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社会民生

青藏铁路:中国人都应骄傲的逆天工程!

火烧 2016-07-06 00:00:00 社会民生 1031
青藏铁路是中国克服冻土、高原缺氧等难题的奇迹工程,展现了中国建设者的智慧与毅力,成为连接西藏与内地的重要通道,吸引众多游客与商人。

1.jpg

  老外只知道中国的长城是第七大奇迹,其实现代中国的建筑奇迹更惊人!前不久,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主体工程“观天巨眼”主体完工,预计于今年9月全部竣工,探索宇宙深处的奥秘。像“天眼”这样的逆天工程,咱们中国还是很多的!

2.jpg

  比如,在青藏高原上,13万铁路建设大军奋战在“生命禁区”,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自己摸索破解了多年冻土等世界性工程技术难题,创造了人类铁路史上的“天路”奇迹--青藏铁路。

3.jpg

  这条铁路修建前,西藏和内地的交通十分艰难。为了打通通向高原的天路,1958年开始建设中国第一条高原铁路-青藏铁路一期(西宁-格尔木),1984年5月全段建成通车。青藏铁路二期工程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

4.jpg

  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千年冻土、生态环境和高原缺氧成为最大的技术难题。曾有外国旅行家说:“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也曾有“国际权威”断言:按人类现有的科技水平,要让铁路横穿昆仑山和唐古拉山,至少要等100年以后。图为工程建设者攻克冻土--研究冻胀丘。高俊摄影

5.jpg

  但是,咱们中国最可爱的工人们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创造了奇迹,外国人不看好的我们都给实现了。这条天路凝聚了千千万万建设者的心血。图为养护工人出发前。王琦摄影

6.jpg

  藏北铺路的场景。 成卫东摄影

7.jpg

  缺氧和高原病是建设者们最大的难题之一。有年轻的工程师在上高原不久,就因为高原病牺牲在岗位上。图为克服缺氧--青藏铁路医护人员在氧仓给职工输氧。

8.jpg

  气候寒冷也给工程带来了很大困难。图为给桥墩盖棉被--清水河特大桥。黄杨摄影

9.jpg

  建设过程中,后勤供养也非常重要,当地居民在这个过程中帮了很大的忙。图为工地食堂 黄杨摄影

10.jpg

  从一期到二期建设,工程都得到了藏区群众的最大支持。图为牧民们来到工地,道一声“金珠玛米”辛苦了。

11.jpg

  抱着孩子的藏族老乡围观唐古拉山上铺轨。 成卫东摄影

12.jpg

  青藏铁路建成后,仍然有一批人,继续在铁路沿线养护“天路”。这是他们最认真的坚守。图为青藏铁路养护人 成卫东摄影

13.jpg

  青藏铁路建成后,仍然有一批人,继续在铁路沿线养护“天路”。这是他们最认真的坚守。图为青藏铁路养护人 成卫东摄影

14.jpg

  青藏铁路的开通,不仅拉近了西藏与内地的距离,也为很多想进藏的中外友人提供了机会。图为同乘铁路的外国友人与中国朋友话别。成卫东摄影

15.jpg

  青藏铁路也让西藏人看到了更多可能。他们乘坐火车到内地观光旅游、参观考察、培训学习、劳务输出、经商贸易等。图为山外世界 曹景聚摄影

16.jpg

  2016年7月1日,青藏铁路通车10周年纪念日。在西藏堆龙德庆县乡村,在铁路旁嬉戏的藏娃向行驶的火车挥手。 觉果摄影

17.jpg

  随着拉日、拉林等铁路的陆续完工,不仅西藏地区人民出行更方便,中国的影响力还将辐射到尼泊尔等国。图为2015年12月1日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历史上第一次乘火车回到扎什伦布寺。图为班禅一家在火车上。觉果摄影 (中国西藏网 文\/赵钊 中国铁建集团供图)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