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余姚和杭州的水灾人类自吞苦果

火烧 2013-10-10 00:00:00 网友时评 1031
文章分析余姚杭州水灾与城市化过程中土壤硬化、排水系统不足的关系,指出城市扩张导致资源浪费与拥堵问题,呼吁合理规划城市发展,避免人为制造灾难。

  不知大家知道不知道?土壤是可以呼吸的,也可以吸收水分和调节环境温度,

  现在,在“城市让人类生活更美好”的思想指导下,城市越来越多,也一天天地变大,变成国际大都市了,人们不断地用水泥把土壤覆盖起来,一旦下雨,土壤不在具有吸收水分的功能,土壤不再能吸收一些水分,于是就水漫金山寺了,于是余姚的水灾就发生了,同理,杭州也是这个问题,西湖的周围的土壤也被水泥覆盖了,暴雨来了,雨水往哪里流?当然是水往低处流,西湖大概属于低洼之地吧,于是西湖的水溢出西湖了,

  出现余姚的水灾,一些人会说,城市的排水系统落后了,排水管道太细了,接下来的事情不说大家也知道了,政府有事情做了,就是给城市地面开膛破肚,更换直径更大的管道,随着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我们脚下的土壤不断地被覆盖,城市的管道越来粗,老百姓的血汗钱没有用到该用的地方去,而是用来为支付人类自己的愚蠢所产生的成本了,

  在很多国家,早已把日益变大的城市视作一种灾难而绞尽脑汁避免形成人口集聚,避免大城市形成,而我们却在这个时候,提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口号,这究竟是我们的管理者愚蠢无知?还是怎么地?

  比如上海这个城市,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上海天天在变大,政府天天也在收税,但这些钱用到哪里去了呢?上海的轨道交通,上海的高架道路,是用金子堆起来的,上海的钱绝大部分都用到这些方面去了,从南京路步行街道边上,向后走10米,就会发现在豪华的店铺后面隐藏的却是三十年代的老房子,灯光昏暗,没有卫生间,走起路来,腐朽的地板,吱吱作响,

  如果当初上海政府不让那些人在市区建那么多写字楼,如果把政府的一些职能部门的办公地点建在或者搬至近郊,哪会怎样?很明显,上海就不需要建那么多的轨道,也不要建那么多的高架路,节省下来的钱,我们可以多培养一些人才,多建几艘航母,如果我们把钱用到该用的地方去,我们拥有像美国那样的军事势力,那美国人和日本人还敢在我们门口转悠吗?上海也不会像今天这样拥堵,有没有人计算过一个公民每天花费2-3个小时耗在上下班路上的成本是多少?我们不是有很多专家吗?为什么不算算这块成本是多少?那我告诉你吧,一个人如果每天花费在路上超过三个小时,不要计算了,这个人一生几乎碌碌无为,一事无成,而且身心疲惫,脾气暴躁,

  像这种问题,很多国家几十年前发现了,他们早已将人口向郊区疏散了,以防止形成大城市,造成拥堵,避免建轨交和高架路,造成城市改造费用过高,我们的政府官员大多也到过这些国家,做过研究和考察,钞票花费一箩筐,怎么就没有考察研究清楚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