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兰台:简评日本新内阁
日本首相菅直人在内外压力下,本日不得不重组内阁。午后发表了第二次内阁改组名单。晚间菅直人笨人举行记者会,宣布了新政府的任命。
眼下,菅直人政权最紧要的课题有四个:
—— 2011年度预算案,
—— 以消费税増税为主轴的税改,
—— 社保改革,
—— 以环太平洋合作协议(TPP)为支柱的更为广阔的外经合作。
哪个课题都举步维艰,都需要在国会通过若干的法案,而最大的难关是国会形成了“扭曲”(扭曲国会)的局面,即在野党在一院中占据了多数。在野党像开玩笑似的,对内阁提出的议案不屑一顾,却在那里反复纠缠大臣的发言,使得大臣们接二连三地因言获罪,最后正题没议,国会闭会的日子就到了。
面对这种恶劣的形势,新的改组有这样的特点:换人、铺路、重实务。菅直人称这届内阁是所谓“强力推进实务型内阁”,目的是为了“强化阵势,以强力推进重大政策的通过和实施。”
折断大梁:仙谷由人辞职
在2010年秋季国会上,在野党把矛头指向了眼中钉仙谷由人(官房长官)和马渊澄夫(国土交通大臣)等人。自民党和公明党针对鸡毛蒜皮的问题提出的弹劾,居然在参院获得了通过;自民党接着放话威胁:如果这二位继续在国会登台,我们就退场。这一来,使得后续的国会面临“空转”的危机。
这种局面下,菅直人不得不断腕,换掉了仙谷和马渊两位近臣。
仙谷由人被称为“影子总理”和内阁屋顶的“大梁”。在处理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中,仙谷采取了与民主党鹰派不同的、对中国绥靖的态度;此外,他在国会答辩时根据列宁和马克斯韦伯的国家观点,把日本自卫队称做“暴力装置”,引起了舆论大哗。要说这,本代表了日本人在国家概念上的无知,但在特定的局势下却成为仙谷的一大罪状,这也表明了日本民主党执政经验的浅薄,给人感觉实在是不堪一击。
仙谷在今天的记者招待会上保持自己一贯的儒雅风格,自嘲道:“我不是什么大梁,也就一小手。”“自民党采取的国会日程斗争的策略,不过是20世纪的过时套路,请收起来吧。”
绥靖野党:起用反对党党魁
新内阁给人以新意的,是与谢野馨的入阁。
与谢野是日本奋起党(原自民党的部分保皇右翼)的共同代表,当过自民党时代的财务大臣,是政策高手,也是目前最受日本事务官僚们欢迎的一位政治家。民主党执政后提出过“大连立”的构想,即成立两大政党的联合政府,来打破经济财政的困境。此路自是不通,与谢野于是脱离了日本奋起,这次被起用担任重要的经财大臣。舆论认为此举不过是为了邀买人心和博求新意,我倒觉得主要目的很实际,即铺路:利用其人的资源,来铺平朝野之间、政治家与官僚之间的鸿沟。
与谢野一直呼吁建立持续的社会保障。他认为自己在财政和社保方面“和首相想法一致”,而菅直人也说,与谢野“是和我以及民主党的想法高度一致的政治家。”财务大臣野田佳彦赞扬与谢野“能力极强”、是“经济与财政的平衡专家,想法和我们大同小异”、“相信他作为政府与各部门间疏通税制和社保改革的纽带,一定能胜任。”经产大臣海江田(小泽派)则认为,不是同道,难求大同。对能否产生预期的效果表示了担忧。
自民党对于与謝野的任命表示“不值得评论”,而右翼的《日本经济新闻》称与謝野“晚节不保”,一副不屑的样子。由此来看,与其说风险来自于民主党内的制肘,不如说来自于在野党的不买账。在重大政策选择方面,日本政治一般只照顾集团的利益,而不会去循任何个人的私情。
内阁命名:强力推进实务型
新任官房长官枝野幸男把新内阁定位为“强力推进实务型内阁”,又称这是一个“老中青均衡配置的实务内阁”。实际上任何人事的安排,都不仅是为了做事,更多的是为了铺路打通关系。
这次的阵容,首要铺好的是通向自民党和政府官僚的路,这借助于謝野馨;其次要铺好民主党内部各派系(冈田派、原田-枝野派、菅派等)之间的路,这借助于起用78岁的元老藤井裕久出任官房副长官;最后要铺好政府内部的路,把对TPP持慎重态度的经产大臣大畠章宏踢到国交省,再让积极派海江田万里接这个位子。这些人事安排,显露出菅内阁已经到了不得不开路并向前猛推的关键时刻。
党内协调:老将藤井出马
重组后,内阁17名大臣中留任的有11名,2人平调,所谓新面孔只有4个人。《琉球新报》认为,这是一个缺乏新鲜感的阵容,连四位新面孔也是缺乏新意的,有点意味的只有藤井裕久。
