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国家安全----每个中国人的责任

火烧 2005-09-02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文章讲述军事爱好者因偷拍军用飞机并传播被判刑案例,分析网络人格心理及泄密行为的法律后果,强调国家安全责任与保密意识的重要性。

军事迷偷拍军用飞机网上传播被判刑

一军事爱好者偷拍训练中的军用飞机,并在网上传播,近日被重庆市九龙坡区法院一审以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
  
  “老Z”是张舰川的网名。据他的辩护律师介绍,“老Z”是一名地道的军事爱好者,他就是栽在自己的这个爱好上。
  
  根据法院认定,老Z通过“鼎盛王朝”军事网站,认识了两个有同样爱好的网友,经常相互在网络平台上交流。2003年2月至10月期间,老Z先后8次带着摄影器械,前往重庆市的一家军用机场旁,对正在进行训练的军用飞机和军用机场设施进行偷拍,共拍了486张照片。2003年6月,老Z选了比较满意的18张照片,拷贝给宜宾的一个网友;他还将自己偷拍的照片刻录光盘,并在去年1月,将一张刻有375张军用飞机照片的光盘提供给另一名网友。
  
  因为偷拍军用飞机并在网上和网友间交流传播,老Z在去年8月11日被侦查人员抓获,照相机、光盘、电脑被收缴。后经鉴定,老Z拍摄的军用飞机照片属于军事机密和国家秘密。法院认为,老Z以偷拍方式非法获取国家秘密,其行为已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法规链接:
  
  刑法规定,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是指以窃取、刺探、收买方法,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行为。犯此罪将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编者:由于上网泄露军事机密而被判刑的事不是第一回听说了,也许会有人说“这个人真背时”,也许还会有人说“这个人真胆大”,其实也许您不觉察,您在发出这样的评价时,思想已经不知不觉滑到了危险的边缘。这位被判刑的老兄开始也一定不会想到自己的举动已经触犯了法律,抱着好奇,好玩以及炫耀的心态换来的是沉痛的代价。保密意识不强,法律观念淡薄,人人都会说这样评论,孰知,身边小事不可大意。这也是每个人,每个行业应该持有的职业素养。


分析泄密者网络人格及心理因素

从人格的定义中所知:它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形成的,而当这个形成之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后,它的稳定性和系统性也必然会随之变化。网络构筑了虚拟的“第二现实世界”,使人的社会化在网络生存中产生了全新的方式,传统意义上“与客观现实世界的互动”变为“与虚拟社会情景的对话”,一切可感知的世界在网络上都可以模塑,营造在网络中的一切都是虚拟的,不确定的,长期生活在这种虚拟的环境,再感受着网络文化的影响,必然使现实社会中形成的人格特质,发生着变化,按照网络亚文化圈的行为模式去组织生活方式,规范行为,最终导致心理层面的模式化,形成网络化人格,它的特点在个性倾向性的表现上,根据个体不同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进行特定的人机对话,其心理特征表现于行为时,仍具有相当的综合性与持久性。
分析“老Z”前后8次带着摄影器材前往偷拍的动机看,不难推断网友的怂恿和炫耀心理得到满足驱使其几次三番触雷。
网络人格变异有一种强迫型人格,主要表现如:不仅将自身的思维模式强加给别人,而且强迫自己进入网络社会,只有在网上才能兴奋起来,视网络生活为自己的整个生活。
据调查,好奇心和表现欲是促成网络犯罪最重要的因素。

网络泄密大多属无意识行为

泄密不外乎有两种人:一种是无意识;一种有意的,属于特务性质的。我们有不少人根据自己某种有利的因素得到我军的一些消息,一方面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奈,一方面想满足广大军事迷的需要就在网上发布了,他们每并不知道这是不是属于泄密,是属于第一种类型是我们可以原谅的。第二种有意识的人,只有让搞国家安全的同志们去费心了。
爱好者们交流军事知识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善意和无意的,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泄密与否如何界定?不可能每个网站的每一份材料每一张照片都找到军事专家衡量,而且不同军种的武器需要不同的人来判定,这是不现实的。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少发“敏感”东西,在建在研型号,未成军刚成军型号,具有“决定性力量”的型号,尽可能少发。我无法强求各位渴求的军迷按耐自己的欲望,各位自重。

诚然,我国的保密工作在我个人看来,确实做的不够理想。其它方面不敢妄言,有一点是很明显的,在互联网的我国军备信息,超出了普通网友的应该需求。美日在互联网的发贴枪手随着伊拉克战争的爆发,被越来越多的人认清。在军事话题上,往往有人“抛砖引玉”,提出一个很诚恳的需求询问,就有N个把自己当专家的军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或者提出具体的武器装备的攻防设想,还有就是具体型号的性能故意类比,又会有很多人把自己搜刮的翔实资料和盘托出。有些军迷真的太“热心”了。

