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如此“主导地位”  真乃自欺欺人

火烧 2009-10-0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质疑广东公有制经济已不足三成,却仍称主导地位,认为其数据不符事实,强调改革后非公经济占比上升,国有经济控制力下降,质疑官方报道真实性。

 如此“主导地位”    真乃自欺欺人

在网上看到一篇报道,说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大胆改革创新,使全省逐步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目前,广东公有制经济份额已不足三成,但其对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却不断得到巩固。

巩固的标志是:1978年,广东公有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8.7%。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省多种所有制经济得到共同发展,公有制经济份额不断降低。到2005年,公有制经济下降到32.6%,非公有制经济迅速上升到67.4%,公有经济、个体和私营经济、外商经济(含港台澳经济)之比为32.6:30.7:36.7,基本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而到目前,公有制经济份额已不足三成。

所谓主导地位,是指居于主要的并且引导事物向某方面发展的地位。所谓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应当是指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地位,既然公有制经济份额已不足三成,那么又何来主导地位?

这篇报道还说,“2008年,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1516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2.9%,但主营业务收入占17.4%,利润总额23.9%,利税总额占27.3%。”

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还不到3%,可以说已经微乎其微;主营业务收入不足总收入的五分之一;利润总额和利税总额都不足三分之一;又何来后文所说的“广东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和经营效益显著提升”?

我们党历来提倡实事求是。通过数字对比,完全可以看出广东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早已不复存在,这样睁着眼睛编瞎话不知是何用意?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