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也说孔子进天安门广场

火烧 2011-01-23 00:00:00 文艺新生 1031
文章围绕孔子进天安门广场引发的争议展开,通过诗歌评论分析文化冲突与社会讨论,探讨历史反思与现实意义,突出关键词与标题关联。

                          也说孔子进天安门广场

   

     近日在网上看到一首诗,题目是《近闻天安门广场塑  

立孔子像引争议》。诗如下:  

千载难逢大道行,三思然后是非清。  

          可怜甫入歌呼地,遗笑躬聆鼓噪声。  

          不许愚民谀庆父,宜怀正气退秦嬴。  

          贪腐休问先师责,唯愿人间少斗争。  

      诗中,作者首先高兴地说孔夫子进广场是“千载难逢”的“大道”,但是,他刚刚立在广场,脚跟尚未站稳,就遭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谴责和讨伐。作者对此遭遇十分同情和可怜,说“甫入歌呼地”就“躬聆鼓噪声”,他把大家的讨伐与谴责,说成是“鼓噪”。在诗的颈联,作者不仅以“王者”口气狂妄地“不许”人民群众(他诬说“愚民”)批孔,甚至于把人民敬爱的毛主席比作“庆父”,还要“怀正气,退秦赢”。大家知到,毛泽东同志曾经有这样的诗句:“劝君少批秦始皇”“孔子名高实秕糠”。秦赢“焚坑”是整孔儒的。毛泽东同志深知,孔老二的“克己复礼”与共产党巩固自己的领导,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是水火不容的,因此才领导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批孔运动。今天,在天安门广场立孔像,对于巩固和加强党的领导,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又有多大意义呢?在诗的尾联,作者一方面说不要吧贪腐问题与立孔像联系,另一方面则要抹煞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读了这首诗,觉的很不是味儿,明明广场竖孔不得人心,群情反对,诗作者却要大唱赞歌,为之叫好。为此,我遂步其韵回了一首:  

            应向沧桑正道行,歪门邪术浊非清。  

            皆因作俑强民意,故此人多讨伐声。  

            君赋安可毁大纛,贾文妄想损秦嬴。  

            矛来盾挡天然是,岂怕人间有斗争?  

我意,沧桑之变乃人间正道(毛主席“人间正道是沧桑”)尊孔复礼是歪门邪术。始作俑者立孔像强奸民意,必然招来人民群众的讨伐之声。原诗作者要诋毁毛主席,贾宜想通过其《过秦论》否定秦始皇,都只是妄想罢了。矛盾斗争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有甚么好怕的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