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房价跟美国接轨,工资跟非洲接轨

火烧 2007-01-28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批评中国房价高、工资低的现象,指出所谓国际接轨实为与巴基斯坦接轨,并质疑政策制定中对国情的滥用,强调土地制度、福利保障等与国际标准的差距。


  房价跟美国接轨,工资跟非洲接轨

  银行跨行查询收费,和哪个国家接轨你绝对想不到。今天,听到在看电视上专家对备受关注的ATM跨行查询收费的讨论,美国绝大多数的银行根本不存在什么所谓的跨行查询收费。 
  
  美国的绝大多数银行是股份制银行,这种自己突然规定跨行查询收费的只有在垄断银行才会发生。 
  
  专家说,如果国外只要有一个银行实行了跨行查询收费,中国就会以和国际接轨为理由,采用这种方式。然后他们查阅了很多资料发现,我们周围这些国家,只有唯一一个巴基斯坦是跨行查询收费的。看到这里我彻底晕了,原来中国几家银行跨行查询收费的所谓和国际接轨,居然是和巴基斯坦接轨啊。政府制定政策的2大法宝,有些决策者在制定政策的时候,手里有两套法宝,一套是“中国国情”,一套是“与国际接轨”,当制定不利于人民的政策时,如房改,要求大家自己掏钱购买商品房,就说是和“国际接轨”,理由是,人家外国都是自己买房子,没有福利分房的说法。但与此同时,他们却恰恰忽略了人家外国土地私有这个关键因素,中国人并不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土地都属于国家,却要被迫付出昂贵的价钱购买一套只有使用权的商品房,而当人们对此提出质疑的时候,他们又会说这是中国特殊国情决定的。又比如医改,教改,人家其他国家是免费医疗,免费义务教育,但这一点他们又不与国际接轨了,又强调中国国情了,什么财力不堪重负啦之类,结果导致大家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又比如所谓“高薪养廉”,据说是新加坡、香港的成功经验,所以要和“国际接轨”,所以五次三番地给公务员加薪。但人家严格的监督制度,对公务员近乎苛刻的约束,廉政公署等等,他们又不和国际接轨了,又强调中国国情了。韩国首都汉城(现名首尔)只有14辆公务车,这点他们就不愿意接轨,中国现在一个乡镇政府14辆公车都不算多吧?这就是中国国情。美国有个燃油税,他们就要和“国际接轨”, 也要征燃油税,但美国高速公路、大桥绝大多数是不收费的,在美国养一辆车除汽油费外每年仅需170多美元,这点他们又不和国际接轨了,不仅养路费、车船税等等一大堆,而且到处设置关卡,几乎路路收费。全世界总共只有14万公里收费公路,但就有10万公里在中国!
  
   这就又是中国国情了。美国格林斯潘加息了,他们就要和“国际接轨”,但美国购房享受退税,购买第一套住房享受低利率,对出租房屋屋主进行补贴以降低租金,这些他们又不和国际接轨了,又强调中国国情了,不仅不对出租房屋进行补贴,反而变本加厉地对出租屋提高税收,导致这部分成本转嫁给租客,租金上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土地私有的,人民买房的同时就买了地皮,具有永久所有权。当然,他们在这一点上就不和国际接轨了,因为中国国情特殊啊!但是,当他们发现香港的使用权制度对自己比较有利后,就立即和香港接轨了!订了个70年使用权制度,迫使人民祖祖辈辈不断花巨资购买有限使用权,但香港是什么情况?香港原先是殖民地啊!英国只租用了99年啊,它搞个使用权无可厚非,因为土地本不是它的,时间到了就要归还的,你搞使用权到底是什么意思?不是说中国是公有制吗? 不是全国人民拥有对一切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吗?但落实到的最后怎么变成绝大多数人都一无所有了呢?怎么就变成必须购买本属于自己的土地使用权呢?不懂吧!但他们不管,就因为对自己比较有利,所以在这方面就和香港这个“殖民地”接轨,就不和其他的国际接轨。  
  
  又比如,油价要涨、电价要涨、水价要涨,理由还是和国际接轨,说什么人家的都很贵,中国的油价水价电价便宜的很,所以就该涨,但说到人民的工资水平、福利水平、劳动保障制度,就又不和国际接轨了,就又强调中国的特殊国情了,人家的工会都是工人选举产生,实实在在代表工人权益,这一点咱们就是不和人家接轨,咱就是要让工会成为资本家压迫工人的帮凶,原因还是:中国国情。所以,不要拿什么美国、英国的加息说事,什么时候中国成为完全市场经济国家了,国家官员民选产生了,权力部门受公众严格监督了,再说这些不迟。

  功臣?罪人?

  房改,老朱自己为什么不退出国家的房子,自己去买商品房?

