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岛大战略-现在进发钓鱼岛,一箭三雕!
小岛大战略-现在进发钓鱼岛,一箭三雕!
吉安
2005年4月2日
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及各地的民间爱国人士共同组织进行的“保钓运动”已有多年,并且尝试了多次登陆钓鱼岛的行动,每次行动,都给海内外所有华人带来清新的、令人激动的振奋。
1996年9月20日,香港参与保钓运动的爱国主义者,林毓祥先生,壮烈地牺牲在钓鱼岛附近海域,激励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步随其后。
2003年6月22-24日,中国大陆民间保钓首航行动在中国浙江省玉环县开始,经过20多个小时航行,到达中国领土钓鱼岛列岛附近海域,在日方舰艇和直升机的重重包围中宣示了钓鱼岛的中国领土主权。
2004年3月23-24日,中国大陆保钓团体,首度突破日方拦截,冯锦华、张立昆等7名中国大陆民间保钓人士成功闯关登上钓鱼岛!
他们是在23日凌晨1时乘坐一艘100吨的渔船从浙江乐清市黄华港迎着6级风浪出海的,共有16名志愿者参加了这次保钓行动。
24日下午,准备返回钓鱼岛接回登岛保钓志愿者的船只受到日本军舰和飞机的围堵。7位登上钓鱼岛的中国民间保钓人士被日本海上保安厅人员扣留,之后,已返回。
近年来,日本在政治、经济、外交、甚至军事方面对中国进行步步紧逼的战略。在战后60年来,日本天皇拒不就侵华战争认罪;日本首相连年参拜靖国神社;日本政府不断篡改历史教科书;日本政府拒不对受到日本侵华战争遭受杀害的中国人进行赔偿等等情况的大背景之下,
2005年1月15日,日本共同社透露,日本政府防卫厅制定了“西南岛屿有事对策”,此计划包括属于中国领土的钓鱼岛,形成了含“三个阶段”的完整的作战方案。其目标显然是针对中国。
2005年2月9日,正值中国春节,日本政府宣布将钓鱼岛上的灯塔“收归国有”,这实质上是对钓鱼岛宣示主权的行为。日本政府这一违背中日两国达成的“搁置争议”共识,是有悖国际法的单方行为。
2005年2月19日,日本与美国达成“美日安全磋商委员会联合声明”,其中,明目张胆地订有直接干涉中国统一台湾之中国内政问题、干涉中国军事的条款。
2005年2月19日,“美日安全磋商委员会联合声明”,明具“促成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条款。
2005年3月19日晚,赖斯在东京一所大学发表演说:“日本通过它的努力和它的特性,已经在民族国家之林中赢得了值得尊敬的地位,这是美国毫不含糊地支持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原因。”
2005年3月21日,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题为《大自由:为人人共享发展、安全和人权而奋斗》的联合国改革报告。在随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安南说,他认为日本有望在扩大后的安理会中获得常任理事国席位。一直对这一席位虎视眈眈的日本迅速对安南的改革计划表示欢迎,并敦促联合国在今年9月前就安理会扩大问题通过决议。
针对以上日本赤裸裸地回归军国主义,其军国主义迅速膨胀,同时恬不知耻地要求担任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许多国家,尤其是北、南朝鲜的人民和政府,针锋相对地坚决反对日本担任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声势浩大的斗争。例如,
全球范围反对日本担任常任理事国的签名运动,据报,已经超过了二千万人。
早在2005年3月8日,朝鲜表达了反对态度。朝鲜常驻联合国代表朴吉渊曾致函安南,信中说,日本过去犯下了滔天的反人类罪行,侵略了众多亚洲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2005年3月22日,韩国的《东亚日报》发表社论指出,由于不能正确认识历史问题,日本没有资格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2005年3月2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在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联合国改革问题应该在全体成员国中充分发扬民主,在充分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广泛共识。日本共同社对此报道时标题使用了中国“态度消极”的字眼。