网络泄密无处不在

之所以有人认为有些东西不会泄密,我觉得有必要跟各位朋友解释一下“情报分析学”。几十年前大庆油田开发,油田建设阶段,倭国情报人员对于中国的这样一个油田当然没有放过。他们拍摄到的仅仅只是大庆的几根输油管道,从照片上看到的几根铁管子,长短粗细方位不明,根本没有意义,可是却由此近乎精准的分析出了大庆的石油年产量。情报分析学就是在最少的可用信息里,分析推论出最多的情报,举这个小例子只是想告诉各位,再次提醒各位,情报往往获取在偶然之中,而泄密往往在无意之间。



既然各位网友觉得没有密可泄,我想举几个例子:
1。在中国能够登上某型潜艇的首艇并且入舱的人,我想不会有太多吧,可是我在各个舱室看到的,就是只要有可能的地方,就用帆布遮起来,为什么?第一,维护,第二,即使对上艇试验人员,也要最大程度保密。各参试单位人员上艇想拍外观图几乎是不可能的,有些潜艇照片就是军方和船厂存档的,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目的!!重要军事装备的照片,本来就不应该交流!如果就如有些网友所说的,“没有数据只有图片不算泄密”,我不知道为什么在建造阶段会不断的扣下可疑人员询问和没收相机?

2。就如贴子“170中国“神盾”舰”中各个图片所示,在外行人眼里看到的是,仅仅是船体组装阶段的粗略外观,但在情报分析人员的手中,这几张照片的价值在于:
1)分析船体结构、长度,空船吨位、最大吨位。吨位和航程、作战范围不是没有关系吧?
2)既然相控雷达都被网友分析出来,情报人员为什么就分析不出和相控雷达配合的其它可能配备,舰炮、导弹的战位和型号?
3)从起重机及其它建造装备,很容易分析这个厂家乃至大体分析国家的军工生产实力。比如,可不可能在一个小起重机的条件下建造大型舰艇?大型吊装设备会不会只用于普通小吨位民船?那么这个国家的军用钢材生产能力大概又是多少?
……

3。我国某型潜艇在建造之初,潜艇下水的滑道刚刚建好,照片就出现在西方媒体,北京有关单位来了N个人调查。各位是不是觉得滑道也保密,未免小题大做了?解释是这样的:滑道的照片,容易暴露潜艇可能长度、宽度,进一步分析最大排水量,鱼雷个数和携弹数量可以估计的八九不离十,航行节数猜个头绪出来也不是很困难的事。而可能得到这些的,就是一张滑道照片而已。

4。中国海军的东西别说装备成军,形成战力,早在系、航试验,甚至在坞里的时候各国的情报机构就开始盯上了。就上面这个滑道的例子,分析照片,不是卫星更不是飞机航拍,拍摄者就离船坞不远。如果“贴图不泄密”?那很多看似多余的防止拍照早该放开了。

5。某型装备(思考再三,还是省去了这个很多人都知道的型号)的资料泄密,不是在边境线,也不是在电影中“特工形象”的情报人员的密码箱,更不是在机关重重的资料档案库,就是在人人可以链接访问的互联网,由此引发轩然大波,罪人已经查出而且赔上性命付出了该付的代价。我个人分析,此人存心泄密可能性不大,多半也有军事知识交流的渴求,美国人踏破铁鞋的东西,轻易纳入囊中,当初考虑到这样的后果么?容易给国家带来危害的人就不配做军工!

6。现在的奔4芯片一两千人民币,在军费投入里根本就不算什么,买现成拿来主义不好么?为什么国家要投入这么多人力物力财力发展自己的.作系统和CPU?确实是有IT产业经济利益大的原因,可我想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信息安全。为什么很多重要部门现在放弃强大的Word宁可用WPS?这些有关信息安全的问题很多专家见仁见智,但结论只有一个:中国必须有自己的OS和CPU,这是信息安全的迫在眉睫的问题!

7。手机泄密,美国情报部门通过卫星和计算机监控分析的中国“重要用户”的手机,据说已经超过百万台。这样做目的和结果是什么?不明自喻。英国已经明令禁止带摄像头的手机了,我们还在拿这个当时尚卖点。

8。通过普通电源线做监控的方法,也许有人不相信,但确实很早以前就实现了。有关部门做保密检查的时候,做了一个让我们目瞪口呆的试验,他们在隔着办公室300多米街上行驶的小汽车上,竟然无线监测到了我们计算机屏幕上的内容!所以就有了这样的警告,“看不到??那是你以为!!”

