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城:关于保持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性质问题
| 李振城:关于保持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性质问题 | 
| 2005-4-10 03:36 星期日 毛泽东网 | 
| 主要观点提示:目前有一种甚至成为主流的倾向是:依据法国共产党与社会党 执政削长经验教训,说明中国共产党要保持长期执政,必须转向采取社会党的政策, 或使共产党社民党化。笔者认为,法共和法国社会党的经验教训,值得认真研究和 借鉴,但是采取社会党政策或使共产党社民党化,固然可以保持共产党长期执政的 外壳,而就其性质来说,显然是一种自寻短见的行为,在本质上是导致提早结束共 产党特质的执政。只要认真总结共产党执政以来在理论与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始终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努力建设一支坚强的马克思主义的领 导骨干队伍和理论家队伍,努力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专家运作与人民民主三结合反 腐败机制,共产党是既能够保持长期执政又能够确保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和国家政权的工人阶级性质的。但是,这需要有志者同心协力,对相关的系列重大 问题进行深入持久的调查研究,拿出令人信服的科学成果来。 共产党执掌政权后,如何保持长期执政?如何在长期执政中保持共产党自身的 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国家政权的工人阶级性质?这在苏东剧变后,在中国等社会 主义国家进行深度改革开放的环境中,已经成为十分尖锐的重大课题。笔者拟就本 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略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以便引起大家关注, 立志于对相关重大问题的深入研究,拿出令人信服的科学成果来。 一、研究现状 共产党执政后,如何保持自身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国家政权的工人阶级性 质,如何防止脱离群众、蜕化变质、偏离社会主义方向道路等带有根本性质的重大 问题,一直是革命导师和领袖们最关注的事情,也是理论家和关心社会主义前途命 运的人们都在不断思考、探索的重大课题。 列宁十分重视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巴黎公社原则和巴黎公社关于防止人民公 仆变为人民主人的两项根本措施,十分关注如何打赢流血战争之后的不流血战争, 如何击碎敌对势力把和平的经济建设变成和平瓦解苏维埃政权的图谋等问题,在防 止共产党员居功自傲、为谋官职而入党、有可能重染官僚主义搞特权等方面采取了 严格律己、强化政治思想教育和整顿、健全组织制度等强有力措施。斯大林基本上 坚持了列宁主义的政治路线和优良传统,为巩固、壮大共产党、巩固发展苏维埃政 权和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对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社会主义社会矛 盾的判断上,在共产党内如何坚持民主集中制、如何克服官僚主义、特殊化和偏离 列宁主义错误倾向等方面,有过偏差、失误乃至严重错误;有些方面的错误被赫鲁 晓夫恶性发展了,有些列宁主义原则和优良传统受到严重损伤,以致形成了大党主 义、大国沙文主义和现代修正主义路线,并助长了官僚特权阶层的产生,导致国际 共运分裂,削弱了社会主义力量,又被勃列日涅夫发展成社会帝国主义、霸权主义, 使苏共党内官僚腐败问题更加积重难返。赫鲁晓夫力主改革但基本上未获成功;戈 尔巴乔夫执政当初也力主改革,但由于在否定历史方面比赫鲁晓夫走得更远,进而 背离列宁主义和社会主义,采取极端错误的改革指导思想路线,使苏共发生全局性 的蜕化变质,从而亲手葬送了苏共和苏东社会主义事业。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非常重视运用马列主义指导党和政权建设, 始终抓住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不放,并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形成了完整的马 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理论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在进京前强调全党要 牢记“两个务必”,高度警惕资产阶级糖弹的攻击,警惕帝国主义利用民主个人主 义者在共产党内兴妖作怪、搞和平演变的危险;并在中国共产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 后,力求依靠人民民主来监督党和政府,严格律己,从严治党,从人民根本利益出 发,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成功地领导党和人民取得了土地 改革、抗美援朝战争、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知识分子思想改造、恢复发展国民 经济、一化三改和第一个发展国民经济五年计划等系列伟大胜利;在此期间毛泽东 还亲自主持制定了以民主和社会主义为中心主题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在“新税 制”问题上批评了党内资产阶级思想并作严格的自我批评,果断地忍痛处决了刘青 山、张子善这两个腐败典型分子,遏制了腐败蔓延,通过系列细致工作正确解决了 高饶反党联盟事件,抓住评论电影《武训传》、评论《红楼梦》研究这两个典型,力 求在意识形态领域取得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从而更加巩固、强化了执政后共产党 自身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国家政权的工人阶级性质,使新生的人民政权更加巩 固发展,并在探索独立自主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增强执政党和国家政权建设等方面 取得了重大理论成果。其主要标志是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尤其是《关于正确处 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部伟大著作的发表。只是当时人们对这部著作的重大深 远意义的认识还不很深刻。随着社会实践和研究的逐步深入,部分理论家才深感其 意义之重大。 例如1965年,艾思奇在他的遗作《毛泽东同志四篇哲学著作辅导报告》中指出: 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只是初步建立而不是“建成”, 这时的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还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是又相适应又 相矛盾,虽然大规模急风暴雨式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但仍然存在阶级、阶级矛 盾和阶级斗争,还有可能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存在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还“要继 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而且要进行到底”。