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马克思和自然:“红”配“绿”的视角

火烧 2015-03-29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本文探讨马克思生态思想与自然关系,分析资本主义对环境的影响,强调生态视角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性,结合红绿理念,提供深入理解马克思生态观的新视角。

  马克思和自然:“红”配“绿”的视角

  很多人都关心马克思理论视野中生态视角的运用和发展。于他们而言,《马克思和自然》是一本极具挑战性,但非常重要的书。虽然再版来得太迟,但这必然还会给新读者们提供一个领略Paul Burkett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的绝佳机会。John Foster为这一版写了新的序言,把这本书放置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重要的论战背景中进行考察。

  在这本书中,Burkett详细梳理了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有一种普遍观点认为(无论在马克思主义者还是反马克思主义者中),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是“普罗米修斯”式的。Burkett引用了知名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Michael Lowy作为例子:

  “马克思有一种倾向……就是把生产力的发展视为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他对待工业文明的态度还不够批判,尤其是工业文明与自然之间毁灭性的关系。”

  Burkett在书中有力地回击了这种批评。他回顾马克思的核心思想,然后说明为什么在马克思本人思想演变的每个阶段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永远都是重中之重。

  作者在第一部分重申了马克思“把社会和自然放回到人和人类生产的必要条件中,来考察具体的历史和阶级关系”的观点。换言之,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于人类社会的延续而言非常重要,在历史上也形态各异。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这种关系以一种非同寻常的形式出现了:

  “比如说,商品、价值和资本,成为了人类生产的统治形式——只有在资本主义的条件下,把生产者和生产资料极端地分离,才会如此。”

  然而,Burkett也指出,这一分析并不限于现存的社会,而是拓展到“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下新生产力发展的理解”。Burkett认为,于马克思而言,自然在生产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在马克思看来,自然和劳动都“为使用价值,或曰社会财富的生产做出了贡献……劳动只能通过‘人类和自然之间有效的物质交换’生产财富。”(引自马克思1861-1863经济学手稿)正如Burkett重申的那样:

  “马克思认为重要的,是作为与人类劳动最终结合在一起的使用价值——即天然的自然财富,即便是最低级的人类劳动。”

  马克思(以及Burkett)之所以要反复强调这一点,是因为生产过程,以及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的生产(即交换价值的生产),与自然环境有着与生俱来的联系。所以在这一基础上,马克思的任何一个论述都不可避免地带上生态视角。自然的多样性本身就是会影响剩余劳动的生产:

  “绝对必需满足的自然需要的数量越少,土壤自然肥力越大,气候越好,维持和再生产生产者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就越少。”(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马克思的论述也使另一种常见批评不攻自破。这种批评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马克思认为自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尤其是他使用了“无偿占有”这个词。Burkett解释:在这里,马克思不是在讨论自然于何种程度上是上帝赠予人类无偿的礼物,而是从生产过程的角度来解释自然。Burkett写道:

  “当马克思谈到资本对自然和社会条件的‘无偿占有’时,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条件不费分毫,或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恰恰相反,资本主义的‘无偿占有’仅仅意味着,有偿劳动没有参与到生产或资本积累的物质或社会载体中。所以‘无偿占有’完全不是指征用各种资源不存在机会成本,或者社会对资源的用途没有其他选择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马克思的‘无偿占有’正是指直接‘来自自然的馈赠’,而非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明自然资源一点都不稀有,一点都不珍贵。”

  马克思也没有忽略发生环境危机的可能性。事实上,Burkett认为,马克思考虑到两种类型的环境危机。第一个是由“资本的物质需求和原材料生产的自然条件之间不平衡”引起的危机。第二个可能和最近的环境问题更相关,Burkett描述它是“一个更广义的人类与社会发展质的危机,它起源于资本主义工业的城乡分工,及其带来的物质和社会力量流通。”

  所以,对马克思来说,自然在生产过程中所占据的中心地位,为经济危机以及更广泛的环境危机埋下了种子。事实上,我不是很同意Burkett把自然资源短缺当作经济危机起因之一的看法。我宁愿相信:因为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为了积累而积累,从而导致毫无节制的环境恶化。城乡割裂,以及把自然资源放到一个为了生产而生产的系统之中,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解释资本主义条件下环境危机之源的关键。在他们眼中,破坏这种隔阂也是建立可持续经济的一个关键部分——可持续经济要的就是对人类取用自然的理性控制,并且将自然放在生产的中心环节。

  这本书还有很多很有趣的内容。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还有Burkett讨论马克思的“工作日分析”。Burkett分析了人类对自然的“客体化”处理,如何摧毁了人类的个性和创新力。在回顾马克思讨论的诸如工人如何争取十小时工作日后,Burkett总结道:

  “马克思就是坚持……对社会生命力的永续使用将是社会的重大进步,这一进步是未来斗争的重要基础,因为它有赖于外部的社会力量入侵原先被资本和市场占领的区域。之所以有‘更广义政治运动’的诉求,是因为资本只把人力和自然作财富累积之用。但工人,还有整个社会,会把自然视为人类如今和未来发展的凭借,对自然也有更整体的利益诉求……”

  Burkett分析的结论是,要把工人阶级放回到激进变革的核心中。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只有这个阶级,才有力量去建立一个可持续的社会。通过他们自己对生产的控制和组织,建立一个更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个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利益都好的良性关系。

  对马克思的环境批评(尤其是那些来自左翼的批评),常常希望马克思能多谈些关于自然——或者至少是自然对社会的影响这类泛泛的见解。但Burkett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做的就是这件事,但不是像某些人希望的那样“显而易见”。马克思恩格斯核心生态学思想的影响力,远比一些人想象的要大得多。他们确实带有他们那个时代的局限性——比如,他们不可能预见到气候变化。虽然他们知道,全球资本主义的发展势必会给环境带来根本性的改变。

  Burkett所做的事,就是说明环境在马克思细致入微的分析中,其实占据了重要地位,还有老马本人对美好世界的展望。《马克思和自然》不是一本好读的书——读者需要对马克思的作品和观点有所了解——但它绝对值得一读。尤其是在很多人都批评资本主义破坏环境的今天,却很少批评能提出一个革命性的改变方案。《马克思和自然》也因此说明,为什么今天还要以马克思理论作为理解当今世界环境问题的基础,以及我们如何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原书信息:Marx and Nature: A Red and Green Perspective,作者Paul Burkett,Haymarket Books 2014年出版。

  本文作者:Martin Empson,现居英国,是Marxism and Ecology: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the Future of the Planet(《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地球的未来》)一书的作者。

  本文译者:郝建

 

相关文章

  • 中国的“八小时工作制”为什么沦为一句空话?
  • 五一国际劳动节 多国爆发“抗击资本主义”游行示威
  • 是什么阻止了农业的合理发展?
  • 共产主义“妖魔化”与回归马克思
  • 一个人民:奴隶的狩猎、圈养与规模化养殖
  • 推翻社会主义的前奏:马克思主义由被虚无到被替代
  • 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变迁
  • 身为共产党员的楼继伟或已与马克思说拜拜了
  • 毛泽东为什么说我党真懂马克思主义的没几个
  • 资本主义将如何终结?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