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发改委报告称大小兴安岭林区已无木可采 发改委报告称大小兴安岭林区已无木可采

火烧 2011-01-16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发改委报告指出大小兴安岭林区已无木可采,资源枯竭严重,生态功能退化,民生困难,需推动经济转型与生态保护。

发改委报告称大小兴安岭林区已无木可采

2011-01-14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上海)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近日编制的一份关于大小兴安岭经济转型规划中显示,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地区,可采成过熟林资源由开发初期的4.6亿立方米下降到2008年的0.21亿立方米,已经到了无木可采的地步。由于长期高强度开发,大小兴安岭面临着名存实亡的危险。

由于长期高强度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生态屏障地位的大小兴安岭目前已无木可采,面临着名存实亡的危险。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近日编制的《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2010—2020年)》(下称《规划》)显示,大小兴安岭林区可采资源难以为继,森林质量大幅下降。

规划称,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地区,可采成过熟林资源由开发初期的4.6亿立方米下降到2008年的0.21亿立方米,已经到了无木可采的地步。森林龄组结构严重失衡,黑龙江国有林区幼中龄林占85%,单位面积蓄积量下降50%以上。

但为了维持林区财政收入和职工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部分正处于生长旺盛期的中龄林也被列入采伐指标。“涸泽而渔式的采伐再不停止,大小兴安岭林区将会名存实亡。”规划说。

大小兴安岭林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纬度最高、国有林最集中、生态地位最重要的森林生态功能区和木材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国家长远木材供给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科学研究发现,大小兴安岭抵御着西伯利亚寒流和蒙古高原旱风的侵袭,使来自东南方的太平洋暖湿气流在此涡旋,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的重要功能,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营造了适宜的农牧业生产环境,庇护了全国1/10以上的耕地和最大的草原。

60年来,林区累计生产木材10.5亿立方米,上缴利税290亿元。但国家林业局的一项调查发现,长期的高强度开发,导致林区生态功能退化、可采林木资源锐减、林区民生困难、经济社会发展滞缓等矛盾和问题凸显。

由于生态系统破坏严重,林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调查显示,与开发初期相比,大小兴安岭林区林缘向北退缩了100多公里,湿地面积减少了一半以上,多年冻土退缩,土壤侵蚀加剧,地表径流时间缩短,水土流失严重,局部地区沙化加剧,洪涝、干旱、森林火灾和病虫等自然灾害频发,生态功能严重退化。

调查还发现,由于可采资源锐减,林区经济发展滞缓,就业形势严峻,职工生活困难。林业职工年平均收入不足所在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城镇职工平均收入的50%。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林区自办社会,居民居住条件极其简陋,棚户区面积近1800万平方米。相当一部分职工仍然居住在开发初期建设的“板夹泥”危旧房中。

规划提出,把保护与修复林区生态系统作为首要任务,严格控制森林资源采伐强度,逐步停止主伐,加强森林经营,强化森林管护,提升森林质量。

据了解,国家将从2011年起,结合编制森林采伐限额,大幅度调减大小兴安岭林区木材产量,使木材产量稳定在资源能够承载的范围内。可采资源基本枯竭的黑龙江大小兴安岭林区将全面停止主伐;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将大幅调减采伐量,逐步停止天然林主伐。同时调整林区局场布局,到2020年,在现有基础上撤并林场290个,其中黑龙江省230个,内蒙古自治区60个。

针对矿产资源开采日益泛滥的情况,规划提出严格限制在林区发展对生态和环境影响大的产业,尤其是高污染、高耗能的重化工业的发展。淘汰关闭技术落后、污染严重、无后备资源的矿山开采和加工企业,逐步减少矿山的数量。禁止新建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恢复破坏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采项目。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 陈子宇
 
网易北京市网友 ip:123.119.*.* 2011-01-14 10:50:12 发表
这个是事实,我在黑龙江林区待过,亲眼目睹了小兴安岭的滥采滥伐,几乎是所有的林场采伐,当地俗语叫“平推”,为了采一棵直径30厘米的木材,将周围所有妨碍的树木全伐掉,每年元旦后,采伐过的山场全是光秃秃的为了给采伐开路,用推土机、油锯把沿线树木全放到,白白扔掉。一棵生长几十年甚至是百十年的参天大树,用油锯几分钟就放到,每年运不下山的“困山木”被白白浪费难以计算。再者,林业工人所到之处,带来的是一场生态灾难,下网、下套、下药,什么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獐狍野兔,鱼虾青蛙,野鸡飞龙,全部清剿干净。八十年代初期到九十年代末,大小兴安岭兴起一段种木耳段的狂潮,林区家家上山砍直径为十几厘米,大约二十年树龄的柞木来种木耳,黑河一带山区的柞树几乎都砍光了。就是年代岳奇峰任黑龙江省委书记,提出一个所谓的“再造一个黑龙江”的口号,从那时,林区掀起一轮开荒热,大片的林地被开发成土地,人们用锯拉,斧子砍,运不出去,用火烧。还起个好听的名字,美其名曰“速生丰产林前期整地”。这场运动历经三年,到岳调出黑龙江为止。一家媒体采访黑龙江伊春市长,他说,用二十年的时间,使林区蓄积量恢复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水平,不知道这个市长怎么当上的,没长大脑,也可能是脑子被驴踢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蓄积量是开天辟地以来积蓄的原始森林,你区区二十年就能恢复???
  • [888]
  • 回复
  • 收藏
  • 复制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