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秋瑾就义始末

火烧 2006-04-15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本文详细记录了秋瑾于1907年7月15日就义的全过程,包括被捕、审讯及就义细节,特别提到她临终前写的绝命诗‘秋风秋雨愁煞人’,展现其英勇不屈的精神。

秋瑾就义始末

  
    1907年7月7日,浙江巡抚张曾扬得知徐锡麟刺杀恩铭消息后,下令绍兴知府贵福逮捕秋瑾。10日,秋瑾已知安庆起义失败消息,忧泣内室,并知清兵将到,指挥大家掩藏枪弹,焚毁名册,疏散学生,有人劝秋瑾躲避,秋瑾不听,决心殉难。
    山阴县令钟岳平素对秋瑾学问文章极为称许,常持其“驰驱戎马中原梦,破碎山河故国羞”之诗,胜汝辈多矣!”因此对捕人之事极表反对,故意延时,让该校师生逃走。
    7月13日午后,贵福将其召至府署,厉声曰:“府宪命令,汝延不执行,是何居心?限汝立即率兵前往,将该校师生,悉数击毙,否则我即电告汝与该校通同谋逆,当自打算可也。”言讫将巡扶两次电令,掷于面前,拂袖而入。下午4点,钟岳会同抚标兵管带率兵前往,破校门而入。秋瑾端坐室内,桌上放手枪两支,但没有抵抗,束手就擒。贵福提审时秋瑾百问不答,只说她也常到大通,并送过对联。贵福不敢再问,将她交李钟岳审讯。
    14日午后,天阴雨湿,凄风动幕,李钟岳在花厅审讯,破例为秋瑾设座,钟岳与秋瑾对谈,秋瑾乃缕缕陈述。钟岳随手授以笔,令录供词,秋瑾提笔仅写一“秋”字,如指顶大;钟岳令其再写,秋瑾乃顺笔写成“秋风秋雨愁煞人”七字,即举世传颂的绝命之言。钟岳再让她自述经历,秋瑾首肯,索钢笔墨水,立成千余言。二人谈话两小时之久,寂静异常,不知者疑为会客,绝不像审问犯人。李钟岳向贵福报告审问情形,贵福怫然不悦曰:“你待她若上宾,当然不招,何不用刑讯?”李钟岳表示碍难用刑,贵福谓:“你看着办吧!”当晚贵福向张曾扬报告,张下手谕,就地正法。
    15日凌晨二时,贵福向李钟岳下令,并派心腹监督执行。三点,钟岳将秋瑾女士提出,告曰:“我本欲救你一命,但上峰必欲杀你,我已无能为力。我位卑言轻,杀你非我本意,你明白否?”言时,泪随声堕,旁立吏役,亦相顾测然。秋瑾答:“公祖盛情,我深感戴,今生已矣,愿图报于来世,今日我惟求三件事:一、我系一女子,死后万勿剥我衣服;二、请为我备棺木一口;三、我欲写家信一封。”钟岳一一应允,秋瑾遂不再言语,从容步行,赴轩亭口,于7月15日早4点就义,终年31岁。1912年7月24日秋瑾遗骨安葬西湖。
   (《环球视野》摘自《图文20世纪中国史》)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