9。不要认为间谍都很神秘而且离自己很远,在有些军工单位附近的餐厅,经常会有大批军工企业的人就餐,已经被发现,有些间谍的窃密方式就是最简单的“旁听”。有些重要项目的试验进度和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在饭桌上很容易被听到谈论。也许会认为听不全的材料没意义,其实聚沙成塔,大量零碎的材料长期积累,得到的信息量就完全不一样了。

还有一些例子,就不允许提供出来了。我们登上大大小小的舰艇到处做试验,可是经常发现还在试验中的型号,已经被网上传阅了,而且有些资料竟然非常翔实而且很接近实际情况,我们在试验现场都是证件出进辛苦试验,可是该保密的东西竟然在网上如此容易得到,这就让人失望担忧了。上次竟然看到有人贴出J10的军力分配,怕老美不知道么?我看J10的资料到处都是,询问我在某军区的同学,被告知J10绝对是敏感话题。国家和有关部门应该加强保密工作,但另一方面,既然源头目前是很难找到的,所以大家能不能不传播这样的东西呢?爱国者们?

历史上军事泄密面面观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美国商人途经波兰华沙时应邀赴宴,同桌有一位德军高级参谋傲慢地说:美国支持英国和法国也挽救不了他们失败的命运,我们将在凡尔登发动一次决定性的进攻。美国商人迅速将此消息报告了驻英大使馆,美又向法通报,从而使德军在凡尔登战役中遭到惨败。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纽约时报》在柏林设立了世界新闻图片机构。葛兹先生数年来每天都光临选购,此人为德国情报机关服务。一天,他从一张新照片上认出了英国皇家海军的“林法”号军舰,仔细研究其炮径、炮塔、舰形,并将所获情况报告给上级,德国军方因此获得了相当重要的军事情报。

二战中,一个叫雅各布的英国人编写了一本小册子,详尽地公布了德军的编制结构、160多名部队指挥官的简历,甚至对德军新成立的装甲师的步兵小分队也作了介绍。希特勒为此勃然大怒,下令追查。原来雅各布是个有心人,他长期搜集德国报纸上发表的涉及军事情况的报道,积累了大量资料和卡片,经过研究,整理出了大量的军事秘密。

中国媒体应加强保密意识

 有这样一组镜头:北京某军事机关门前,一位肩扛摄像机的某地方电视台记者将镜头对准了军事机关的大门并开始拍摄。站岗的哨兵发现后连忙上前制止,经过一番严肃认真的劝说,电视台记者终于悻悻而去,临走留下几句不以为然的"酸话":"有没什么了不起的,过于大惊小怪了吧!"
  像这种地方新闻记者在军事禁区随意拍摄的并非个别现象。无独有偶,不久前,在某地方台播出的新闻专题节目中,笔者惊诧的发现,不仅被列为"严禁拍摄设施"的"xxx大桥"赫然在目,就连更为重要的某战略公路沿线担负警卫任务的武警官兵所护卫的桥涵的位置,地形地貌,人员情况也都在播音员声情并茂的诉说中,在一个个清晰的镜头里一五一十的传到了每台电视机的屏幕上。事后,引得该省军区干休所的一位老同志皱着眉头说:"这片子本意是介绍我们军人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艰苦奋斗的事迹,是为了歌颂新时期最可爱的人,弘扬主旋律的。但看完电视,我却禁不住流泪了,不仅仅是为了我们战士的无私奉献,更是因为地方电视台对于保密基本常识的无知。像这样详尽的介绍,如果在以前都可以算'投敌资敌',一旦战争发生,这些信息足以把我们的战士推进弹药坑里!现在虽说是和平时期,但也不能如此缺乏保密意识呀!"
              

