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预警:赛维LDK引领的产业转型成功之路存在隐忧
新余预警:赛维LDK引领的产业转型成功之路存在隐忧
江西省新余市,一个曾以钢铁为支柱产业的内陆城市,经过一轮刻骨铭心的经济衰退之后,走出了一条以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维LDK)为龙头的新型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成功转型之路。据CCTV二台经济栏目介绍,通过新余市政府全方位的搭台唱戏,赛维LDK从2005年动工兴建以来,已经实现年出口创汇20多亿美元,使新余市一跃成为超过江西南昌的出口拉动的新型产业城市,传统钢铁产业的经济权重迅速下降到50%以下,城市发展焕发出了强大活力。
另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江西赛维LDK 是专注于太阳能多晶硅料、铸锭及多晶硅片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光伏企业,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多晶硅片生产企业之一。赛维LDK近日宣布调整产能拓展计划,2008年规划产能由800兆瓦增加至1100兆瓦,2009年由1600兆瓦增加至2000MW。今年底,赛维LDK有望成为产能世界第一的太阳能多晶硅片供货商。公司董事长彭小峰(注:2007《福布斯》亚洲版发布“中国40富豪榜”跻身前十)称,赛维LDK的目标是要成为世界上最经济的、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硅片供货商,也就意味着将要成为高度外向的新型经济。
赛维LDK的主打产品用于太阳能电池,属新型太阳能产业的上游企业,由于当地具有低人工成本的初级优势,如果获得人才、资金和基础配套等方面相应的重要支持,这一产业的确有着比较广阔的发展前景。新余市确实瞅准了比较有利的产业转型方向,当最初想在苏州兴办同类企业的公司董事长彭小峰提出初步设想时,新余市的支持力度前所末有。它们一是招聘人才并送到国外进行培训,二是为建厂提供了二亿元的启动资金,三是通电通水等配套工作全力以赴并迅速提供了双路电源,四是在二十多天时间内就炸平了用于厂区建设的两座山头。总之没有新余市的极大努力,建设太阳能光伏产业无法想象。
在上海举行的“2008第四届中国太阳级硅及光伏发电研讨会”期间,赛维LDK的董事长彭小峰,向上海证券报的记者表示,“今年一季度结束时,我们的硅片产能已达580MW(兆瓦)。公司年产1.6万吨硅料项目自去年8月启动以来,目前正按预定时间表实施并有所提前。目前,公司订单已经排到2018年,订单总量超过12GW(12000MW),是全球在手订单最多的多晶硅片供应商之一。”尽管订单生产同样面临海外产业链的风险影响,仍然存在全球市场变化的不确定因素,但赛维LDK的产业发展模式应当肯定。
从《中国制造网》(Made-in-China.com)的企业介绍中可以看到,江西新余市的赛维LDK公司注册资金为11095万美元,总投资近3亿美元。资料显示,2007年5月31日,赛维LDK首次登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LDK”,共发行1738.4万股ADS,每股售价为27美元,是指导价区间上限,IPO总融资高达4.69368亿美元,是最近3年在美融资金额最高的中国企业。赛维LDK的控股股东是“LDK新能源公司”,笔者没有查到这家“LDK新能源公司”的基本情况,但赛维LDK通过国际资本运作方式,仅从海外融资比例看,实际上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一家外资公司。
外向型企业的潮起潮落已是不争的事实,既然能把巨额资金投向海外,也完全可以为国内新型产业发展创造一种有利条件,也完全可以把新型产业作为国有经济发展的重要扶持领域。从新余市赛维LDK的快速崛起过程看,其实当地政府为创办企业提供了人才资金土地资源等的全方位支持,工业用电提供了每度不超过四毛钱、即由当地电力企业全面让利乃至赊本的优惠条件,就连两亿元的启动资金也由政府筹措并以债权形式提供的。在一定程度上,除了董事长彭小峰以外,最初创办赛维LDK的人财物力几乎全归新余市地方所有。但它却已成为当地除就业和税收外的一家外资公司,企业产权和产业核心技术也许牢牢掌控在国际资本集团的手中,表明即使处在新兴太阳能产业上游,但低门槛特征仍将迅速形成同类企业蜂拥而至的恶性竞争态势。
江西新余市的新型产业转型之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必然与国家新型产业发展战略相吻合。考虑到我国外汇资产投资状况和国内资本市场融资途径,新型产业完全具备自主发展的现实能力。如果产业转型从一开始就缺乏比较科学的政策配套和技术铺垫,依然以民营经济作为准入模式,则全球市场化的结果,将使我国再走传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老路,导致新型产业再次受到外资控制,从而很可能重复一个曲折、漫长而又沉重的发展周期。规划指导和宏观调控缺位的自由市场领域,必然迅速进入恶性循环,当前南昌和长沙等地的太阳能工业园区纷纷跟进,已经给出预警信息。故江西新余经济的成功转型之路,存在隐忧。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