的贡献,将日本殖民统治的历史残留作为“文物”保护,预示着未来台湾社会普遍性颂扬日本殖民统治的现象将会更加泛滥。

  蔡英文延续李扁做法,有计划消除台湾社会的中国或中华文化象征、符号与标识,大搞 “去中华化”(不再讲中华文明与中华文化,未来不再遥祭黄帝陵,而是强调台湾文化,宣扬台湾是优秀的多元文化,是与中华文化不同的海洋文化,继续在制度上建构和培养台湾特色文化)、“去(孙)中山化”(蔡英文以“去封建”之名为由决定取消过往台湾领导人遥祭中山陵的仪式,不再纪念“中华民国”创立者孙中山;绿营“立委”以“转型正义”之名提议废除孙中山遗像,不再向孙中山行礼)、“去蒋化”(绿营将蒋介石视为“228事件”的罪魁祸首,视为威权专制欺压台湾人的罪人,持续拆除蒋介石与蒋经国铜像,将“中正纪念堂”改为“立法院”大楼,以方便民众来抗议。)同时,企图以“台侨”取代“华侨”,切割台湾与中国海外侨胞的历史渊源与关系,切割台湾人与大陆的关系。另外,持续宣扬台湾本土意识与“台独意识”,切割“中国意识”,从意识形态认同上建构“台湾国家意识”。

  另一方面,蔡英文为“台独”人士树碑立砖,塑造“台湾民族英雄”。民进党一直将为“台独自焚”的郑南榕视为“台独”牺牲者,多年来一直进行纪念活动。2014年4月“太阳花学运”期间,台南市率先宣布将市政府前两条街更名为“南榕大道”。日前蔡英文提议将郑南榕自焚日4月7日定为“法定纪念日”即“言论自由日”,并交由“立法院”实施。未来不排除将郑南榕入祀忠烈祠,以树立“台独”的正当性。

  蔡英文还有意弱化与淡化两岸文化交流。在颇受关注的就职典礼中,蔡英文没有任何两岸文化交流的主张与论述,新任“文化部”负责人郑丽君在首次“立法院”接受质询时也只字未提两岸文化交流与政策,预示着未来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将受到很大影响,原本两岸文化界推动签署两岸文化协议将难以实现。更值得关注的是,蔡英文在“新南向政策”旗帜下努力扩大与东南亚地区的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以平衡或削弱两岸文化交流。

  蔡英文当局在“台独”分裂思想下推动“去中国化”与“文化台独”活动,会带来严重的社会政治后果,不仅会割裂两岸历史文化,伤害两岸人民情感,进一步恶化两岸关系,而且也会让所谓的“台湾文化”空洞化,“独害”或“毒害”台湾下一代,让台湾陷于更大的文化价值混乱与“台独”泥滩之中。海峡两岸同胞要充分认识蔡英文当局推动“文化台独”的危害性与严重性,共同反对与抵制,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建立两岸命运共同体。(本文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

  延伸阅读:

  台独躁动 “维持现状”论述是赤裸裸的欺骗

  来源:《中国评论》月刊7月号  

\

  基础不牢,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导致崩塌。

  中评社香港8月7日电/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7月号发表社论《台独躁动 “维持现状”论述崩裂》,文章强调:从“岛内、两岸和国际三个层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蔡英文当局‘维持现状”的论述已被彻底打破,‘维持现状’,已经成为一个政治笑话了。事实上,现状是客观事物动态平衡的表现。随着时间、条件和主体认知的不同,现状也’随之发生改变。所以,由于现状的流动性和不断变化的特点,‘维持现状’的论述从理论上讲是难以成立的。既然难以成立,为何蔡英文会选择它作为自己选举和执政的主轴?显然,这种策略的选择从一开始就包含了欺骗的考虑在内。深知台湾普通民众淳朴善良的天性易于相信眼见为实的现状,民进党就抓住这种人性的弱点而加以利用和欺骗。”文章内容如下:

  520民进党上台,尽管蔡英文说要“维持现状”,但台独势力却早已迫不及待,他们要品尝胜利果实了。如果说,去蒋化,去孙化只是他们享用政治大餐的前菜,那么,废除“课纲微调”;实行所谓“转型正义”,通过所谓“不当党产处理条例”,追杀国民党;提出“两岸协议监督条例”;推出“公投法”,进而实行“修宪”,最终完成“台独”,这些才是这道大餐的主菜。

  犹记得2008年马英九赢得大选后,陈水扁政权在最后几个月里一口气任命了几十上百个重要职位,囊括了各种公营企事业和财团法人机构。马当局在“全民总统”,“蓝绿大和解”的考量下,对此只能默认。一批绿色政治人物得以在新朝延续其政治生命,为后来的翻盘累积政治资源和资本。和温文尔雅的国民党人完全不同,出于对权力的饥渴,民进党人显露出他们毫不客气的吃相:重要职位不容分说,立即解职并要求数日内就要返回;有的高官甚至是从自己的秘书那里得到去职的命令;更有通过造谣诬陷,逼迫任期未满的董座辞职。