盲视并非偶然

  新闻报道作为大众媒体,其受众面广大,因此一经新闻媒体报道,所有秘密都将成为妇孺皆知的消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闻报道必须严格遵守国家保密法规,特别是有关国防机密的保密规定。然而,在新闻报道中,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对保守国防秘密要求的"盲视"现象一直存在,泄密事件屡有发生,给国家和军对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带来了无穷的后患。
  80年代末的老山防御作战期间,成都军区某部奉命换防接替某部队防务。部队驻地新闻单位纷纷利用这一时机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但与此同时,忽视保密和军事宣传纪律的事也屡屡发生。某团开进前夕,到某革命烈士陵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想,第二天地方一报纸就赫然登出"英雄劲旅再战南疆,昨日隆重誓师"的消息。报道在突出展现部队官兵"壮怀激烈"的氛围时,将出征部队所属单位,编制构成,师团番号,即将担负的任务,出发时间等机密情况严重泄露。文内还涉及该部队历史沿革,战史,作战特点等重要背景。可以说,仔细阅读此文就可以把这个部队的情况全部摸透。这篇报道披露后,部队首长极为震惊和愤怒,在严令追查此事同时,被迫改变了部队作战方案,造成了时间,人员,经济等方面的严重损失。事后调查发现此机密情报泄露乃是某地方报社保密意识缺乏的结果。
  做好保密工作自然是首要的,但是地方新闻单位乃至领导缺乏军事保密常识,随意披露我军作战企图和行动不能不令人震惊。一位将军后来坦言,如果说因此导致我军行动失利,绝不是耸人听闻。而据作战部队介绍,当年暴露部队机密情况的报纸,刊物,电台和电视台不是少数,尤以地方小报,行业报纸居多。
如果说战时新闻报道直接泄密的情况还是较为少见的话,那么平时因新闻报道而导致的间接泄密现象则相当可观。当年大庆油田地理位置的失密,就缘于一张公开见诸报刊的照片;"一箭三星"有关技术参数等机密情况,也是有些新闻单位以技术人员谈学术的形式公开发表于报刊,因此泄露出去的。
  几年前,某部赴西藏执行任务。某地方报社记者在一篇相关报道中,详细介绍了该部队奉中央命令从何处空运,何处经铁路,公路运输入藏,等等。而曾被媒体争相报道的川藏文明线,也有媒体多次披露其运输量,通过能力和在全军进藏军用物资中所占比例的情况。有心人稍事计算,便可从中计算出我军在西藏的兵力情况。
  对于上述现象,有人说,那是因为过去比较幼稚,没有发现新闻报道对于保密具有这么重要的意义,才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现在大家都知道了这些失泄密的例子,可以避免发生这一现象了。果真如此,天下幸甚!
  1998年,长江,松花江和嫩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严重威胁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指示,军委,总部紧急部署,组织指挥部队火速开赴灾区,在南北两大战场与自然灾害打了一场特殊的战争。广州,南京,济南,沈阳,北京军区和空军,海军,第二炮兵,武警部队以及四总部直属单位,先后投入3 0多万兵力,出动飞机2200多架次,车辆12500多台,舟艇1170多艘。
  这是建国以来我军在长江流域最大的一次集结,是对我军机动能力,战斗力的检验,同时也是对新闻记者的一次大检阅。结果如何呢?我解放军指战员奋勇抗战,冲在抗洪的第一线,为夺取抗洪斗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此过程中,不少新闻记者与战士们并肩作战,为后方发回大量精彩的报道,讴歌了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形象。但在此过程中,同样发生了一些因新闻报道而泄密的事件:8月初,当抗洪抢险部队大批开进哈尔滨时,某电视台全程追踪报道,在镜头和说明中,详尽介绍了开进部队的名称,人数,开进方式,军列到达时间,停靠地点,行进过程。当部队出发奔赴抗洪前线时,不少媒体不仅直呼"第*军","第**"集团军,而且将其平时驻军何处,编制员额情况也尽数抛给了观众。在报道中,不时还出现驻某地的某部队"倾巢而出",某某地区"军营成了一座空城"之类的词语。可以说这些都是十分明显的泄密。

中国加强监控刻不容缓

  由于目前中国军事网站多达四百多家以上,中国将加强管理监控以免造成国家利益受损,危害国防安全。
  
  据报道,北京解放军四总部不久前召开传达会,要求军队干部不得随意对外透露解放军新式武器装备发展进度。大陆军事运筹学专家并警告,美国情报部透过互联网公开讯息就可取得极有价值的情报,为军事泄密敲起警钟。
  
  军事运筹学专家葛含益说,网上一部分军事信息的不当、失实、甚至泄密应当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有些信息轻易发布出去后,在社会上乃至国际上产生不利、甚至是极其严重的影响。网络监察管理部和信息安全部门有必要及早确立相关的管理办法,切实管住军事网站信息发布的“保密”关口和“责任”关口。
  
  另一位军事专家林东指出,把危害国家政治、军事、科技的信息公布于网上,等于将国家机密随意让人浏览。他说,美国情报部门认为,现在很多极有价值的情报都可以在网络等公开信息源上找到,而恪守传统手段的情报人员还在费尽人力物力去搜寻。只要情报部门重视用新的手段在网络上寻找情报,就可以用非常小的投入得到极大的收获,就能找到非常有价值的情报。这对中国军队网络信息管理敲了一记警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