藤井曾担任过财务大臣,现任“税制与社会保障根本改革调查会”会長,这次被起用担任官房副长官,官微责重。面对在野党要与民主党决斗,来势汹汹,政界对此位的手腕产生了一定的期待。
46岁的官房长官用78岁的官房副长官来辅佐,有点56岁的华国锋用80岁的叶剑英来辅佐的味道。据此推测,只要没有强势鳌头的出现,枝野是能够安安稳稳做下去的,这样,民主党也不会很快就分裂。
不过,从藤井曾经担任旧自由党的干事长、在2003年的“民由合并”中与现任民主党干事长的冈田克也之间特殊的亲密关系来看,很难说藤井只是出来辅佐枝野,而不是辅佐冈田。民主党是党政不分的,也由于民主党内的派系林立,冈田更需要一个元老来支撑他,那么藤井将会起到这种作用,来平衡冈田派、原田诚司-枝野幸男派、菅直人派等,以共同对付小泽。不过年事已高的藤井能否维持民主党不破裂,也很难说。
民主党体制:维持“四人帮”
尽管小泽派占据民主党多数,小泽一郎本人也一再扬言菅直人的兔子尾巴长不了,但从前后的两次改组来看,小泽派已经丧失了发言权。民主党现在的决策圈由四人把持:菅直人、仙谷由人、枝野幸男、冈田克也,人称“四人帮”。
这四位都是在反小泽的大旗下集居到一块的,由于他们团结一致,使得小泽一郎在去年9月的党代表中兵败滑铁卢,从此一蹶而不振。而第一次改组内阁,就获得了高达64%的内阁支持率。然而,由于发生了钓鱼岛撞船事件和国会答辩中的一连串“失误”,菅内阁支持率陡降到了仅2成。客观上讲,也是受到了中国的沉重打击,因为小泽一郎和鸠山由纪夫都是亲中的,可以理解。面临如此重大的失败,菅直人这次改组内阁就只能是破釜沉舟;倘若预算案不被通过那就死路一条。届时,小泽派、鸠山派都是最具有重掌民主党大权的机会的。
这次改组,甩掉了劳苦功高的官房长官仙谷由人,这显然是菅直人对自民党的一大让步,但丝毫不意味着“四人帮”结构会发生改变,也不意味着仙谷这位“影子总理”地位的改变。仙谷和菅直人互称对方叫“仙哥”、“菅哥”已历20余年,两人不分地位的高下。他们都是社会民主党出身,在日本属于政治势力中的左翼。
枝野氏今后一段时间会成为注目的对象。这位46岁的前干事长,由于参院选举中的惨败而引责降为代理干事长,现在东山再起,显示了其在党内的实力。枝野与原田诚司同派,是鼓吹新自由主义的美国共和党在日本民主党内的影子,对中国的态度是疏远和围堵。有趣的是,这两位右派的导师般的存在,仙谷由人却是名副其实的左派,不仅亲中而且早年是马克思主义的信徒。在枝野放言攻击中国是“恶邻”的时侯,仙谷曾斥责这位弟子不懂历史。不过,这次枝野接自己的职务又无疑是仙谷在大大给力,说明“影子首相”仍处在民主党的决策中枢。不过,由于年龄、经验、人脉等关系,枝野的行政能力和沟通朝野的能力仍受到大大质疑,党内对此任命也存在许多不满。
新内阁能否借助新的人事布局打破扭曲国会的困境,与在野党的合作大大前进一步,尽快实现税改和社保改革、打开环太平洋的经贸局面,仍是缺乏保证的。尤其是增加消费税,涉及到全体国民的利益,不是几个政治家能简单决定得了的。
中日关系:不必在意
新内阁中,亲美疏中的力量有所增强,反中色彩有所增加,但这没什么了不起,也没有担忧的必要。中日关系在短期内不可能出大事,这是由双方的实力对比、更主要的是由日本的内政所决定的。
中日建交前,中国在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面前处于弱势,因此对日奉行“人民外交、以民促官、逐步积累”的方针,主动寻求改善关系,以缓和美国强加给我国的不利的地缘局势。日本政府则一贯唯美是从,对中国采取“政经分离”的态度:政治上冷淡,经济上积极。
钓鱼岛事件后,日本政府处理对中关系的习惯又一次重演。两国之间尽管政治已跌到了冰点,而经济贸易却几乎未受到多大的影响。这不仅因为中国对日现在处在了强势的地位,更因为日本本身的内政一塌糊涂。菅直人讲过“外交即内政”。然而自去年6月上台以来,他对民众的许诺一个没实现,国内的经济和民生丝毫没见好转,使得政府面临到严重的信用危机。日本政府现在是不可能有心思另生枝节来和中国对抗的。历史证明了,政经不可分,政治关系冷、则经济关系必然脆弱,经不起风吹草动,这是日本政府最不希望看到的。所以它表明上虚张声势,实际上却看不到有何真动作。
铃兰台 201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