《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清 楚地回答了斯大林没有解决的这些划时代问题,提出了与赫鲁晓夫修正主义截然不 同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政治路线,成为当时“马列主义在国际共运中开始举起 反对现代修正主义旗帜的代表”。因此,“这篇文章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它是一 篇划时代的文章,标志着马列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国际共运的历史发展到一 个新的阶段”。“毛泽东思想是个时代的名词。它不是一个问题,也不是一个国家 的问题,而是国际共运一个新时代的标志。”艾思奇的论断能否站得住?这是一个 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极其复杂的重大课题,需要集体攻关,继续深入探索。一般说来, 社会主义革命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历史进程好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坚持继续 革命,就会使革命半途而废,前功尽弃。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一个重要教训,就在 于革命初步胜利后,未能及时乘胜追击反动派;苏联东欧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从 成功走向失败的惨痛教训,也是断送在不继续坚持社会主义革命的非马克思主义者 手里。而古巴共产党在卡斯特罗坚强领导下继续坚持社会主义革命,至今仍未被头 号帝国主义所摧垮。目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处在兴旺时期,但 是,如果丧失警惕,对现实中存在和潜在的阴暗面估计不足,中止进行社会主义革 命,会不会误入险境?这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经过从1956年开始的苏中两党十年论战,在领导党和人民进行整风反右、社教 四清及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和现代修正主义斗争,从事生产关系调整改革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技术革新、技术革命的实践中,毛泽东确立了继续推进中国和 世界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现代化建设和技术革命相统一的理论,同 时继续发展了执政共产党和人民政权建设、抵御和平演变的理论。只是由于发生了 反右斗争扩大化、大跃进失误和十年文化大革命在斗争形势估量、具体斗争对象、 具体依靠力量、具体斗争形式、方法、策略方针等系列错误,造成了“打倒一切, 全面内乱”局面,使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和人民生活改善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因而使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在改革开放、纠“左”错误、防“左”为主期间重新泛滥, 毛泽东的上述理论均受到薄贬乃至全盘否定;直到发生苏东剧变和“89”动乱后, 毛泽东的上述理论才又重新引人注目,在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期间还形成了一股 “毛泽东热”潮流,只是不久后又被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所淹没,但是理论界对毛 泽东上述理论的研究并未中断。 据统计,仅1998~2003上半年间,国内学者就发表相关论文5000余篇,专著、 传记等作品500部,还有《毛泽东思想概论》及辅导教材200部。这里面也包括与 毛泽东关于共产党执政后如何保持自身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国家政权工人阶级性 质的理论相关的研究成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吴冷西撰写的《十年论战》和中央 文献研究室编的《毛泽东传》(1949—1976),还有邓力群《关于社会主义时期阶级 和阶级斗争问题的七次讲话》和《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这些 著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共产党执政性质及相关重大问题提供了一手资料,为回答 我们党为什么要始终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问题提供了更加鲜明、充分的思路和 论据。有的学者说,中国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国际国内许多险风恶浪而社会主义制度 依然巩固、国家继续发展,主要是得益于我国仍然从总体上继承了毛泽东创造的不 同于苏东的独特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巨大成果,因此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把失误说得 过重。有的学者说,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涵盖着政治、经济、文化、人 的改造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宏大体系”,尽管实践中有失误,仍然不失其伟大创造 的价值。 《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6期刊载了胡绳撰写的文稿《谈党的“八大悬案”》。 其中说:毛主席认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无所谓先进与落后,只有适合与不 适合。“毛主席在这个问题上有马克思主义的敏感。马克思主义没有这样的提法。” 胡绳同志还说,“能不能把要求和需要当成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我想,是不妥当 的。”胡乔木同志在起草八大决议时认为,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后,“资本主义在中国复活是没有这种可能了”。而在1986年起草《中共中央关于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过程中,胡乔木在邓力群向中央提出书面 补充修改意见上加了几句话。其中说:“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在中国也有约100年的 历史,在某种条件下,也并非绝对没有卷土重来的可能。这是中央领导同志所再三 警告的。”1989年政治风波后,胡乔木讲,主要矛盾还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 盾。邓力群同志在前几年《关于社会主义时期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的讲话》中,仍 然对“文化大革命”持否定态度,但是他强调:“不能用毛泽东发动、领导‘文革’ 的不成功或失败,来证明毛泽东所提出的在无产阶级专政下要进行革命,要反修防 修,要防止和平演变,要反对资本主义复辟,这个理论也错了。”为了说透这一观 点,他还进行了详细论证。