  教改,教育产业化,不提也罢。

  医改,也不用说了吧,看看现在满大街的医疗广告,再想想哪怕一个小感冒如果进了医院不掏千儿八百的也别想出来……

  国企三年脱困,真的脱困了吗?我看到的只是一个又一个集全国人民之力建起来的企业低价卖给了美国人、欧洲人。如果企业真的很烂,美国人、欧洲人傻吗?最简单的,大家回去看看用的牙膏、香皂等日化产品,可有一样国货?崽卖爷田心不疼。这在“中美友好”的现下似乎没有问题,但久了、多了就是战争的根源。

  当年wto谈判中,美国对粮食问题步步紧逼,说美国粮食质量好价格低,中国不要种粮了,美国供应中国就行了。朱曾在记者招待会上对农民说:不要种粮了,现在三年不产粮全国也有粮吃,现在储存成本太高了。古往今来,哪个皇帝宰相敢说这个话?结果我们现在看到新闻联播里说,“扭转了1998年以来粮食逐年减产的局面”。98年,朱开始当政。

  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问到工人下岗问题,朱说“是好事,说明经济结构在调整”。世界上会有第二个政府领导人敢说失业是好事吗?就算是结构调整了,可是人民都失业了,你还调整个什么劲儿呢?你调整的目的是什么呢?

  反腐,更是花架子。现在官场上都说官员们怕温的笑不怕朱的怒。老朱那么“清廉”,怎么还知道让儿子朱云来弄个中国国际金融公司呢?临退的时候说“只要能说我是个清官就心满意足了”,老大,拜托,你是13亿人口大国的总理,人民是要一个真正能干的总理,而不是一个只知道三天两头流泪的窝囊废。如果你真的很能干,你贪上个十亿八亿人民也不会过分责怪你。

  我们要和谐

  国家现在天天打着建造和谐社会的旗号,不可置否建造和谐社会的出发点是好的,哪怕这个和谐社会的方案能实行十分之一,咱们老百姓心里也高兴啊。

  可是呢,和谐社会喊了大半年了,我们啥也没见着,光见着米价涨了,什么都涨了,可是就咱老百姓口袋里的钱不见涨呀。该这么多的还得拿这么多。

  不光如此和谐社会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育问题。今天看新闻说,现在是学费是80年代的时候的25倍,涨幅10倍于居民收入增长。天啊,多么恐怖的一组数字。

  试想现在一个家庭要承受一个大学生需要顶着多大的经济压力,来算笔经济帐吧。一个农村的大学生一个学期学费4500,加上800住宿费,再加上一年有9个月在校,每个月400,再加上500块钱杂费。一年一个农村的大学生就要花掉家里近一万块钱,四年里基本花光4万。这4万多么?对于某些富人来说当然是小意思,但是你请别忘了这么一个规律这个社会上只有30%的是富人而70%的都是穷人,并且30%的富人掌握了社会上70%的财富。一个农村的孩子能上大学,家里当然开心了,以为终于能出个状元了,可是紧接就是一个教育投资无底洞。陷下去就没完没了了。有些专家指出,大学生出来社会工作一年就能还完大学四年的学费。我可以百分之一百肯定地说,这个专家说的这句话是在和教育局的人喝酒,酒后吹大炮的时候说的。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以前或许真的是这样,但是现在却未必了。

  首先,现在就业压力紧张,上一届的毕业生工作都还没解决,这一届又冲下一大批应届毕业生。社会永远解决不了那么大的一帮人群。并且找到工作的那些工资却也是少得可怜,刚出社会做其他的顶多在1000上下游动,搞IT的才好点,能上3000-4000。但是能真正搞上IT业的真的是少部分人而已。绝大多数长期占据1000元的社会主流。算到1500好了,1500能干什么?租房150,网费60,水电费100,伙食费300,这600块前就是一个出门在外谋生的大学生最低的生活标准。除去杂费一个月能攒800块已经是非常不错了,那么一年也就最多能攒1万。但是这已经是一个非常理论化的数据。就算是这样,一个大学生就要耗费4年的青春去取回自己的学费然后结婚生子,之后不断继续陷入一个更庞大的消费陷阱。

  你说,这个社会和谐么?

  我记起我上大学的时候的一件事,当时公安局去某洗浴中心抓黄,居然抓到我们学校的几个女生。第二天学校就满城风雨了。但是我们谁都不信,因为那几个学生在我们学校里是优等生几乎年年拿奖学金,但是她们家庭的确很穷。现在翻出这事,想到一个问题,难道她们真的是愿意去出卖自己的肉体出卖自己的灵魂么?不是的,她们是孝顺的,她们已经不想再让家里再出一分钱了。东北的农村比南方更穷。虽然她们年年拿奖学金但是那些有用么?不过几百块钱,在几千块前的学费面前显得是那么孤立乏力。她们是值得原谅和令我们深思的。

  那么女的尚有出卖自己肉体这个出路,男的呢?偷吧,抢吧,要不,干脆点跳楼算了。于是对社会绝望的一群,也给这个社会提交上了一份用鲜血写的答卷。

  你说,这个社会和谐么?

  不和谐,单就教育这个大问题不解决,根本谈不上什么和谐社会。

  是国家没钱么?国家本来计划投入GDP的4%为教育基金,但是实质上只有2.8%并且越来越低。以至我们国家成为世界上投入教育资金最少的国家之一。国家不是追求最么,既然最好达不上,混个倒数第一也不差啊,对上头也总算有交代。

  国家在教育事业上捞了一笔,GDP值上去了,国家富了,但那是打肿脸充胖子。老百姓都饿着肚子空着脑子呢。

  这样下去,社会只会越来越混乱。李世民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的嘴巴是堵不住的,留着精力好好想想怎么改善社会吧。

  所以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上述社会问题,才能够真正走向和谐。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