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时代的到来与刘志军的坠落
高铁时代的到来与刘志军的坠落
刘志军,男,汉族,1953年1月生,湖北鄂州人,1973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2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工程师。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部长。2011年刘志军因涉嫌严重违纪,中央已决定免去其党组书记职务。
从养路工到铁道部长
今年五十八岁的刘志军与铁路有着不解之缘:1972年,19岁的刘志军就到武汉铁路分局武昌工务段当上了一名养路工,先后担任过基层团委书记和郑州铁路局、广州铁路局、沈阳铁路局的车站站长、副局长、局长。39岁就成为年轻的正厅级领导干部,43岁就任铁道部副部长、50岁就任铁道部部长,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
从1997年开始,中国开始了从铁路提速到高铁时代的到来,中国列车实现了时速250公里到350公里的跨越,中国铁路创造了世人震惊的“中国速度”。而作为这一时期的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却坠落了——坠落的原因还是因为经济问题。
思想的缺失与灵魂的流浪
贪官的落马,忏悔的最常见话语是党性的缺乏与金钱的诱惑。我们的纪委在教育党员干部时也经常说要能抵制住金钱的诱惑。领导干部面对金钱的诱惑,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决加以抵制。金钱的诱惑真的是市场经济无解的难题吗?金钱的诱惑真的是那么重要吗?有人说“有钱男子汉,无钱汉子难”,其实这是对穷人而言。而对于象刘志军这样的党的高级干部来说,金钱对于他们来说,真的是什么也不是。因为他的工作,人民已经给足了他所需要维持的金钱,他不缺金钱。讲党性缺失,现在人们往往一笑而过,绝没有毛泽东时代那么认真。刘志军的落马,看来真的是因为缺失党性。那又是因为什么导致这样一个党的高级干部缺失了党性?这个问题的确需要引起人们思考。党性的缺失其实就是思想的缺失,这或许是根本原因。
有的人还用社会学理论来说明金钱诱惑的合理性,认为金钱观是形成人的世界观的一个重要方面。金钱观的错位,必然导致人生观、价值观的错位,其实这种说法是极其愚蠢的。思想是塑造灵魂的最好良方。没有思想的人就等于是灵魂在流浪。在充满物欲的年代,金钱的诱惑或许只是一种载体,灵魂的回归才是思想的精华。
揭开金钱的神秘面纱,其实金钱本身并没有什么神秘,也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力量,它只不过是充当商品的一般等价物。金钱的价值反映的只是商品价值,并不能衡量人的价值。衡量人的价值尺度不是拥有金钱的多少,而是对人类社会贡献的大小。钱只是事业、生活的必要条件,而不是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英雄模范人物,都视金钱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从不看重金钱。他们的高尚品质和精神境界,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在人民群众心中树起了不朽的丰碑。
认真分析钱的作用我们就会发现,钱不是万能的,钱的价值是有限的。正如一位哲人所说: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买不到智慧;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钱可以买到物品,但买不到幸福。金钱的不同“身份”对人的作用是不同的,劳动所得的钱会使我们坦然幸福,获得奖励得来的钱会使我们更加实干,勤俭节省下来的钱会使我们美德传扬。而受贿得来的钱会使人贪得无厌,贪污得来的钱会使人灵魂糜烂,索要得来的钱会使人欲壑难填。生活告诉我们,金钱具有两重性,取之有道才是珍宝,来之不当就是祸根。贪得无厌占有金钱,就会让人走向歧途。贪污受贿得来的金钱,不仅可以毁了受贿人的人格和灵魂,也毁了他的人生和家庭。
我们正处于需要重构思想的年代,思想的缺失必然导致灵魂的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