2005年3月22日,韩国统一部长官郑东泳明确表示,如果日本希望成为领导国际社会的国家,就必须得到邻国的信任。他表示,韩国怀疑日本是不是一个真正的和平国家,日本应当首先自我反省。这表明韩国反对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2005年3月24日,吉安写出《用联合国宪章衡量,日本无资格担任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2005年3月31日,韩国常驻联合国大使金三勋在纽约表示,日本没有资格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韩国将努力阻止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金三勋是当天向韩国驻纽约记者介绍联合国改革背景时作上述表示的。这也是韩国政府高级官员首次表态将阻止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全球范围内反对日本担任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吉安以为,在这样高涨的形势下,保钓运动,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反对日本担任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战略活动平台。
很明显,现在进发钓鱼岛进行保钓活动,将可获得前所未有的巨大功效:
一,宣示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可获巨大效果;
二,与日本军国主义及右翼进行直接斗争可获巨大效果;
三,直接打击日本担任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图谋可获巨大效果。
此乃一箭三雕。
试想,中国人此时进发钓鱼岛进行保钓活动,一定会获得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空前广泛的支持,而日本应对中国进发钓鱼岛的人员所使用的军事手段将会受到空前的制约。
因此,吉安以为,从战略上考虑,现在进发钓鱼岛,应该准备好尽量延长在岛上停留的时间,由此,可以达到尽可能地在全世界面前暴露日本军国主义的本来面目。
现在进发钓鱼岛的技术手段,一是应该考虑使用尽可能的大吨位船只,二是应该考虑多梯队的冲刺,一批接着一批的去。
在中国民间保钓运动这样连续不断地冲击态势之下,日本霸占中国钓鱼岛,同时担任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图谋,必将陷入两难局势。日本担任常任理事国的图谋必将大受影响,这个影响,将会在各方面对日本形成实质性的制约,不论是在联合国,还是在钓鱼岛,实质性的制约都将是严重的。日本想霸占中国钓鱼岛,同时担任常任理事国的图谋,结果,必将会是偷鸡不成反蚀米。
吉安以为,现在,中国政府应该对中国民间的保钓运动给予更大的支持和保护。不论在外交方面,还是在物质方面、甚至在军事方面,都应该给予支持和保护。
中国政府和民间配合得当,中国的保钓行动,将可在保钓的同时,给予日本担任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图谋以致命的打击,当然,这对制约日本军国主义是极具长远的战略价值的。
附:
《中国大陆民间保钓首航行动公告》
《日本"接管"钓鱼岛灯塔:有悖国际法的单方行为》
中国大陆民间保钓首航行动已经圆满结束,我们特发表公告如下。——冯锦华
钓鱼岛列岛是中国的!—中国大陆民间保钓首航行动公告
中国大陆民间保钓首航行动于2003年06月22日晨07:40,在中国浙江省玉环县开始,经过20多个小时航行,到达中国领土钓鱼岛列岛附近海域,在日方舰艇和直升机的重重包围中宣示了钓鱼岛的中国领土主权,并于2003年6月24日上午11:00顺利返回,第二天就地解散。中国大陆民间保钓首航行动宣告结束。
本次行动的目的是为了支持我国政府对钓鱼岛列岛拥有主权的严正立场,回击日本政府和右翼分子对我国领土钓鱼岛主权的无理挑衅,更是为了捍卫中华民族神圣不可侵犯的民族尊严。此次行动由民间人士发起,个人自愿参与,以和平理性为原则;行动严格控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不采取过激行动。出海人数共为15人(不含船工),其中2人为香港保钓组织成员。岸上工作人员8人,其中1人为香港保钓组织成员。出海使用船只为140吨渔船一艘,辅助设施若干。
