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到底要表达什么?
文章围绕‘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展开,批评改革带来的民生问题,如下岗、教育、医疗、住房等,质疑改革方向偏离社会主义,呼吁关注人民诉求。
人民日报的“宁要微词,不要危机。”的言论发表以后,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猛烈抨击。这篇文章为何引人注意,原因不过是有人要最后积极改革攻坚的结果。有人妄图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众多国企的私有化改制,并拉出设计师来壮声威。摆出了,一副至死不休,不可阻挡,誓与改革共存亡的架势。理由是很光鲜的,不害怕人民的舆论,因为只有他们的改革才能走出危机。但是这个理由太苍白无力了吧?30年究竟改出了些什么?企业改制造成了几千万下岗职工,教育改制造成了念不起书,医改造成了看不起病,房改造成了住不起房。新的土地流转可能造成数以亿计的百姓变成杨白劳。事实上除了少数精英,占绝大多数的人民已经被你们折腾得奄奄一息了。他们吃不上安全有保障的饭,读不起书,看不起病,住不上房,这不是危机吗?在他们看来着就是微词。这些微词自然不会引起改革精英的关注,因为这盘大棋的高潮还没有来到,那就是彻底瓜分这个国家。所谓这次改革的攻坚,在深水区的改革。这个深水区直接跨越了社会主义的最底线,堂而皇之的颠覆了人民共和国的基础。实现资本主义的绝对复辟,重新是中国走回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社会。最广大人民的诉求都可以置之不理,这就是特设社会主义的民主吗?中国当下危机的绝大部分原因就是改革造成的,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推导下去就是,要靠危机来解决危机,不就是要靠错误来解决错误。这确实是条誓死不归的道路,因为他们的目的就是整死所有的人民.。委员长的五不搞还在耳边回响,这边的至死方休的改革就粉墨登场了。
以前是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现在是彻底倒过来了。已经不伦不类的国企,其实只有一丝的社会主义血液了,但是改革精英却领会了毛主席的精髓,并灵活运用。就是宁要资本主义的草,不要社会主义的苗。
很多人,包括我都盼望着改良可以成功,甚至把剥削转变为可持续剥削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彻底浇灭了这最后一点希望。
无数人指望,依靠的党啊!你究竟怎么了?
你的人民在流血,在哭泣,你就真的没有看到吗?
对外韬光养晦,觉不出头。对内至死方休,誓死改革。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你的改革步步紧逼,当它超过人民忍耐的临界点之后。所有的报应必将尽数奉还。
很赞哦! (1025)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