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东北最大煤企深陷困境将裁员10万

火烧 2015-09-25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龙煤集团作为东北最大煤企,面临严重生存危机,计划3个月内分流10万人。受资源枯竭、市场低迷、资金链断裂等因素影响,企业亏损加剧,正加速推进裁员和创业政策以应对困境。

  【摘要】黑龙江省属最大国有企业、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龙煤集团,拥有24万在职职工、18万离退休职工,如今正面临严峻的生存困境,将3个月分流10万人。

5.1.jpg

  据中国煤炭网消息,9月21日晚,东北地区最大的煤炭企业——龙煤集团召开机关全体员工大会,宣布成立公司总部人力资源创业培训中心,从即日开始,总部高管与机关全体人员整体进入创业中心,执行集团安置分流人员和鼓励职工创业闯市场相关政策,要求全面完成3个月分流10万人目标。

  龙煤控股集团是黑龙江省属最大国有企业,东北(蒙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煤炭企业,全国特大型煤炭企业,中国500强企业,2011年在全国煤炭百强企业排行中位列第17位。2011年尚净赚8亿元的龙煤集团,2014年亏损接近60亿元。按官方“2015年前8个月同比减亏11个亿”的口径看,龙煤集团今年三季度亏损仍在30亿左右。拥有24万在职职工、18万离退休职工的龙煤集团,正面临严峻的生存困境。

  发改委振兴司副司长周建平曾以龙煤集团举例东北亟须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该集团有近25万人,每年产煤5000多万吨,人均约250吨;而目前全国煤炭行业平均水平是人均产煤500至600吨。

  早在2003年前后,开采近百年的“四大煤城“已出现资源枯竭。2004年,龙煤集团以拯救者身份出现,组了鹤岗、鸡西、双鸭山和七台河“四大煤城”的绝大部分优质煤矿,试图打造成产能上亿吨的煤炭集团并力推上市。2012年中国整个煤炭市场由巅峰开始走下坡路,“煤炭黄金十年”终结,有着煤炭资源枯竭、人员包袱重等诸多内外因素影响,龙煤集团形势急转直下。

  随着亏损来袭,各种问题集中爆发,龙煤资金链也自去年初开始濒临断裂,应收账款多达十几亿的规模,同时由于企业资信等级下降,国有四大银行已经停止向龙煤集团增加贷款。而且龙煤集团的资产负债率持续高企,截至目前,其资产负债率超过了80%,大幅超过国内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平均负债水平。 如今,煤卖不出去,企业亏损越来越大、资金链濒临断裂、矿井枯竭等诸多难题集中爆发。

  19日上午,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昊主持召开专题会议,指出,在煤炭全行业产能过剩、价格持续走低、市场环境没有改善的大背景下,今年黑龙江省内电厂的电煤合同量超过1200万吨,达到2009年以来的最大合同量,龙煤集团今年前8个月同比减亏11亿多元。但各项工作措施与龙煤集团面临的挑战和脱困任务相比,工作力度还有明显差距。

  会议决定,成立由企业、有关部门、四煤城政府组成的有关龙煤集团改革脱困工作小组。一是成立由黑龙江省人社厅牵头、省国资委、四煤城政府参与的人力资源配置工作小组,研究制定政策、支持力度和组织化推动措施。

  二是成立由黑龙江省财政厅牵头、省国资委、审计厅参与的资产盘活工作小组,把龙煤集团所有与主业无关的非生产经营性资产梳理出来,通过拍卖盘活,迅速补充现金流。

  三是成立由省工信委牵头的市场销售工作小组,抓住当前冬季供暖用煤时机,扩大煤炭在黑龙江省内和省外销量和市场份额。

  四是成立由省政法委牵头、公检法参与的各类应收账款清理小组,梳理清欠重点难点,继续依法加大清欠力度,坚决维护国有企业和职工利益。

  五是成立由省监察厅、国资委牵头的正风肃纪工作小组,教育广大干部,强化内部管理,查处内部腐败,减少企业损失。

  六是成立由省国资委牵头、省安监局、财政厅、发改委参与的政策争取工作小组,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

  七是成立由省政府副秘书长牵头、省林业厅、森工总局及有关地市参与的新产业发展工作小组,借助龙煤集团拥有的资源推动其尽快向第一产业、第三产业转移突破,开辟新的经营领域,从根本上解决人力资源配置问题,提高主业人员效率。

  会议要求各工作小组与企业共同开展工作,不替代企业发挥主体作用,从外部条件、政策资金措施上加大支持力度。四煤城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龙煤集团脱困工作,尽最大努力吸收龙煤集团员工在新产业领域发展,进一步制定人员安置目标,在明年6月底前到位。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