至于这个理论的科学内涵、它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 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执政共产党和国家政权建设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发展 和现代化建设理论(含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理论)、政治思想等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 域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世界革命理论彼此之间,究竟是一种 什么关系,应当摒弃什么,保留什么,怎样完整、准确地把握这一科学理论体系, 还有待于理论界有志者集体攻关,在掌握大量极重要资料基础上进行深入研讨和论 证,才能作出比较切合实际的令人信服的科学结论。而这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则 直接关系到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地位是否公正问题,直接关系到工 人阶级及其政党能否坚持执政的工人阶级性质问题,直接关系到共产党领导的社会 主义事业最终成败问题。 二、研究意义 其实,专家们对这些重大课题的极端重要性都心中有数,现在主要的问题在于: 极右势力把毛泽东思想看作他们实现资本主义复辟美梦的主要障碍,因此他们集中 火力攻击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力求全盘否定毛泽东,全盘否定毛泽东思想,搞垮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根基。在这种压力下,为了避开锋芒, 通常的舆论导向是只提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偶尔提 一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回避提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这样久而久之, 就会给人一种疏远感、对立感和抛弃感。这正中极右势力的下怀。因此,当提出这 些重大课题时,甚至连长期坚持马克思主义者都感到为难。 那么,是不是由于极右势力步步紧逼,坚持马克思主义者就只能哀叹,完全束 手无策了呢?那也未必。过去十来年,笔者看过胡锦涛同志很多次讲话,都是公开 发表的,尽管做了淡化处理,还是可以看到他一直坚持的一条,说只有马克思主义 而不可能有别的主义才能维护我们党的团结统一。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 思主义的直接继承发展,一脉相通;如果只提坚持马克思主义而不提坚持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显然是说不通的,是在根本理论原则上自毁长城之举。党的领导和统 一战线是我们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法宝,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但是,在坚持统 一战线时切不可忘记坚持党的独立自主和在统一战线中领导权这两条原则。过去曾 发生过反右扩大化,而一旦纠正反右扩大化错误,以防“左”为主时,右的思潮又 会重新流行开来,甚至严重泛滥。在这个时候,倘若只是继续坚持防“左”为主, 不仅反“左”,而且连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左派也被压得死死的,那就意味着共 产党离丧失独立自主原则和统一战线中领导权不远了。无数的历史教训早已证明, 无论是反右扩大化还是反“左”扩大化(把左等同于“左”一起反),都会动摇乃至 丧失共产党的领导权或执政权。因此在这个大原则问题上,每个共产党员都应当旗 帜鲜明地坚持党性抵制错误倾向流行,决不可抱着自由主义态度任由错误倾向更加 严重化。 事实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在回答一些民主党派要求彻底否定毛 泽东的意见时就已经说过:“我只能说:请谅解,我难承受赫鲁晓夫的处境,还是 再过15年、20年再做较严谨、科学的评价好,也能经受历史检验。”1979年3月, 他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又说,“至于整个社会主义社会历史时期是否始终存 在某种阶级斗争,这里包括许多理论上和实践上复杂和困难的问题,不是只靠引证 前人的书本所能够解决的,大家可以继续研究。”还说,“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 命。这个提法,如果按照提出的当时的解释,即所谓‘向走资派夺权’,也就是撇 开党委闹革命,打倒一切,那么实践已经证明是错误的。至于作出新的解释,可以 在党内继续研究。”艾思奇的论断是在1965年,他所讲的显然不是邓小平指出的那 个错误解释,而是指研究社会主义时期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矛 盾后应当具有的科学结论。 关于毛泽东的继续革命理论,可不可以这样理解,从广义上说,它既包括生产 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继续革命,也包括经济 管理和经济建设中的技术革命,包括这两类革命如何结合的理论。例如,毛泽东于 1960年提出的“鞍钢宪法”中“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方针就是如此。只有通过干部 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的途径,干部、技术员和工人都进行思想改造,都确立了 唯物辩证的世界观,才会有共同语言,才能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中真正做到三结 合,从而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成为推进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如果从这个角度深入研究、挖掘毛泽东在这方面的极其丰富的理论贡献,那么对于 如何巩固发展社会主义革命成果,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怎样才能坚持执政的阶级性和 党性,革命先进性和科学性,防止党变质国变色等深层次问题方面,我们就有可能 在大体上做到心中有数了。 只是当我们提到共产党执政性质问题时,自然要联想到时代本质特征问题,社 会主义时期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问题,社会主义时期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特殊性 质和特殊发展规律问题,共产党执政的特殊性质及其怎样完成自己的特殊历史使命、 如何正确处理这些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问题。而在怎样认识和应对这些带有根本性 质的重大问题上,政界理论界依然存在着尖锐的分歧。 一种观点认为,当今世界已进入和平与发展新时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 改造基本完成后,剥削阶级已被消灭,阶级斗争不再是社会主要矛盾,不可能再产 生新的资产阶级,不存在资本主义复辟危险,应当“告别革命”,“告别暴力”, 用孔夫子的“和为贵”、“中庸之道”作为21世纪中国的指导思想;只有生产与需 要的矛盾才是社会主要矛盾,只有改革才是历史动力。戈尔巴乔夫对中国记者说: “中国和苏联都不需要‘大跃进’,也不需要‘文化大革命’。我们需要的是人道 主义的目标——自由,公正,团结!”