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既当掏粪工,何必上大学?!

火烧 2010-03-04 00:00:00 网友杂谈 1034
大学生掏粪工现象引发社会热议,职业选择与现实压力交织,劳动价值与社会地位讨论激烈,就业难背景下部分学子选择基层工作,反映社会现实与青年择业观念变化。

  

  现代化的城市、破烂不堪的厕所、正在济南老街巷清挖粪水的大学生……这是从昨晚齐鲁台“一天零一夜”中看到的场景。邢鸿雁、王延峰、张婷、孟佳等五位“大学生掏粪工”每天早上6:30上班,一天挑粪几十担,开始了他们踏上社会的的第一步。       QQ截图未命名.gif 

  他们5人中有两位是“掏粪工世家”出身,在讲到自己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职业时,邢鸿雁很直接的说“我父亲做了30年掏粪工,我从小吃的穿的上学用的都是父亲掏出来的。”而王延峰的解释是自己一家三代都是掏粪工,他对这个工作有感情。  

   

  在大众网论坛上,一个“济南淘粪工月入三千,您愿意干吗”的帖子后面有许多人跟帖,不少网友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都比较实际。网名为“妹丫”的网友说:“我愿意干,要是日照这边也有这样的事,我就去报名。”网友“大队书记”说:“能赚钱还分工作?”网友“云哥哥”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我觉得自己还是不能接受。但任何工作都得有人来干啊。没准多少年以后我没工作了,就去干这个呢。”网友“月光林地”更直截了当:“非常愿意干。事业编制,月入三千,高中学历即可。现在研究生毕业能不能找到这个工作?自己掂量一下。” 网友“秋季润雨”说,“人是要吃饭的,在很多时候,满足胃远比满足心重要。”   

   

  只是,虽然说职业不分贵贱,劳动最光荣。但掏大粪真的需要大学生吗?有人惊呼这是大学生自贬身价,简直像是宝石垒猪圈一样暴殄天物,真乃糟得很;有的说这是大学生择业观念的转变,就像是宝石要历经打磨一样非常必要,确实好得很。  

   

  平心而论,这些曾被诩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居然干起掏粪工,多少让人心里难受,但无情的现实就是这样,叹息也好,叫好也罢,大学生争着去当掏粪工却是真真切切。他们5人就是从参与竞争的391人中脱颖而出的,他们的录取比例达到了78.2:1,直接近“百里挑一”。  

   

  时下,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已成常态。要么去当“农民工”,要么成为“啃老族”,能够找到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真是太难了。尤其是那些来自农村或者城市底层的学生,他们的老子没钱没权没“关系”,只能听任命运摆布。  

   

  年前刚从青岛大学毕业的老家邻居的儿子就是这样。4年上大学的费用,全是亲戚朋友、庄乡邻居凑起来的,为了圆儿子的大学梦,他爹娘真是跑断了腿,磨烂了嘴,求爷爷告奶奶受尽冷嘲热讽。孩子上学期间,也是冷一顿热一顿饥寒交迫,好不容易熬到大学毕业,竟然连从青岛回阳信的路费都没有……满期望毕业了能有一份工作维持生计,也好还上亲戚朋友的帐,可是,无情的现实,让他无门、无望……  

   

  “记得四年前我到学校报道的前一天晚上,爹对我说:‘以后就靠你自己了,家里不能帮你了。’当时也没觉得什么,可现在我突然觉出当时爹说这句话的绝望和孤注一掷。我为爹的绝望而心痛。”邻居的儿子如是说。“我爹在外面打工一个月的钱才够我考一个证的,可是我爹也要吃饭啊,还得带回家点吧,我娘在家里有三个月没吃到油了!年过五十的人,每天还得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活,三个月不吃油的日子啊!那些站着说话不嫌腰疼的人们,谁来试试?我爹我娘为啥?不就是希望我大学毕了业找个工作把投资赚回来吗?我能跟他们说:国家说了,大学生毕了业都是普通劳动者,跟农民工没什么区别?看着自己的爹娘辛辛苦苦拉扯我们姐弟上学读书却看不到回报,我觉得他们好可怜啊!”  

   

  而更让他们难以理解的是,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已经好几年了,但大学招生的数量仍有增无减。这哪里是培养人才啊?简直就是搜括民财,通过大学这个“邪门”再集中到少部分人手中。而在抽尽了许许多多穷人家庭的血后,却弃之不顾,倒让大学生们改变就业观念,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普通劳动者。可是,假若大学毕业后仍去掏大粪,为什么非要把父母先搞垮呢?!   

   

  山东省阳信县国土资源局 邱海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