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秋石客:读《三国演义》的后遗症

火烧 2005-09-11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文章通过重读《三国演义》中孙权是否投降曹操的情节,引发对现实中共内部面对资本力量包围时的降与不降问题的思考,强调坚定社会主义道路,与帝国主义斗争的重要性。

读《三国演义》的后遗症

有句老话叫“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很有些道理。就拿我最近重读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来说,当看到孙权是否该投降曹操时,不禁罢读,害得我睡不着觉,胡思乱想起来,可见我的确老了,不该看三国。

话说历史上大政治家、诗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统兵号称百万,进行南征,要消灭孙权、刘备之流。曹操先行诱降之计,写信给孙权,令其与时俱进,不要做无谓反抗。信达江东孙权处,孙权心如乱麻,部下乱成一团,分成主战、主和两派,孙权一时也想降曹,以求自保。忠臣鲁肃夜见孙权,陈述“肃等皆可降曹,唯主公不可降曹”的道理。大意是孙权部下投降曹操,尚可自保,而孙权投降不是被杀头也是被软禁,那有一方称王快活?况且孙、曹两军作战,未必东吴就输,此正是大丈夫建功立业之时,怎能出投降下策呢?孙权听后大为感动,决定与曹操决一雌雄,结果大败曹军,造成三国鼎立局面。

借古喻今,当前中共内部,面对国内外资本力量包围,也有个降与不降的问题。改旗易帜、接受颜色革命后的结果,对中共多数官员来说,可能有一线求生之路,对于顶层人物,怕有个孙权类问题。君不见前苏联戈尔巴乔夫的下场吗?虽然苟延残喘,那里比得上一国称王快活?所以,投降实为下策,乃是“肃等皆可降曹,唯主公不可降曹”也。为君之计,要下决心学习孙权,全心全意依靠人民,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坚决同美国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代理人进行决战,分一雌雄,此也同样是大丈夫建奇功立伟业之时,上合天意,下符民心,何乐而不为呢?

二零零五年九月十一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