  “一朝权到手,便把令来行”。绿色学者接掌“教育部”的第一天,就下令废止课纲微调,而台湾“行政院”则在5月31日正式发布公告,宣告废止2014年高中国文与社会领域微调课纲(103微调课纲);民进党政府并在第一时间撤告违法的“太阳花学运”分子。在民进党和台独势力占主导优势的“立法院”,这些新科“立委”们唯恐不为人知,不断推出台独议题:先是以“转型正义”为名,提出各种法案来追杀国民党;其次是插手两岸关系,提出“两岸协议监督条例”,以立法主导行政,实质上扼杀了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可能。而推动“公投法”进入立法程序后,则开启了未来台独势力透过修宪及“公投”等方式,实现实质台独的大门。就在6月上旬,深绿的时代力量“立法院党团”提出包括下修投票年龄至18岁、废省以及废除“一国两区”等3项修宪案。台湾当局发言人黄重谚回应称,“尊重各党团委员的提案”。政治层面上的台独嚣张投射到社会层面上,就是出现种种台独异象,如南部一位妇人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其拍摄的辱骂大陆籍老兵录像,称其为“中国难民”,要其“滚回中国大陆去”,并以此洋洋得意。台独躁动,可谓猖獗一时。

  毫无疑问,台独势力的上述行为已经严重破坏了两岸关系和台湾岛内的现状。人们不难看出,民进党蔡英文当局以“维持现状”作为其选举的主要论述,完全是骗取中产阶级理性选民选票的幌子。可笑的是,直到胜选后,蔡英文接受媒体专访还口口声声以“维持现状”做为执政的主纲。但上台不到一个月,便原形毕露。可以说,“维持现状”目前在岛内,是打破现状,是对国民党执政的总体反攻倒算,从实务层面到法律层面,都进行了彻底的清剿。其目的,就是要为台独势力的长期执政和固化其台独意识形态营造环境,根本改变台湾社会的现状。什么“维持现状”,早已崩裂的不见踪影了。

  更大的改变是在两岸关系方面。“维持现状”论述的提出,其初衷主要是针对两岸关系来的。尽管民进党蔡英文当局一再声称将致力维持现状,建立具一致性、可持续、可预测的两岸关系,“这是我对大家的承诺,我会说到做到”。但由于其顽固坚持台独理念和立场,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及其核心内涵,不就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究竟为何、是“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还是“一边一国”这个原则问题表明立场和态度,从根基上破坏了两岸关系的现状,毁坏了两岸关系赖以生存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可以说,这是对两岸关系最大的破坏。其后果,就是两岸自520后,原有官方层面的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全面冻结;两岸受权机构海协会和海基会的协商和联系机制全面停摆。反映在具体经济社会实务上,就是两岸高层交流往来停止,陆客游台大幅萎缩,官方和民间层面的采购缩小或终止,两岸航班不断减少等等。可以说,“维持现状”在两岸层面也已彻底崩毁。两岸关系进入风雨飘摇、动荡对抗的时期;随着岛内台独躁动和民进党蔡英文当局的“去中国化”和“独台”政策的继续推进、落实,两岸之间的更大风暴正在酝酿、发酵中。对于台独躁动和“独台”行为,大陆方面定然不会坐视不理,未来两岸关系会否出现地动山摇的震撼场景,端视台湾当局的后续行为了。

  在国际层面,蔡英文当局更是丢弃“维持现状”。在亲美媚日思路的指引下,民进党政府提出放松“美猪条款”,开放含有瘦肉精的美猪进口;对日更是媚态十足,撤销冲之鸟礁海域的护渔行动,对冲之鸟是礁是岛这样重大原则问题态度暧昧,“不采取法律上的特定立场”,和国民党马政府的立场完全倒转。更严重的是,民进党蔡英文当局的安全政策以试图加入美日安保同盟体系,成为美国亚太战略的棋子为考量,将台湾陷入险境。如台湾著名学者张亚中所言,民进党蔡英文在政治判断上做出美日优先于大陆的政策,既违背经济市场原理,也是走不通的路,甚至会将台湾推向火线。

  从以上的岛内、两岸和国际三个层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蔡英文当局“维持现状”的论述已被彻底打破,“维持现状”,已经成为一个政治笑话了。事实上,现状是客观事物动态平衡的表现。随着时间、条件和主体认知的不同,现状也随之发生改变。所以,由于现状的流动性和不断变化的特点,“维持现状”的论述从理论上讲是难以成立的。既然难以成立,为何蔡英文会选择它作为自己选举和执政的主轴?显然,这种策略的选择从一开始就包含了欺骗的考虑在内。深知台湾普通民众淳朴善良的天性易于相信眼见为实的现状,民进党就抓住这种人性的弱点而加以利用和欺骗。

  但假的终究是假的,欺骗能维持一时,却不能长久持续,时间和实践终究会将假象揭穿。届时,也许民进党和蔡英文利用这个时间差已经达到了阶段性目标,他们又会换一个新的说法来继续欺骗。台湾民众会否继续被骗,端视他们的历史眼界和政治智慧。毕竟,民众作为个体,反复被骗是可能的;但作为一个复合的整体,从历史长视角看,往往充满了大智慧;“愚人者,必自愚”!这也是历史唯物主义和现实利益主义的最大区别所在。

相关文章

  • 汪晖:当代中国历史巨变中的台湾问题
  • 对“台独”应挥起统一大棒!
  • 蔡英文会放弃台独吗?
  • 丁戴维《回忆录》传递美国对台政策新指令
  • 「我对台湾问题的忧患」读后感
  • 李旭之:我对台湾问题的忧患
  • 李登辉:中国10年后会放弃共产主义 是台独最佳时机
  • 台湾对抗战淡漠:许多人颂扬日本殖民不认同中国
  • 邱士杰:台湾社会主义运动与民族再统一
  • 台湾前立委邱毅:柯文哲难掩皇民汉奸心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