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转基因作物背后的价值链

火烧 2011-02-15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探讨转基因作物在中国的发展现状,揭示地方政府与农业部之间的利益博弈,分析转基因技术对食品安全与天然农产品的潜在影响,强调转基因食品的安全争议与消费者选择。

转基因作物背后的价值链

2011年02月15日 南方日报


  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至今还是个充斥着争议的科学谜题,对于未被证明安全的东西,请容许我等愚民保守地先将之视作存在安全风险,所以我们要选择拒绝。

  近日,《中国经营报》报道称,多个省市都在悄然招商转基因研究中心,除此之外,一些省市还开始试种转基因作物,在这些试种的作物中,除了农业部批准的转基因棉花之外,还包括一些被国家列为禁止种植的转基因作物,比如转基因大豆、水稻等。

  “对于中国而言,这是一个很困难的时期。地方政府为了自身的利益纷纷展开转基因作物的实验,而农业部却又禁止种植的推广,地方与中央间的利益博弈将为未来的农业发展埋下隐患。”一家大型国际转基因种子公司科研人员向记者揭秘了地方政府在发展转基因作物问题上的价值链。

  有消息称,在扬州已经有转基因作物,除了有5万亩左右的棉花,有部分是转基因大豆。而根据国家规定除了棉花外,种植其他转基因作物都是不允许的。据了解,湖北、河北、江苏等省份都设有类似的转基因作物研究机构。

  不久前,农业部重申,目前农业部没有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粮食作物种子可以通过进口在中国进行种植。但是,地方政府对此并没有进行过多的管理。因为“这背后有两条价值链”:“一方面,转基因作物研究中心成功研制转基因种子之后,未来的规模化生产可以造成很多地域性的价格失衡。”更重要的原因是,“禁止种植转基因作物的是农业部,但是,地方政府可以以农业技术研究的名义向科技部申请项目。”上述国际转基因种子公司内部人士透露。

  转基因这种新技术某种意义上说是为现代农业生产插上了翅膀,转基因农作物普遍具有产量高、抗病虫害强的特点。大名鼎鼎的转基因大豆轻易就凭借天生的生存优势将国产天然大豆逼成了“濒危”物种,以至于屈指可数的以天然大豆为原料生产出来的工业食品都忍无可忍地要在包装上明确标示出“非转基因”字样来对消费者炫耀出身。

  由此可以预见,若不把严农业部的禁令闸门,转基因农作物会成为一股刹不住的洪流,全面冲袭中国的天然农产品,进而令整个中国食品安全都笼罩在基因突变的阴云之下。

  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至今还是个充斥着争议的科学谜题,对于未被证明安全的东西,请容许我等愚民保守地先将之视作存在安全风险,所以我们要选择拒绝。因为生命宝贵,消费者不是小白鼠。

  以转基因抗虫棉为例,据说虽然产量高,但纤维短,远远没有原来的非转基因棉花好,不管是制成棉被还是制成衣服都容易坏。那么,转基因食品会不会令我们的身体也更容易变坏?我们不能不小心。

  周照

相关文章

  • 刘金华:关注转基因,这个问题不简单
  • 视频附文字稿: 《转基因赌局:用生命下注》
  • 佟屏亚:转基因作物能抗虫、增产是骗人的
  • 顾秀林:世界数百科学家公开宣言:转基因安全无共识
  • 最经得起科学考验的转基因问题意见书(全)
  • 孟山都的黑心成长史
  • 佟屏亚:农业部把转基因谎言“科普”到中学生课堂,罪过!
  • 杨昭友:转基因鬼子来了,中华民族何处去?
  • 直言了 | 官方机构和官方媒体合伙撒谎:联合国没说“上市的转基因食品都安全”
  • 江晓原:为何要回避转基因主粮的专利问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