(2000年12月22日《光明日报》)与此相 对应,共产党在执政中应当淡化阶级性,增强全民性,扩大社会基础,采纳社会党 的政策,在共产党内允许派别存在,引入竞争机制,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另一种观点认为,尽管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具有许多新的特点,但从大 时代看,列宁关于时代本质特征的论断并未过时,苏东剧变和中国“89”风波表明, 社会主义时期依然存在特殊形式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由于国际国内阶级斗争的交织 性和长期曲折复杂性,阶级斗争仍有可能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依然存在资本主义复 辟的危险。因此,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仍然要坚持工人阶级的阶级性和党性、革命 先进性和科学性,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始终高举毛泽东 思想伟大旗帜,牢记“两个务必”,既要加强自我革命,防止和反对和平演变,又 要在改革开放、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的同时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 配的主体地位,防止两极分化,依靠人民民主力量坚持抵制不利于国家和人民根本 利益的种种腐败的、违法乱纪的行为,为最终建成社会主义、铲除资本主义,以便 向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和共产主义过渡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此外,也有主张采纳介于上述二者之间的意见的,还有主张全盘照搬美国的资 本主义模式和价值观的。在这些意见中,究竟哪一种更加符合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 更加符合人民意愿和根本利益,更加符合共产党执政的特殊性质,这不是几篇文章 就能说清楚的。只有组织强班子进行广泛、深入的比较调查研究,才能得出有说服 力的结论,并为人们继续研究提供新的起点。从总体上说,改革开放以来政界理论 界在如何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方面,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有许多突破 性创新和发展,这是人民群众所拥护的,而在如何抵制不利于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 腐朽价值观方面却显得格外欠缺,老祖宗创立的也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造就的革 命优良传统丢失得太多了,这正是广大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 伟人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曾是20世纪革命人民高举的一面伟大旗帜。进入21 世纪后,亿万人民群众仍然深情地怀念毛泽东,谈论毛泽东,还有成千成万的海内 外学者把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终身研究的对象。除了众多的赞赏、敬重、 捍卫者外,也存在许多歪曲、丑化、贬损的杂音。这种彼此对立现象的存在,显然 是与人们各自所持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毛泽东思想触及到人们的利益和灵魂 不同直接相关,但对于年轻一代而言,主要是与政治气候变化,难获完整、科学的 革命理论武装,反受愈加浓烈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污染和干扰密切相关。 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总书记都强调要坚持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在纪 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反映大多数党员群众 呼声,更加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始终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 帜”。因为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军队的缔造者,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缔造者。他为“中国赶上时代 发展潮流,阔步走向繁荣昌盛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迎接更伟大胜利指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向和道路。毛泽 东之所以能够起到如此巨大的历史作用,最根本的是他在领导党、军队和人民进行 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在同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反动派和现代国际修正主义的 卓越斗争过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从而成为团结、动员全党、全军和全国 各族人民为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行伟大斗争、排除万难、夺取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令敌人丧胆的伟大旗帜、政治灵魂、团结纽带、精神支柱和最锐利的思想武器。尽 管毛泽东巨人已经离开人世,但是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仍然是党和人民继续革命的锐 利武器,从事改革开放发展事业的理论根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权威法宝。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但是指引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继续前进的伟大旗帜、政 治灵魂、精神支柱、团结纽带和最明亮的灯塔,而且也是世界人民同帝国主义、霸 权主义、修正主义和反动派斗争的旗帜、武器和灯塔。 然而,由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泛滥和长期干扰,毛泽东思想已被严重阉割和矮 化。这种矮化并非枝节性、局部性的,而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它所否定的恰 恰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灵魂和核心,实质上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搞乱了党、军 队和人民的思想。它在思想、政治、社会等领域造成的负面影响正在日益加深,对 外依赖倾向日益明显,自力更生之基开始动摇,抵御西化、分化的心理防线亦正在 动摇。   而最为严重的是年轻一代的思想走向问题。由于自由化势力占领了大片舆论阵 | 
 爱学记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