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改革动态(十五则)

火烧 2005-12-12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中国贫富差距扩大,基尼系数达0.45,高收入群体缺乏限高,低收入群体缺乏兜底,资源浪费严重,改革动态引发关注。

改革动态(十五则)

                对高收入人群缺乏限高,中国贫富差距突破合理限度

    近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统计数字披露,中国目前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的收入或消费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的收入或消费份额却高达50%。由于对高收入群体缺乏合理、必要的 “限高”;对基础阶层缺乏必要的“兜底”:经济领域存在诸多不平等竞争,中国已从过去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转变为贫富差距扩大现象严重、收入差距超过国际上中等不平等程度的国家。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授吴忠民认为,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限度。据悉,全国平均每年流失各类税收5700—6800亿元,一方面使部分人财富迅速加大,另一方面也使国家缺乏必要的再分配能力。难以有效地援助弱势群体。

              清华大学教授于安指出,“世界工厂”的经济模式浪费资源

    于安认为,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到今天,尤其是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如果还继续乐于甘当“世界工厂”,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中国现在承接的“贴牌生产”的订单,利润的92%被外商拿走,中国最多只能拿到8%的利润。也就是说,我们在奢侈使用自己的劳动力资源和其他资源为西方发达国家“打工”,换来的只不过是不对应的极其微薄的加工利润。因此,于安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应调整相关政策并加以引导。

              已改制企业经营者到底握有多少股份?

    在已改制的国有企业中,由于经营者的职工持股会控股的企业,在各种非国有控股中已经占到一半甚至更多的比重。同时,经营者和职工持股会作为第二或者第三大股东的角色,也越来越多出现在各种所有制企业中。比如,在国有资本控股中,由政府部门作为第一大股东的改制企业,由经营者和职工持股会作为第二、第三大股东的比例分别达到28.3%和19.8%;由资产管理公司等作为第一大股东的改制企业里,由经营者和职工持股会作为第二、第三大股东的比例则高达53.2%和20.66%;而由母公司控股的改制企业中,经营者和职工持股会做第二、第三股东的比例则达到了72.4%和20%。

             一些地方国资改革“大跃进”可能带来很多问题

    2004年哈尔滨国有经济比重在70%以上。“今年市委、市政府决定、要启动90%国有企业改革,要完成70%国有企业改革”。改革以国退洋进和国退民进为主题。哈市400余户国企资产清核已全面启动,6月前做完,这意味着平均一天要完成10家;8月前再做完资产评估工作,等于平均一天要完成23家!如此惊人的高速度实在令人担心。国资产度集中的地方往往市场化严重不足,观念落后,改革稍微把握不好,就可能引出许多问题。

              外商独资化使“以市场技术”更加渺茫

    近年来外商独资化趋势明显增强。2003年我国新设立的外商独资企业26943家,占三资企业总数的65.59%;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333.84亿美元,占总量的62.39%。2004年1—11月的利用外资统计中,独资企业项目数为27746个,约占总数的70%;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389亿美元,约占总数的70%。外商独资化将使“以市场换技术”更加渺茫。独资化也容易形成垄断,影响民族产业的发展,这在大多使用外资的核心技术和技术标准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尤为明显。

              警惕解决股权分置成为又一次“圈钱”

    经济学家韩志国认为,中国股民总担心庞大的非流通股有一天会像洪水般涌出来,将既有的游戏规则彻底冲垮。现在解决股权分置试点的启动,则是一个要明确“开闸放水”的信号。当然,“保护公众投资者利益”的承诺,可能意味着一笔补偿金。然而,在分散决策的原则下,1000多家上市公司自己设定方案,中间灵活性很大,作为中小投资者的流通股股东能得到“理想补偿”的可能性很小。如果人们发现“试点”不过是又一次“圈钱”,股市走势可能会更糟糕。

              外资进入中国楼市“异常活跃”

    当前房地产泡沫还在膨胀,其中一个推动因素是外资的强势介入。今年初,海外基金收购商业物业轰动了上海滩,花旗银行斥资8亿元买下陆家嘴写字楼物业,澳洲麦格里集团旗下MGPA花8亿元收购新茂大厦,荷兰国际房地产、摩根斯坦利等在上海房地产市场动作频频,今年前3个月外资机构在沪房地产收购资金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据人行上海分行统计,境外资金直接流入上海房地产的占比,2001年是16.l%,2002年上升到 23.5%,2003年超过了 1/4,2004年前5个月达到 32.6%。在北京,今年2月美林集团宣布注资3000万美元入股一房地产项目,摩根士丹利以4亿元人民币买下一座写字楼。据调查,8 3%的外资机构认为央行的房贷新政对其投资信心和投资计划没有影响。