保钓出海人员十五人:
冯锦华、张立昆、李义强、李南、牛力丕、王强、虞海泽、尹冬明、王喜强、谢向东、钟声、方卫强 、罗就(港)、曾海丰(港)、殷敏鸿。
直接后勤协调支援人员十四人:
彭国辉、萧世宽、周永柱、张旭飞、杨红波、陈昱良、陈荣和、郑志坤(港)、吴祖康、周文博、卢云飞、李 靖、严亮、王锦思。
本次登岛宣示主权的活动由冯锦华倡议,以爱国者同盟网和中国918爱国网为主要宣传、筹款、人员募集平台,广大爱国者自发组织,自发筹款,得到了社会各界及港澳台同胞的大力支持。
这次民间出海保钓行动历时51个小时,在海上历经颠簸,于23日上午10:50左右,在与日本海上保安厅的舰艇周旋3个小时后抵达距里钓鱼岛约3海里的海域,在6艘以上的日舰数架飞机的围堵当中,举行了如下仪式,志愿者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宣示了主权;向海中抛洒自制纸花,祭奠了陈毓祥烈士;全体人员向钓鱼岛三鞠躬,以示对祖国神圣领土的敬意;焚烧了一面日本军军旗以警醒日本政府不要在军国主义的路上走的太远。鉴于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已无法登岛,且预先制定的宣示主权等活动已经完成,志愿者们于下午1点钟左右返航。
在我保钓船遭到日方拦截后,留守北京的岸上协调人员及时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外交部知悉情况后迅速照会日本政府不要伤害船上的志愿者。在我国政府及海内外各界的关怀下,保钓行动才得以安全实施,特此感谢!
此次出海掀开了大陆民间保钓行动新的一页,民间保钓活动将会是长期的,在目前缺少稳定资金和人力支持的情况下很难做到更加有力、有效的行动,强烈呼吁各界人士参与和支持保钓行动,力争从国内法律、国际法理、社会支持等方面得到长期保钓的有利条件。钓鱼岛一日不回,我们一日不放弃斗争!和日本军国主义的斗争将会长期持续下去。作为爱国的民间活动,我们将严格遵守国家法令,支持我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向一切对中国别有用心的势力显示,中国人民坚决支持政府维护民族团结,领土完整的国策,这也是我们保钓的重要意义之一。
在中日两国数千年的交往史中,和平占了大部分。但是,近一百多年来,日本在错误的思想引导下走上了害人害已的军国主义道路,近来又大有猖獗之势。中国民间的保钓行动就是要正告日本政府及右翼势力:中国主权绝不容侵犯,任何分裂中国领土的图谋都将不会得逞;同时也提醒日本政府:中日和平来之不易,中国民间的保钓行动正是为了敦促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悬岸勒马,使中日两国关系能正常发展。
这次保钓行动,是中华民族迸发的一声怒吼,这声怒吼与海内外声讨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强音融为一体,昭示了中华民族不灭的民族理想和生生不息的爱国情怀,昭示了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挺身而出参与其中,为钓鱼岛的早日回归而奋斗!
此次行动的募捐及行动所支出的费用明细,在7月15日在爱国者同盟网和中国918爱国网上公布,届时将公布剩余捐款、新到捐款的处理问题, 请大家监督。
最后,中国大陆民间保钓首航行动全体成员向所有帮助和支持我们的单位和个人表示诚挚的谢意。
中国大陆民间保钓首航行动全体成员
爱国者同盟网 www.1931-9-18.org
中国918爱国网 www.china918.net
公元二OO三年七月六日 于上海
http://www.china918.net/cn/030706/gg.htm
……
日本"接管"钓鱼岛灯塔:有悖国际法的单方行为
孙伶伶
在世人对今年中日关系突破僵局的期待中,日本政府日前一个突然举动却如寒流骤袭。2月9日正值中国传统的春节,日本政府宣布将钓鱼岛上的灯塔“收归国有”,这实质上是对钓鱼岛宣示主权的行为。日本政府这一违背中日两国达成的“搁置争议”共识、有悖国际法的单方行为,立即引起中国政府和民众的强烈抗议。
钓鱼岛主权归属中国不容置疑
