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警惕转基因技术的滥用对地球生态圈的破坏

火烧 2011-03-04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以生物圈2号实验为引,警示转基因技术滥用可能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强调科技发展需受制约,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可逆影响。

警惕转基因技术的滥用对地球生态圈的破坏

                ——由美国“生物圈2号”实验失败引发的一点思考

                                                               孙坦

 

   上世纪90年代初,为考察人类离开地球殖民火星能否生存,由数家财团出资并委托空间生物圈风险投资公司,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中建造了一个模拟地球生态环境的全封闭实验场(相对地球生物圈,取名“生物圈2号”)。实验场实为一个8层楼高的圆顶形密封钢架结构巨型玻璃房,占地1.3万平方米,造价近2亿美元。虽与外界隔绝,却可通过电力传输、电信与计算机与外部取得联系。

 

   1993年初,四男四女八名科学家进入巨型玻璃房。然而过了一年多,模拟的生态状况急剧恶化,直接危及到八名居民的健康,最终被迫宣布实验失败。

 

   这个实验虽然失败,却能引发人们有益的反思。它告知人类,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处在宇宙环境之下,其地球生物圈(或称地表生态圈)是由地球及其自身所处的宇宙环境的诸多极为复杂的因素造就了适于生命繁衍和生物进化的各种自然条件后才形成的,它有着自己的自调节机制,而这种机制永无可能被人类所复制和再造。

 

   地球生态圈无法被复制,却可以被人类通过无克制地滥用科技使其遭到严重破坏。万物皆有度,不受制约的力量必会走向反面。发展也是一种力,是一种受到客观制约的力。当科技被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本内在逻辑所绑架,科技就会成为最大破坏力。由此我想到了人造转基因物种在全球扩散有可能会带来的可怕前景。

  

   转基因物种这种人造之物若是替代了经过数十亿年的漫长历史逐步演变而来的地球生物圈内的天成之物会出现一种什么景象呢?是喜是悲?张启发院士能说得清楚吗?我想他说不明白,因为就转基因物种的安全问题,只知道他有过自豪的宣称(五年内将转基因大米送上人们的餐桌),却没听说他有过斩钉截铁的(转基因大米绝对安全的)保证。转基因物种会不会先通过破坏人类的食物链进而危害到地球的生态系统? 至今还没有见过这方面有说服力的论证。《国际先驱导报》曾发表文章《美国全面反思转基因技术》,被迫承认转基因技术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构成巨大威胁,可也从未见过对此结论有力度的反驳。相反,受到转基因作物危害的事例倒是多多。加之管理层从未敢在国内的国际性活动中让外国人食用转基因食品,人们对转基因作物不信任乃至抵制是有道理的。

 

   转基因作物的可怕在于其影响的不可逆性以及对生态多样化的破坏力。种植过的土壤不能再种植原有物种;转基因农作物会向土壤里渗透毒菌,杀死土壤里所有的微生物,致使种植过转基因的土壤不能再种植任何天然植物,这种毒害还会随着水流侵袭到周围的农田,使周围的农业环境遭受污染。转基因作物还会产生花粉漂移污染,会使天然种子不复存在,当人们发现转基因作物的缺陷,希望改用天然种子的时候,天然种子已经消失;含有毒素的转基因花粉还会毒死蜜蜂和蝴蝶,导致天然物种无法受粉繁衍;转基因作物有特强的生长竞争力,强势的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给相邻的植物带来灭顶之灾等等。

  

   科学发展离不开必要的实验。像上面所谈及的为在外星球扩展人类生存空间而开展的“生物圈2号”模拟地球生态圈实验很有必要。但是,决不能将茫茫宇宙中的生命绿洲——地球生物圈——作为实验对象,实施那种看看用多少颗原子弹可以炸毁地球式的实验。

 

   转基因技术属于高科技,在与其有关的每一项利用中,政府必须广泛听取人文、科技各类学科专家的意见,不能冒然决策。对资本疯狂追逐的资本集团和侵略成性的帝国主义分子的险恶用心必须高度警惕。它们虽不至于有意毁灭地球,但利用转基因技术达到疯狂敛财和消灭所谓“垃圾人口”以称霸世界的邪恶本性却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相关文章

  • 刘金华:关注转基因,这个问题不简单
  • 视频附文字稿: 《转基因赌局:用生命下注》
  • 佟屏亚:转基因作物能抗虫、增产是骗人的
  • 顾秀林:世界数百科学家公开宣言:转基因安全无共识
  • 最经得起科学考验的转基因问题意见书(全)
  • 孟山都的黑心成长史
  • 佟屏亚:农业部把转基因谎言“科普”到中学生课堂,罪过!
  • 杨昭友:转基因鬼子来了,中华民族何处去?
  • 直言了 | 官方机构和官方媒体合伙撒谎:联合国没说“上市的转基因食品都安全”
  • 江晓原:为何要回避转基因主粮的专利问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