                       内地富豪移民香港的“地下”渠道

    香港开放投资移民以后,西非小国赞比亚成为投资移民的主要来源地之一。据香港入境事务处的资料,该处今年首季接获的 105宗投资移民申请中,逾20%来自该国。这其中有不少是来自中国内地的富人。移民顾问关景鸿称,今年曾协助办理10多宗赞比亚前申请个案,全部是内地富豪。由于由地居民移民赞比亚只需三周时间,投资额只需在20万元,还可保留中国公民身份,因此成为外汇管制之下,内地富豪迂回移民赴港的跳板。

                    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两头空”

    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说,在全球产业链中我国企业“两头空”,只担任着中间加工甚至组装的角色。中国企业技术研发严重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目前医药行为95%、芯片业80%以上、数控机床和纺织机械业70%以上、汽车90%以上的专利都在国外。此外,中国企业在销售和服务网络上很不健全。出口产品在批发和零售环节价格大幅提高。利润的一大部分在这一环节,而我国很多企业缺少国际营销网络,国外销售商因此获利不少。

                   建筑领域崇洋媚外,老外一个意念赚走几个亿

    建筑专家学者痛陈日前建设领域存在的弊病。现在许多大工程和建筑项目都搞国际招标,把许多大工程包给了外国人,外国设计师的设计费用常常是中国设计师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安德鲁设计北京国家大剧院,竟然得了总造价的11%,完全冲破了我国建筑设计业关于大型建筑的设计费不能超过总造价3%至4%的行规。而实际上,安德鲁只是提供了一个设计概念,所有的结构设计、施工图设计都是由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完成的。这些中标的洋建筑的建造费用往往也昂贵得惊人。

                         中国住房私有化率超过美英德

    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会长聂梅生称,目前美国住房私有率为68%,英国为67%,德国为42%,而我国为76%。虽然我国房地产发展时间短,但私有率却大大超过国外,主要是我们在观念上倾向于大多数居民持有房产。现阶段,亟须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引导楼市进入租售并举时代,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建立廉租房体系,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防范房地产的金融风险。

                         中国版“广场协议”将导致悲剧

    《日经产业新闻》载文称,中国己陷入对美贸易摩擦的困境之中.由于美国对华贸易赤字远远大于对日贸易赤字,因此,美国产业界的批评矛头完全转向了中国。中国今天所面临的形势恰似上个世纪80年代前半期的日本.如若不设法改变现状,就将出现对中国而言的“广场协议”。“广场协议”出现以后,日本厂商的出口在成本上受到了限制。于是日本厂家开始向北美地区进行生产据点的转移,用增加当地生产的方式缓和了贸易摩擦。但中国企业很难做到这一点.虽说海尔集团已在美国建立了电冰箱厂,但据说经营惨淡。因此,中国将努力设法推迟人民币升值,以便争取时间发展民族工业并提高农业的竞争力。人民币升值问题对中国来说,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无“核心技术链”成了中国电子产业走入危机的囱门

    中国华录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坚认为,若继续维持电子产业没有“核心技术链”的现状,未来5-10年,中国品牌的电子产品将销声匿迹。由于缺乏技术标准、核心关键件技术和核心制造技术这一完整的“核心技术链”,中国电子产品已成为技术强国攻击中国侵犯知识产权和反倾销的主要对象。中国一台 DVD在国际市场卖 4 3美元,但要向外国公司交纳 8美元专利费。生产企业为此已支付数十亿元人民币专利费,未来还将支付数百亿元。2004年,中国电子百强企业销售额超过200亿元的仅5家,而百强企业销售收入总和仅相当于日本一个松下公司。

                靠“一条半腿”,中国企业“走出去”了也站不住

    据统计,中国每1 万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是日本的40倍。英国《金融时报》的调查显示,如果中国企业都按照国际标准实施环保措施,中国经济的竞争力将丧失殆尽.经验证明,“站得住”必须要有“三条腿”支撑:成本优势、产品优势、品牌优势。目前中国企业在成本优势上比较明显,但在产品优势上只能算“半条腿”,而品牌优势则基本缺失。借用三星电子有限公司副会长李润雨的话说:“我们正站在全球化的十字路口,是继续只生产硬件,还是转而注重设计、品牌、服务、营销等无形的软实力?”中国的企业应该认真地思考这个攸关生死的问题。

                       借鉴:古巴政府以教育和卫生为先

    古巴的政府建筑和办公设施非常陈旧简陋,而哈瓦那的基层社区医院的医疗设施却十分齐全先进。即使在美国封锁古巴、古巴经济很困难的近十年里,政府每年投入到卫生和教育的经费仍分别约占其GDP的9%、11%。古巴全国不分城乡均实行全民终身公费医疗。古巴婴儿的死亡率为0.69%,人均寿命75岁。而2003年我国婴儿的死亡率为2.92%,人均寿命72岁。古巴适龄儿童入学率100%,99%的学生可继续中等教育,目前高等教育的普及计划正在实施.文章说,古巴经济差距很小,干部清廉不搞特权,加上社会福利完善,使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悠闲快乐。
   (《环球视野》刊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