中外大量史料证实,在国际法上中国对钓鱼岛(本文中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简称“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14世纪最早发现该群岛并最先命名,先占取得其主权,并实施了有效统治。明朝1562年《筹海图编》的海防范围中列入了“钓鱼屿”、“黄尾山”和“赤屿”。1863年《皇清中外一统舆图》标明“钓鱼屿诸岛”在大清国版图内,隶属台湾管辖。1895年1月日本借甲午战争之机,通过内阁决议强占钓鱼岛,同年4月的《马关条约》将钓鱼岛作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一部分割让给日本。二战后,根据《波茨坦公告》,日本理应将强占的钓鱼岛归还中国。但美国在托管琉球群岛时将钓鱼岛挟带在内,并于1971年将其与冲绳一并“归还”日本,使钓鱼岛至今仍处于日本控制之下。
日本强占领土的做法违反国际法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开始为主张钓鱼岛主权寻求法理支持。1971年3月日本外务省发表了《关于尖阁列岛(即钓鱼岛)领土权的基本见解》,提出1895年日本占领钓鱼岛时是“无主地”;钓鱼岛历史上就属于日本西南群岛,不包括在《马关条约》的割让范围内;也不属于战后日本应放弃的领土等。但这些主张根本站不住脚。因为1895年钓鱼岛在中国的有效统治下,岛上尽管“无人定居”,但绝非“无主地”,因此日本的“无主地先占”论无法成立。
近年来,日本企图以“实效控制”取得主权。一是主张钓鱼岛为“私人所有地”,纵容右翼团体登岛建灯塔等标示主权行为。二是加强海上防卫,驱逐中国渔船和接近钓鱼岛的保钓团体。三是2002年4月政府向民间“租借”钓鱼岛,日前又宣布“接管”灯塔。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强化“实效控制”达到“时效取得”。
在现代国际法上,通过征服强占领土是非法的,不论“实效控制”多久均自始无效。“时效取得”必须以和平无争议、持续长期的“实效控制”为前提。中国政府始终坚持对钓鱼岛的主权立场,多次向日本提出外交抗议,表明钓鱼岛主权一直处于争议状态。因此,日本政府“接管”灯塔的行为注定又一次是徒劳的。
日本争夺钓鱼岛主权意在海洋权益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岛屿(但岩礁除外)可拥有大陆架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于是日本确立了通过争夺岛屿以扩大海洋领土的国家战略,开始加紧与中国抢夺钓鱼岛,与韩国争夺独岛(日称“竹岛”),与俄罗斯在北方四岛(俄称为南千岛群岛)上施力较劲。据日本海洋产业研究会的调查报告,这些争议岛屿可为日本带来200万平方公里专属经济区。
日本政府此次所谓“接管”灯塔行动暗含其对中国开发东海油田的一种对抗报复心态,为此不惜两国关系恶化,也要以钓鱼岛为基点抢夺东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据日本学者称,拥有钓鱼岛可使日本在划界中多得2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并攫取东海大陆架油气资源的一半。近年来日本不惜血本进行海底地质勘探,以便2009年向联合国大陆架委员会提交大陆架的调查数据。
此外,日本还制造“中日钓鱼岛武装冲突论”,出台了《西南岛屿有事对应方针》,加强钓鱼岛的军事战略地位。日本此次所谓“接管”灯塔制造紧张局势,意在重提“中国威胁论”,为其军事扩张、加强西南海域防卫提供冠冕堂皇的理由。同时日本企图利用钓鱼岛作为军事基地,为遏制中国和介入台海局势埋下伏笔。
综上所述,日本政府所谓“接管”钓鱼岛灯塔有悖国际法,钓鱼岛主权应依据国际法判定,对有争议的领土单方宣示主权并不产生法律效果。对于钓鱼岛主权归属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东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划界问题,中日两国应依据国际法,通过谈判和平解决,或者诉诸国际法庭或国际仲裁机构解决。钓鱼岛是中华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的象征地标,它承载着和见证了中国贫穷羸弱、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也是日本能否正确认识和反省侵略历史的试金石。对于钓鱼岛主权,中国政府和人民绝不会退让。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博士)
《人民日报》 (2005年02月23日 第三版)
http://world.people.com.cn/GB/1030/3195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